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日歷,2001年6月13日,對清華大學和青海大學來說,都是值得永遠銘記的一天——這一天,教育部啟動對口支援西部地區高等學校計劃,清華大學對口支援青海大學。
從簽下對口支援協議的那一刻起,兩所相隔千山萬水、發展階段不同的大學從此攜手同行,結下了深厚情誼。
22年來,在清華大學的傾情支援下,青海大學奮發有為、開拓進取,從一所普通的西部“小透明”,發展成為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和部省合建高校,闖出了一條西部高??缭绞桨l展的新路。
(資料圖)
巍巍昆侖山,悠悠青海湖,見證青海大學脫胎換骨,見證清華大學支援情深,見證東西部高校協作助力教育強國建設。
在麻袋上繡出花
選派知名學者擔任青海大學校長是清華大學支援青海大學的特色和機制保障。清華大學先后選派了四任青海大學校長李建保、陳強、梁曦東、王光謙,一任一任校長接續奮斗,為青海大學發展帶來新的辦學理念和發展思路,有力地推動了青海大學的建設。
“飛行校長”李建保作為首任校長艱苦創業、“治理校長”陳強帶領青海大學挺進“211”、“工科校長”梁曦東實現青海大學全部一本招生、“院士校長”王光謙帶領青海大學邁進“雙一流”……2022年4月,清華大學計算機系教授史元春接過王光謙的接力棒,成為清華大學選派到青海大學的第五任校長。
這不是史元春第一次來青海。10年前,史元春到青海大學擔任第三任計算機系主任。4月的西寧,春寒料峭,史元春走出宿舍,驚喜地發現青海大學校園的丁香剛剛含苞,彼時清華園的丁香正在盛放。熟悉的丁香,讓史元春感到,青海大學正沐浴在春風里。
而風從清華來。
2007年,為填補當時青海大學在信息學科上的空白,在清華大學的直接幫助下,青海大學計算機技術與應用系成立,首任系主任是曾任清華大學計算機系主任的周立柱教授。接受這項任務時,周立柱手里可用的資源是半棟四層教學樓以及十幾名負責全校計算機公共基礎課教學的老師。
師資問題是當時最突出的矛盾,無論是教師數量還是專業水平都難以滿足教學要求。在清華大學的支持下,周立柱從清華大學計算機系、軟件學院、信息化技術中心邀請20余位教師來青海。當時,該系大部分專業課程由清華大學教師直接授課,清華大學35人次的對口支援教師,支撐起了18門課程,部分課程與清華大學實行遠程同步授課。
“這些老師把清華大學重教學的光榮傳統帶到了西部高原,他們的敬業精神和教學水平在青海大學計算機系樹起了一個標桿,為青海大學計算機系師資隊伍的培養作出了巨大貢獻?!敝芰⒅貞浀?。
史元春是人機交互領域的頂級專家,她把自己比喻為“接口”。她說:“我所做的工作都是在清華大力支持下完成的,絕非一己之力可為,我只是這些巨大力量的一個接口,將愿景、能力、條件傳遞到青海,助力祖國西部建設?!?/p>
青海大學計算機系青年教師杜正君的人生軌跡和清華大學支援青海大學高度重合。他是青海大學計算機系第二屆學生,在清華大學教師的幫助下完成本科學業,以優異的成績保送清華大學取得碩士學位,在青海大學任教4年后,他又攻讀了清華大學的博士學位,并在今年夏天學成再次回到青海大學。
“我的整個求學和工作都受益于清華大學的對口支援,清華人支援西部、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深深打動了我,所以我選擇回到青海?!倍耪f,在清華大學援青教師的帶領下,他在參與重要科研項目中迅速成長。
22年來,清華大學選派了12名學科帶頭人掛職擔任青海大學院系負責人,4批教授團指導學科專業建設,手把手指導青海大學教師上課、做科研,1000余人次的專家教授到青海大學講課。楊振寧、潘際鑾、錢易、孫家廣等多位院士都曾到青海大學作學術報告。
同時,青海大學的管理干部到清華大學交流學習鍛煉,清華大學接收青海大學教師在職攻讀博士學位,幫助青海大學干部教師提升能力水平和學歷層次。20多年下來,青海大學具有碩士以上學位的教師占比從2001年的7%提高到2022年底的98%,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數由1名增加到626名。本土培養的人才基本實現國家高層次人才項目全覆蓋。
2001年的青海大學甚至連辦公電腦都無法正常開啟,第一臺投影儀是清華大學教授宋烈俠千里迢迢從北京背來的。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后,青海大學計算機系建設的超算平臺,不但能夠支持超算和校內其他專業的計算研究,更是承載了計算機系學生對專業的熱愛。2016年計算機系組隊參加世界大學生超算競賽(ASC)以來,已經蟬聯三屆一等獎,躋身世界前十。教育部領導曾這樣形容青海大學的跨越式發展——“硬是在麻袋上繡出了一朵花”。
有特色高水平
對于青海大學的一名普通學生而言,他的校長來自清華,他的系主任很可能也來自清華,他的教材大概率印有清華大學的?;?,給他上課的老師或許從清華大學讀完博士歸來,他通過清華大學研發的“雨課堂”和老師線上互動……在青海大學的校園,清華大學的影子隨處可見。
但清華大學也認識到,青海大學有自己的區位優勢、資源稟賦和發展基礎,對青海大學而言,領跑者的路徑不可復制,要加快跨越式發展的步伐,必須探索出一條符合自身特色的新路子。
扎根中國大地,建設世界一流大學,是清華大學的辦學定位。在清華大學對口支援青海大學20周年之際,青海大學鄭重承諾:扎根高原,建設中國一流大學。
