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7月24日至8月11日,教育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應急管理部、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國家體育總局、全國婦聯等“雙減”工作協調機制成員單位,組建了16個聯合工作組,分赴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開展實地調研指導,確保校外培訓“監管護苗”暑期專項行動扎實推進。
調研期間,工作組分別在調研省份召開“雙減”工作協調機制成員單位參加的座談會,聽取暑期校外培訓治理和專項行動工作情況介紹;聚焦校外培訓機構較多的省會城市和群眾舉報投訴集中的重點城市,采取“四不兩直”方式深入133個縣(區、市)開展實地考察,通過查閱檔案資料,查看信息公示欄、培訓環境、與機構負責人交流等方式,詳細了解培訓機構資質證照、培訓內容、培訓對象、培訓時間、收費管理、預收費監管、從業人員、廣告管控、消防安全、退費問題處理等情況,現場指導整改規范培訓行為;組織記者對學科類隱形變異培訓、培訓機構違規收費等問題進行暗訪,深挖問題線索。將明查暗訪718家校外培訓機構發現的違規培訓問題線索,全部轉交各地逐一核查處理。
調研發現,各地按照暑期校外培訓治理工作部署,迅速付諸行動、精心組織實施、有力有序推進,圍繞隱形變異違規培訓、培訓機構收費不規范、群眾“退費難”、安全生產風險等突出問題開展了全面排查整治??傮w上,“雙減”前“培訓火熱”問題在今年暑假前半段沒有發生,隱形變異培訓現象得到有效控制,培訓機構收費進一步規范,培訓退費糾紛得到有力化解,安全生產責任得以落實,前期治理成果得到鞏固,校外培訓治理態勢平穩。
但同時也發現,一些違法違規培訓問題仍然存在,治理任務依然艱巨,需要久久為功、持續用力。一些機構和個人以“一對一”“住家教師”“高端家政”以及夏令營、研學旅行、托管班等名義違規開展培訓,學科類培訓隱形變異轉入“地下”,使發現和查處難度增大;一些機構存在超時段超限額收費、不使用合同示范文本、預收費資金沒有全額監管等問題;一些地方非學科類培訓機構審批和對標整改工作進度緩慢,一些機構尚未納入全國校外教育培訓監管與服務綜合平臺統一監管。
針對調研情況和發現的問題,工作組要求各地切實履行監管責任,繼續聚焦重點任務,深化專項整治,做好暑期后半段專項行動工作。一是不斷健全隱形變異培訓的長效治理機制,特別是完善違規培訓納入網格化管理機制,加大查處力度,持續營造打擊違規培訓的高壓態勢;二是強化非學科類培訓日常監管,加強暑期非學科類培訓價格監測,嚴防機構惡意漲價,并確保參加培訓學生安全;三是嚴格落實預收費監管要求,多措并舉化解培訓退費糾紛,推動培訓機構全面納入全國校外教育培訓監管與服務綜合平臺,加快實現全流程監管,防范“卷錢跑路”“退費難”問題發生,維護家長和學生合法權益。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