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行業特色高校加強有組織科研具有重要意義,需要按“定勢、定事、定人”等邏輯開展行業特色院??蒲薪M織架構,開展“1+N”式有組織科研、強化“學而優則用、學而優則創”的教育理念、激發科研創新中“人、財、物”活力和開展有組織“科研+科普”,促進行業特色高校高質量發展。
【資料圖】
[關鍵詞]行業特色高校;有組織科研;建議
行業特色高校往往以行業為依托,圍繞行業需求,針對行業特點,為特定行業培養高素質專門人才;其辦學特色鮮明,學科專業設置相對聚焦。礦業類特色院校作為建立歷史相對更久的行業特色高校,其發展演化的不同時期均在服務國家重大需求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當前,我國有組織科研總體上處于積極探索階段,本文通過分析我國行業特色高校有組織科研的特點,闡明行業特色高校開展有組織科研面臨的挑戰,從“1+N”式有組織科研、強化“學而優則用、學而優則創”的教育理念、激發科研創新中“人、財、物”活力和開展有組織“科研+科普”等四個方面為行業特色高校有組織科研提供建議。
我國行業特色高校有組織科研的特點
當前,我國有組織科研總體上處于積極探索階段,目前教育部、科技部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等部門,都在對傳統學科分類模式進行改革,大力推動學科交叉融合。有組織科研在研究內容上應充分體現引導性、合作性、交叉性、開放性原則,鼓勵科技工作者圍繞國家和區域發展戰略需求,凝練并探索解決各個領域的重大科學問題,對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顛覆性技術、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展開有組織攻關創新。但行業特色高校和綜合性大學在開展有組織科研時還是各有側重。
研究切入點不同。行業特色高校有組織科研的開展以行業區域導向型為主,綜合性大學則聚焦多學科交叉服務國家重大需求。行業特色高校充分發揮特色優勢,對接區域行業發展需求,凝練研究方向,通過共建重點實驗室、科技轉化交易平臺、區域創新服務中心等協同創新平臺,整合校內外優勢科研力量,在相關領域開展聯合攻關,增強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綜合性大學具有學科門類齊全的優勢,主要鼓勵學術探索與服務國家需求緊密融合,構建多學科科研合作平臺,協同探索前沿重點重大科學問題,提升大學承擔國家重大科技項目的能力和水平,促進重點科研基地和科技平臺建設,產出重大科技成果。
基礎研究類型不同。行業特色高校有組織科研的基礎研究以“有組織的應用型基礎研
究”為主,綜合性大學以前沿導向、探索性“有組織的基礎研究”為主。行業特色高校以市場導向的“有組織的應用基礎研究”為主。發揮科技領軍企業市場需求,集成創新、組織平臺優勢,與國家科研機構和高水平行業類大學共建基礎前沿研究機構及創新聯合體,開展有市場前景的前沿交叉融合研究、技術科學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整合集聚創新資源,形成跨領域、大協作、高強度的行業應用基礎研究基地。高水平綜合性大學以前沿導向、探索性“有組織的基礎研究”為主。發揮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基礎研究深厚、學科交叉融合的優勢,學科前沿探索同國家戰略目標、戰略任務對接。
研究側重點不同。行業類高校有組織科研主要瞄準行業重大科學前沿問題;綜合性大學門類齊全,可開展新興前沿學科的縱深探索。行業類高校可根據自身學科特點,組建具有本校優勢的學科群,在學科群內部,各學科基于共同的興趣點,成立多學科交叉的研究院、交叉實驗室等研究機構,以產出引領行業發展的重大成果。綜合性大學可開展新興前沿學科縱深探索。許多新興學科,例如生命科學、信息科學、環境科學等領域的重大課題,內容涵蓋復雜,涉及學科廣泛,其研究需要不同學科研究者的交流與合作。綜合性大學學科門類齊全,辦學規模宏大,因而在組織開展交叉研究上有天然優勢,可實現文、理、工、醫多學科交叉融合。
行業特色高校有組織科研需要解決的問題