從建設“高原名?!钡酱_定建設“有特色高水平的現代大學”,針對青海大學的辦學需求,清華大學先后邀請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華東理工大學、北京化工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加入對口支援行列。至此,青海大學的工、農、醫、管四大學科都有支援高校幫扶,形成了在清華大學全方位對口支援的框架下,6所高校協同支援的新格局。
時間拉回10年前。
“我們學校準備成立新能源光伏產業研究中心,梅老師,你來當主任吧!”2013年10月,在一場光伏微電網鑒定會上,時任青海大學校長王光謙向梅生偉拋出了橄欖枝。
彼時,梅生偉是清華大學電機系教授,在新能源領域頗有建樹。王光謙說了兩句話讓梅生偉印象深刻。一句是說“青海的太陽能資源是全國最好的”,另一句是說“在青海,從學校一直到省里,對發展新能源學科非常重視”。
于是,2014年,梅生偉掛帥組建青海大學新能源光伏產業研究中心,一個新興的能源學科誕生在青海。9年來,梅生偉不辭辛苦地往返于清華大學和青海大學這兩個相隔約1600多公里的學校,他心里更掛念那個海拔更高的。如今,青海大學新能源光伏產業研究中心已成為西部地區乃至全國功能最齊全的新能源研究中心。
同樣的,還有三江源生態與高原農牧業國家重點實驗室,實現了青海大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零的突破。這個實驗室以高原水文水資源與水生態環境、高原生態系統功能及演替規律、高原農牧業種質資源創新與利用為研究方向,為青海省打造生態文明高地和助力高原農牧業發展貢獻了青海大學的智慧和力量。
2001年以來,在清華大學等對口支援高校的幫扶下,青海大學學科專業布局不斷優化,先后組建了生態環境工程學院、地質工程系、計算機技術與應用系和新能源光伏產業研究中心,增設“新能源材料與器件”“環境生態工程”“生態學”“能源化學工程”“儲能科學與工程”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專業,學科專業設置與三江源生態、區域產業結構高度契合。
“地方特色為學校發展提供了廣闊的舞臺?!泵飞鷤フf,目前,青海大學的三江源生態、高原醫學、草業科學、高原水利、高原農牧業和新能源在全國名列前茅,成為學校最核心的優勢。
或許從人才培養的角度,更能直觀地感受到青海大學扎根高原,建設中國一流大學,為青海特色經濟和支柱產業所做的貢獻:
僅我國最大的鉀肥工業生產基地——青海鹽湖集團就有1400余名青海大學畢業生;青海省水電行業、農牧行業、地礦測繪行業分別有70%、70%、50%以上的技術骨干來自青海大學;青海醫療行業,特別是縣級以上藏醫院核心骨干,幾乎全為青海大學畢業學生。
“清—青”雙向奔赴
擔任青海大學校長時,王光謙已經是我國著名的水利專家,他憑借在水沙理論以及黃河治理領域的突出貢獻,被稱為“黃河院士”。
從2013年到2022年,王光謙在青海大學當了9年校長,有人問他:在青海,科研是否受到了影響?
他說:剛好相反,站在高原上,看得更高了。
在清華大學黨委書記邱勇看來,對口支援工作是支援和受援高校相互成就的過程?!扒迦A大學是對口支援的積極參與者,也是實實在在的受益者。對口支援工作使我們深化了對祖國西部地區的認識、拓展了學科領域、鍛煉了師生隊伍、收獲了科研成果,提升了服務國家的能力?!鼻裼抡f。
這一點,青海大學水電學院常務副院長、三江源生態與高原農牧業國家重點實驗室首席專家魏加華感受很深。“對搞水利科研的人來說,青海就是一塊大寶地。來到這里以后,我們不僅完成了對研究對象的轉移,同時也將團隊帶到了這里?!蔽杭尤A介紹,團隊緊密圍繞三江源水源涵養與生態保護、空中水資源開發與利用,取得了一系列原創性重大成果。
青海10年,梅生偉對這片土地充滿了感恩。不僅因為這里的陽光雨露、樹木水土為新能源研究提供了最寶貴的條件,更因為青海省、青海大學對可再生能源和清潔能源發電的大力支持。
“去青海后我特別感慨,很多以前沒有條件做的事,在這里反而大有可為。”梅生偉介紹,團隊建成的新能源電力系統協同自律調度控制系統,應用于青海電網調度中心和青藏等地700多座新能源場站,近3年安全高效消納風光電量1011億度,全面支撐青海電網省域全清潔能源供電系列實踐活動,供電區域和時長5次刷新世界紀錄。
在柴達木盆地的西北邊緣,青海冷湖,海拔4300米的賽什騰山,一座國際一流的光學天文臺正在緊鑼密鼓地建設。這是清華大學“2030創新行動計劃”重點項目寬視場巡天望遠鏡的選址,目前主鏡已經完成鑄造,各分系統已陸續投產,預計2029年將建成為世界最大的光譜望遠鏡。而這一項目,就是在青海省的大力支持下,青海大學和清華大學攜手全力推進的。
隨著對口支援的深入發展,青海大學自身“造血”能力不斷加強,對口支援變成了對口合作,形成了青海大學和清華大學資源共享、共同服務區域和國家戰略、共同支持青海經濟社會發展的新格局。
“邁上新時代新征程,清華將進一步聚焦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優化布局結構,結合青海經濟社會特征、充分發揮青海大學區位優勢,共建高端科研機構和重大科研平臺,提升地方人才儲備和科技水平,更好助力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鼻裼抡f。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兩鄉。中秋節是梅生偉的陰歷生日,他因為北京、青海兩地跑,往往在闔家團圓的日子與家人分別。但梅生偉說:“青海有一片廣闊的天空,我們就是在離太陽最近的地方做事業,在離月亮最近的地方過生日。”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 記者 歐媚)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