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地方工科院校以培養知識學習能力強、基本功扎實、實踐動手能力突出的工程技術人才為己任。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確立了“因評價而育人”向“因育人而評價”思路,實現了從“單一主體單維度”向“多元主體多維度”思維轉換,提出了全面發展的育人目標,為地方工科院校實踐教學改革提供了方法和路徑。
[關鍵詞]教育評價改革;地方工科院校;實踐教學
(資料圖片)
實踐教學作為地方工科院校教學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關系到學生知識能力的培養、專業技能的掌握,同時也關系到學生崗位能力、職業素質的培養。對于地方工科院校而言,實踐教學的成效是教學質量保障的重要方面。充分利用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這一指揮棒,加強多元主體之間的協同,建立適應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以培養工科大學生科學素養、工程創新能力、實踐應用能力為核心,對接行業、企業全產業鏈、工程鏈、應用鏈的實踐教學體系,是當前乃至長期的一項重要任務。
破解地方工科院校實踐教學體系存在的問題
地方工科院校承擔著培養行業性強、工程實踐性強、創新能力突出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任務。近年來,各高校根據“新工科”發展的目標要求,在培養具有職業素養、實踐應用能力、工程分析技能、創新設計能力的綜合能力強的應用型人才方面,作出大量的努力和嘗試,但在實踐教學體系建設中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加強社會主體參與度,使實踐教學體系與行業企業發展更加匹配。實踐教學的目的是加強理論與實踐應用之間的聯系。地方工科院校通過校內外的實驗、實訓、實習等實踐教學環節,提出了應用型人才實踐教學的多項目標:增強學生對于社會、國情和專業背景的感性認識;拓寬學生視野,鞏固和運用課堂教學所掌握的理論知識,了解本學科發展的狀況,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工程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增強學生勞動觀念,培養學生的敬業、創業精神。地方工科院校在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過程中,仍然是高校主體為主導,行業企業參與度不高,在實踐教學過程中不能適時根據市場的需求來重點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實踐教學體系面向企業需求的個性化不足、特色不鮮明,使得學生在實踐教學中所培養的專業技能跟不上行業、企業發展的新要求、新標準。
強化學科專業特色,完善實踐教學體系的建設。實踐教學是地方工科院校人才培養的重要環節,是培養學生工程實踐能力、創新創業能力的重要途徑。近年來,隨著專業認證的推進、新工科建設的發展,各地方工科院校根據“產出導向”人才培養觀深入地探索和研究實踐教學體系的改進,在實踐活動的開展、實踐基地的建設、實踐課程教學的探索等方面不斷創新和改進,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實踐教學體系的建設中,“體驗性”“基礎性”為主要目標的實踐教學課程仍然偏多,與學科、專業建設結合緊密,與行業企業發展契合度高的實踐教學課程偏少。同時,大部分地方工科院校雖然也安排了企業實踐環節,但企業本身由于生產經營屬性所需要的系統性、長期性與高校實踐教學的短暫性、階段性特征之間存在矛盾,學生在實踐學習過程中難以參與到企業工程項目中去。
增加教師工程實踐經驗,實踐教學師資隊伍結構更加多樣化。長期以來,工程實踐能力的要求在高校教師評價體系中體現不明顯,使得高校教師評價標準中學術評價機制以理論研究為主導,理論成果的應用成效評價不足。不同于綜合性大學和以文科為主的院校,地方工科院校在師資隊伍建設方面理應就工程實踐能力提出更高要求。雖然部分工科院校通過“請進來、走出去”等模式,打造“雙師型”實驗教學師資隊伍,但“請進來”的企業工程師以指導學生校外實習為主,參與校內的實踐教學體系建設少,而“走出去”的校內教師大部分停留在校企交流、有針對性地完成企業委托項目,對實踐教學的反饋不夠。
完善學生創新能力系統評價,增強發展性能力評價關注度。實踐教學作為教學活動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受制于實驗設備、實踐基地建設,實踐企業的實習安排等因素,在對學生參與實踐教學的評價中,各高校往往以形式的完整性、過程的流暢性為主要評價目標,對于學生的個性發展、創新能力培養缺乏系統評價。部分地方工科院校在面向學生綜合實踐能力培養的實驗設備建設方面投入不足,創新創業教育架構、體系不夠健全,基地建設資金投入不夠,導致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理念不夠突出,創新創業能力得不到系統培養,人才培養與企業需求、市場需求之間聯系不夠緊密,學生的發展能力培養受到限制。
以教育評價改革為契機,建立跨學院全開放式實踐教學體系
地方工科院校應緊緊圍繞新工科“面向產業發展”需求,以應用型人才培養為導向,以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為路徑,以項目化建設為驅動,以對接行業、企業發展為目標,以工程能力、實踐創新素質培養為主線,通過學校培養、企業培養、自身培養三個維度,強化學生工程意識、工程素質和工程實踐能力等綜合素質的有效培養,建立起產學研協同、學科交融的實踐教學體系。