行業特色高校開展有組織科研的目標定位為立足學校特色,以行業背景下的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以特色學科優勢為基礎,有組織地開展符合行業發展趨勢、具有前瞻性和挑戰性的科學研究;組織開展的攻關方向集中明確,具有基礎性、戰略性、前瞻性、系統性;經組織形成的平臺或團隊承擔國家重大科研任務的能力突出,能產生重大科研成果,對相關領域科技創新的引領支撐作用顯著;具有促進學科交叉、培養顛覆性技術創新,著力解決多學科、多領域交叉的綜合性重大問題的能力;能夠集中精力承擔和組織國家重要任務,有較高的科研效率。實現這一目標定位,促進行業特色高校高質量發展,行業特色高校還需要解決一些問題。
應加強科研體制對有組織科研的有力支持。目前,行業特色高??蒲泄ぷ鞫酁轫椖縋I制,表現為目標散、項目小、團隊小、經費少等問題。一些行業特色高校更多的科研是自由發揮、自我組織的科研形式,對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契合度不高。此外,當前一些行業特色高校對國家戰略和行業需求基本停留在被動接受層次,未建立起主動響應國家戰略和行業需求的有效途徑,讓以國家需求為導向的有組織科研面臨“有勁無處使”的困境。
科研資源分配形式要更加靈活。當前,一些行業特色高校獲取科研經費或資源多以競爭性申報形式,“寫本子、報項目”等工作占用了科研人員大部分精力。同時,當前一些行業特色高校對行業內顛覆性技術的支持力度不足,為行業內引領性技術開發提供的相關保障有待提升。此外,一些行業特色高??蒲薪涃M分配不合理,科研經費中的人員經費嚴重偏低,研究生等一線科研人員的外部驅動力不足。
完善科研成果評價體系??萍汲晒u價的重要方式是科技成果鑒定,而鑒定大多是有限的專家在短時間內通過聽取課題組匯報給出評價結論,評價結果的嚴謹性有待商榷。當前的科研成果評價和認定強調個人和單位歸屬,對完成人排名和單位排名均有不同權重的分配。然而,有組織科研是基于團隊合作開展的,面臨成果歸屬認定和利益分配問題,特別涉及高校之間交叉合作的項目,當前并沒有合理的評價體系解決團隊科研成果評價和認定的難題,削弱了科研人員參與有組織科研的積極性。
加強學科結構與規模的雙輪驅動力。一些行業特色高校學科結構較為單一,雖然行業特色學科具有明顯優勢,但是基礎學科相對薄弱,以基礎學科為特色學科提供的支撐有限,限制了特色學科的高質量發展。此外,隨著高等教育體制的發展,大部分行業特色高校從單科性向多科性轉型,弱化行業特色甚至去行業化,但是由于在其他學科方面相對薄弱的基礎,限制了學校綜合實力的提升。
提高行業內科研資源的整合程度。行業特色高校數量眾多,但即便是同一個行業的高校,也容易呈現“散兵游勇”態勢,在一些方面沒有形成合力,容易產生相互競爭和資源內耗,行業內的科研資源并沒有有效整合。由行業牽頭瞄準行業關鍵科技難題的跨高??蒲衅脚_和攻關團隊較少,攻關團隊在人員、經費、資源、時間等方面的協調性有待提高,科研平臺服務國家戰略和行業需求的主動性不足。
國外相關高校先進經驗的借鑒
通過對比英國、美國和德國相關典型高校有組織科研的路徑及方法,為我國行業特色高校有組織科研提供借鑒。
英國行業特色高校有組織科研。英國的帝國理工學院建校之初是礦業特色高校,后期隨著學校的發展,學校經歷了從特色大學向綜合大學的轉變。當前,帝國理工學院有組織科研具備三大特色:一是創建科研公共平臺,重視科研成果的社會轉化。科研管理注重潛力發展與創新。設有專門研究服務部門,整合分散在大學內部各處的研究力量,以形成整體優勢發揮更大價值;致力于行業間互動,盡可能以開放和透明的方式為研究成果尋找合適的資助者。二是注重改善與產業界的關系。在產業界的研究項目中,注意在保留學術自由傳播背景、知識產權和所有權的基礎上與公司建立合作關系,慎重權衡當下的研究資助和將來技術轉化收益之間的利害關系。三是設置專門委員會對科研活動提供倫理等方面的指導與監督,并在科研服務方面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及優質服務。
