告別迷茫和糾結 剛入大學的你不可能“全都要”
又是一年開學季,越來越多的新生次第前往他們心儀或不心儀的學校報到。在年輕人愛用的視頻平臺上,許多大號都做起了“上大學”的視頻,有些介紹考證、社會實踐等大學里的“必做之事”,也有些用直白的言語揭穿諸如“隨便翹課”“上大學就輕松了”“不掛科不圓滿”等一系列“美麗的謊言”。
認真度過美好的大學時光,是每個大學新生心中的期待。但如何找到屬于自己的方向,卻是一個技術活。相較于先前的生活,大學最明顯的變化,就是選擇變多了。在大學里,到處都需要選擇,參不參加學生會或者某個社團需要選擇,要不要考某個證書需要選擇,畢業后工作、保研考研還是出國也需要選擇。大學就像一個百貨商場,商品琳瑯滿目,學會選出自己真正需要的“商品”,才能事半功倍。
我們在作出選擇之前,必須明白自己想要什么,這是選擇的起點和依據。比如未來想要一份不錯的工作,現在將更多時間投入到實習,以了解行業現狀,就是更好的選擇。然而,一旦選擇了這條路,就意味著需要放棄其他事情,在艱難的抉擇中學會權衡利弊,果斷取舍,是老師未必會教,但在大學生涯中卻十分重要的一課。
作出選擇本身或許并不會太難,但承擔選擇之后的各種心態起伏,無疑是一件頗具挑戰性的事情。作出一種選擇,就意味著與其他選項分道揚鑣。患得患失是人的本能心態??吹絼e人的其他選擇,結果似乎比自己好,就開始質疑自己當初的選擇。
作為一個“過來人”,我想說,既然作出了選擇,就不要動輒后悔。進入大學后就是成年人了,成年人之所以能夠獨立承擔責任,就是因為能夠為自己的選擇承擔后果。其實,很多時候我們只看到別人的光鮮亮麗,卻沒能看到別人為之付出的努力。其實,許多時候問題并不出在選擇上,為你的選擇付出等值的努力,你就會有收獲。
當然,一些選擇的結果,確實可能并不令人滿意,但人生的時間有限,與其自怨自艾,不如思考如何讓下一次的選擇和努力收獲更多。當然,也不是說所有選擇永遠不可逆,該換還是得換,但換本身又是一種選擇,這需要經過新一輪審慎的思考,過去的選擇便成為一種嘗試,從嘗試中所獲得的經驗,將成為新一次選擇的重要依據。
大學里的迷茫和糾結,可能每個人都遭遇過。我記得自己上大學時,幾乎每個學年快結束時都會突然迷茫。大一時候迷茫為啥上了一年課卻還沒了解自己的學科;大二時候迷茫時光過半是不是要準備出去交換;大三時候迷茫要出國還是保研;到了大四乃至研一的時候,還在迷茫為啥要讀研而不早開始賺錢。
要避免突如其來的迷茫,還是需要明白自己想要什么,這點很重要。明白了自己想要什么,其他選項就自動排除了,一心為了這個選擇而走,準沒錯。選擇只有適合自己的,沒有對錯之分,很多時候說的對錯,只是由果推因的“馬后炮”,要知道,任何道路堅持下去,做好了,都可以是對的。
關于未來,真的能“全都要”的時候太少了,這源于我們手上有的精力、時間等資產極度有限。但這并不是什么壞事,每個人的人生之所以獨一無二,正是因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選擇,只要沿著自己選擇的路走下去,每個人都將找到屬于自己的風景。
標簽: 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