地方工科院校應以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為契機,在教師評價改革中探索分類評價標準,突出與應用型人才培養相契合的教師實踐能力評價因子,突出教師科研成果評價中的質量導向和分類導向。學校要不斷完善校企合作、校地合作、產教融合協同育人機制,探索學校學院建設與管理辦法及考核指標體系,建立健全行業企業全方位參與管理、人才培養的新型體制機制。評價標準與其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高度契合,為學校做好實踐教學體系建設的頂層設計指明方向。根據這一目標,聚焦教師評價主體,強化“雙師雙能型”教師隊伍建設,建立學?!半p師雙能型”教師認定標準,并通過專項計劃選送教師到企業獲取工程經歷,在績效考核、職務(職稱)評聘等辦法中,向“雙師雙能型”教師傾斜,激勵教師提高實踐能力的主動性、積極性。
新工科背景下,面向行業、企業在人才需求方面的變化,高校在學科建設方面逐漸形成了以交叉融合為紐帶、以專業群建設為基礎的創新發展格局,建立起產教融合、科教協同的人才培養機制。該人才培養機制下,突出學科、專業、企業之間的協同合作,突出優質資源的合作共享,特別是突出了實踐教學中多學科協同的要求。地方工科院校應該進一步深化“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辦學定位,融通關聯性較大的學科,建立起跨學院全開放式實踐教學體系,全面帶動實踐教學的基本建設、教學改革。全開放式實踐教學體系的建設,一是要優化組織結構,突破學校內部各職能部門職責相對獨立的局面,構建實踐教學體系“一體化”的工作機制;二是要構建起全開放實踐教學信息平臺,實現實驗數據、管理信息化處理;三是要建立以學生為中心、實現以學生自我訓練為主的教學模式,真正做到突出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創新精神的培養;四是要貫徹面向全體、因材施教、形式多樣的指導原則,重點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和動手實踐能力。
校企聯合,構建工程項目化實踐教學體系路徑
以社會經濟發展的新需求為具體目標,利用好校內、校校、校企、校地的“四協同”,將學科發展前沿知識,學科建設取得的成果在實踐教學中加以全面推廣和應用,這是地方工科院校實踐教學體系建設的有效途徑。地方工科院校具有工程教育積淀,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豐富的校企、校地合作資源。依托行業、企業,共建多元化、開放型的實踐教育基地,將對地方工科院校的實踐教學開展產生積極影響。以湖南工程學院為例,該校電類專業深化校企合作,匯聚多方資源,成立了4個現代產業學院,校企共建了實踐基地集群,構建了面向不同產業方向不同崗位類型的模塊化立體式實踐教學體系,校企“雙導師”指導多類型企業學習,實現學生多樣化發展。學校在全部工科專業鋪開“卓越計劃”,經過多年的探索和實踐,建立了以“項目制、輪崗制、雙導師制、準員工化”為特征的“3+1”校企聯合培養模式,企業深度參與人才培養全過程。同時,學校將學生企業學習累計1年的時間分為輪崗實習、工程項目設計與工藝訓練、畢業設計3個階段,按照教育規律,分階段、分層次,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的工程意識、工程素質和工程實踐能力。學校與企業共同關注學生在企業學習過程中對知識掌握和能力發展的評價,構建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實踐教學評價體系。
地方工科院校的實踐教學體系建設內涵決定了其產業屬性,主動對接產業,主動與行業新技術、企業新需求融合,是實踐教學體系建設的有效途徑和必然選擇。在校、企雙導師的共同指導下,學生圍繞項目在企業實地開展系列學習和研究,甚至將部分畢業設計答辯現場“搬”至企業一線,充分體現了實踐教學中的工程項目化,也充分展示了實踐教學與產業項目高度融合的效果。同時,學科競賽項目也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重要載體。要通過創新創業平臺的搭建、孵化基地的建設,將各類學科競賽項目、創新創業訓練項目作為培養學生工程實踐能力的重要抓手,指導學生圍繞工程問題開展實踐操作和研究,不斷提升學生的創新思維及創新實踐能力。地方工科院校還應鼓勵專業教師將校企合作項目、產業科研成果、產業發展工藝問題等轉化為實踐教學項目,在引導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提升工程思維能力。
地方工科院校應充分發揮自身在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等方面的優勢,不斷根據企業所需、行業發展開展實踐教學改革,不斷深化和打造貼近生產實際,彰顯工程教育積淀的實踐教學體系,助力學生在實踐教學過程中認識工程,體驗工程實際,參與工程項目,全面提升學生綜合工程素養。
[本文為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項目“新時代高校構建校本特色愛國主義教育體系研究”(20C14)、湖南省社科成果評審委員會課題“民國時期作家型教授的群體特征及社會貢獻研究”(XSP21YBZ144)、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教學改革研究立項重點項目“新商科數字管理工程師人才培養的創新與實踐”(HNJG-2021-0168)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唐林軒 魏克湘 徐運保 胡慧,作者單位:湖南工程學院】
原載2023年第13/14期《中國高等教育》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