美國行業特色高校有組織科研。美國通過在行業型特色高水平大學設立攻關目標明確的專門(特色)創新中心開展有組織科研,國家每年給予穩定經費支持,聯合3—5所同類較高水平大學,開展行業關鍵技術難題攻關。其中,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簡稱LBNL)由美國能源部委托加利福尼亞大學代為管理,其有組織科研管理特色主要包括:一是完善政策法規,促進資源共享。二是學科交叉合作。加利福尼亞大學給LBNL提供多學科交叉合作研究的機會和平臺。三是實驗室與其他創新主體的技術轉讓。設立創新與合作關系辦公室(IPO)全面負責實驗室的技術轉移運作,負責多種形式的工業—實驗室合作研究,包括發放使用其開發的軟件和技術許可證;共同贊助項目的聯合研究;共同完成聯邦政府資助的合作研究項目;設立科學基金專項資助。四是合作研究項目。LBNL與其他大學及研究機構共建聯合研究機構,促進科研人員的相互交流和流通。五是共享信息。LBNL通過能源科學網絡(Esnet)為科學家們提供使用能源部獨特的研究設施、計算資源和相關信息,實現信息共享。
德國行業特色高校有組織科研。德國大學設有研究院作為組織科研的核心機構,研究院主要由學校領導人、研究服務中心、顧問集團構成。學校領導人是科研工作的組織者,顧問集團負責為大學制定長期發展計劃,研究服務中心專門為研究基金會以及歐盟的科研資助提供申請服務。研究院下設分支辦公室來辦理研究院的日常工作。此外,大學與政府合作建立合作研究機構,開展交叉合作的有組織科研,集中解決政府和行業面臨的重大難題。
行業特色高校有組織科研的建議
行業特色高校開展有組織科研研究方向要符合“四個面向”和強國戰略,滿足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探索世界科技前沿,兼顧學科、領域和創新鏈不同環節的銜接;重大需求類研究需體現融通創新,突出在產業行業關鍵核心技術和重大創新工程中的應用;基礎前沿類研究側重穩定性,保證持續發展。行業特色高校開展有組織科研有以下幾點建議。
開展“1+N”式有組織科研。立足行業高校學科特色,整合優勢科研力量,聚焦國家戰略需要開展聯合攻關,如建立學校與外部多個單位的科技創新聯盟、校內多學科交叉形成內部平臺、校內青年科學家交叉聯合開展項目攻關等。需注意開展“1+N”式有組織科研,制度建設要到位,過程管理要精細,目標設定要科學合理;同時要在理事會和辦公室建設方面投入力量,以增強協調性。
強化“學而優則用、學而優則創”的教育理念。加強引導優勢平臺和團隊與行業龍頭和新興科技企業的對接和聯系,促進行業重大共性科技難題的攻關;結合學校特色和優勢,在區域產業經濟發展和服務國家科創中心建設中主動擔當;加強青年教師對行業的理解,培養“愛行業、懂行業、服務行業”的情懷,在行業里磨煉成長和創新;核心是服務要跟上、評價考核制度優化、校內多部門合力聯動。
激發科研創新中“人、財、物”活力。激發創新中“人”的活力,給予部分行業高?!皣覒鹇匀蝿铡笨蒲芯幹?,單獨選聘人員組成類似于當年“兩彈一星”任務的科研團隊,穩定經費支持周期,實施年薪制,專門配置研究生招生指標,對其重大創新成果給予特殊獎勵或成果轉化分成。激發創新中“財”的活力,建議成立國家高校創新投資基金或投資銀行,對有重大創新或戰略性突破的專利或潛在思路加以支持,投資基金對學校承擔國撥項目的結余資金按比例給予補充,用于這些戰略性創新資助,也可以吸納社會企業和校友加入基金之中。激發創新中“物”的活力,充分盤活高校擁有的國家、省部級科研平臺、科學儀器以及人才資源,吸引國內外企業進駐大學科技園,組建某項技術或某個方向的研發中心,使其成為特色領域科技創新集中地、顛覆技術發源地、教授產業緩沖地、科技公司孵化地。
完善評價和成果轉化體系,開展有組織“科研+科普”。構建新的科技貢獻獎評價指標體系,形成“四高”科技貢獻的評價指標,即“高水平學術項目、高影響學術聲譽、高水平社會服務和高水平平臺建設”,引導廣大師生潛心研究、追求卓越,激發廣大師生創造更多高水平、高質量的科研成果與科技貢獻。成立專門的成果轉化平臺,實現學科交叉研究成果的產業化。為科技人員提供專利知識培訓、增強知識產權的保護意識,做好知識產權保護、成果轉化和市場推廣的工作,真正為理工結合、跨學科研究提供有效保證,努力打造理工交叉創新產業高地。同時,應積極開展有組織“科研+科普”,提升科學普及參與度和組織力,使科普更加“有趣和實用”,增強科研人員的人文情懷和服務社會意識。
【作者趙毅鑫 李秀坤,單位:中國礦業大學、國家教育行政學院】
原載2023年第13/14期《中國高等教育》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