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山村孩子的熱情,我都默默地記在了心里,很快便愛上了這片土地。”“我不僅養成了早睡早起的好習慣,還鍛煉了干事不拖拉的能力,我十分期待下次再來這里學習?!薄寣W生們贊不絕口的學校,是位于太行山里的河南省輝縣市拍石頭鄉中心學校。
6月11-17日,輝縣市城北初級中學在拍石頭鄉中心學校紅色研學暨勞動實踐教育基地,開展了為期一周的以“四同”教育為主題的紅色研學活動?;顒又?,孩子們面對新奇又溫馨的環境興致高漲,與基地校學生相互學習、共同探討。一次次的交流中,城北學子與基地校學子的感情也在不斷升溫。
(資料圖)
同上一節課——于小教室里,于大自然中
“這里的教室不大不小,透過窗戶往外看,校園里的同學們奔跑著、會心地笑著。在這里,我能聞到大自然里新鮮清爽的空氣,感受到舒適悠閑的氛圍,我喜歡這種感覺?!陛x縣市城北初級中學七(20)班學生崔未語興奮地告訴記者。
與城市里的學校大多在教室里上課不同,山里的學校大都依山傍水,環境優美、景色宜人,更多時候師生們會走進田間地頭,勞動實踐、感受自然?!皾M眼蔥蘢意,抬頭即望山”,大山環抱中的拍石頭鄉中心??偸墙o人以愜意。
臨近期末,正是總結提升的關鍵期,為不耽誤孩子們的文化課學習,同時也能真正走進自然,城北中學與基地校認真探討,結合孩子們的學習規律及興趣特點,制定了周密科學的紅色文化研學和勞動實踐課程。
不僅如此,城北學子與基地校學子更在這里迎來了一場難得的思政大課,伴著徐徐晚風,河南最美教師、河南省道德模范、拍石頭鄉中心小學校長張錦文激情開講?!耙欢ㄒ岩患虑樽龅降??!睆堝\文鏗鏘的話語回蕩在孩子們的耳邊。
同吃一碗飯——多元體驗,讓愛“由繁化簡”
“這里的飯菜很豐富,我喜歡吃!打飯的阿姨大叔也非常熱情,怕我們吃不飽,總是給滿滿的一大勺。”崔未語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同吃一碗飯,并不只是讓兩種不同生活環境的學生坐在一起吃上幾天相同的飯,而是“以小見大”,讓學生從飲食差異中了解到更多城鄉之間的生活差異。
“平常放學到家,父母已經把飯菜放到餐桌上了。在這里,要和同學們一起到食堂排隊打飯?!闭劦綄W校之間吃飯的差異,盧帥同學頗有感觸。
“來之前,我擔心這里陌生的食材和飯菜不合胃口。但真正嘗過后,所有的顧慮全部煙消云散。這里不僅飯菜可口,食堂的阿姨也十分照顧我們。”梁寧億同學說。
學生們在不斷的認知中,學會從多個角度體驗鄉間學校別樣的生活方式,學校也為學生們創造更多相互交流的契機。同時,也做到了“由繁化簡”,將飲食差異、生活差異濃縮到一碗飯菜之中,讓學生感受到鄉間簡單樸素的愛。
同走一段路——用腳丈量,用心感悟
“太行山里,火星飛迸,塵煙漫卷,石頭起落”,拍石頭鄉歷史悠久,紅色文化積淀深厚。在這里有著名詩人郭小川筆下的八百里太行,有“人定勝天”的張飛城,有“難忘那雙手”犧牲在工作崗位上的拍石頭鄉第一任黨支部書記孫釗,有創造了“輝縣人民干得好”的鄭永和書記,有巍巍趙長城、神秘黑鹿河。
上一所“沒有圍墻的學校”,學生們對第一次外出研學倍感新奇。
“我們去到了長嶺水庫,領略了它的廣闊與雄偉;去到了拍石頭公社舊址,領略了老一輩人的勞動思想和不服輸的干勁兒。我也體會到拍石頭鄉人民的堅韌奉獻的品格,同時也感悟到自己的美好生活來之不易,我們青年一代要始終牢記,幸福一定是經過奮斗而創造出來的?!崩钭涌低瑢W感慨萬分。
20世紀五六十年代為治山治水,輝縣群眾群策群力,在艱苦惡劣條件下修筑成長嶺水庫。讓學生重走輝縣革命路,聽戰天斗地的楷模故事,來品“幸福是靠奮斗出來的”話語真諦?!拜x縣人民干得好”是無數先輩用生命和智慧、汗水換來的,傳承紅色基因,熱愛家鄉歷史,在一步步用腳丈量中植根于學生們的心中。
參觀拍石頭公社舊址,在老師的耐心解答與介紹下,學生們學習了孫釗書記的感人事跡?!按蠹铱纯催@是一雙什么樣的手?這是一雙為人民服務的手”,老師引用新華社記者穆青筆下的《難忘那雙手》,學生們紛紛表示要學習孫釗書記的清白操守,踏實做事,忠誠為人。
“作為祖國未來的我們,應該好好學習,把握當下,用自己的一份力鑄就中國夢。我們應不負韶華,奮力向前,為祖國貢獻出自己的力量?!逼撸?1)班的王翼同學堅定地說。
“在紅色研學暨勞動實踐教育基地,促進大山孩子素質提升,鑄造城區學子們的品格,讓堅強的意志成為孩子們人生的底色,讓紅色理想成為孩子們的奮斗力量。城鄉學子在這里放飛夢想,青春啟航?!背潜敝袑W校長王愛華說。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 記者 龐珂 通訊員 張紅梅 閆栩寧)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