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青少年享受著網絡帶來的便利,也面臨著過度飽和的網絡信息與錯綜復雜的線上關系帶來的沖擊,產生手機依賴、網絡成癮、信息焦慮等問題性網絡使用,容易形成數字壓力。數字壓力是數字時代需要關注的新問題。
我國青少年數字壓力整體處于比較低的水平,壓力集中于網絡社交層面
(資料圖)
數字壓力是指對特定刺激(如信息通知)或刺激類別(如數字媒體)的一種主觀生理、情感或行為反應。已有研究框架基本將數字壓力劃分為五個維度:可得性壓力、認可焦慮、錯失恐懼、信息過載和在線警惕。本研究利用已有研究框架進行問卷調查,選取我國東中西部33所中學組成樣本框,覆蓋1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初一至高三6個年級,回收有效問卷8876份;同時選取青少年、教師和家長進行半結構化訪談,描述我國青少年數字壓力的實際情況,具體分析數字壓力的特征,并從個人、家庭與學校三個層面探索青少年數字壓力的影響因素。
數據顯示,我國青少年數字壓力得分為2.69分(總分5分),低于國外青少年數字壓力測量得分(2.74分)。其中,可得性壓力(2.81分)與認可焦慮維度(2.82分)得分最高,且均高于國外得分;信息過載(2.63分)與在線警惕維度(2.68分)得分居中,與網絡成癮相關的在線警惕維度得分顯著低于國外得分;錯失恐懼維度得分最低,為2.50分。
可得性壓力,是指用戶對于他人期待線上消息得到回應而產生的(社交)壓力。認可焦慮,是指由于他人對自己網絡發布照片、信息和個人數字足跡反應的不確定性而產生的焦慮,反映了個人為了保持積極的自我表現而編輯自己數字資料的程度。由此可見,我國青少年數字壓力集中于網絡社交層面。結合訪談發現,我國青少年網絡行為呈現出較高的社交性和互動性,線上社交是青少年上網最主要的活動之一,其他網絡活動最終會向社交圈導流。
信息過載,是指過量網絡信息涌入所導致的疲勞、無所適從、麻木以及焦慮等壓力表現。在線警惕,是指用戶需要時刻關注網絡信息而導致的壓力。與國外相比,我國中學階段的班級管理和父母要求更嚴格,青少年接觸手機等網絡設備的機會少、時間短,因此,信息過載與在線警惕維度壓力較小。
錯失恐懼,是指當個體在其缺席的事件中未能獲得想知道的經歷時所產生的一種廣泛存在的焦慮心理,主要表現為渴望持續了解他人正在做什么,既包括從在線交流中知道朋友有益經歷產生的壓力,也包括從網絡新聞或報道中知道的他人有益經歷而產生的壓力。結合訪談發現,我國青少年基本同處一個相對封閉的學習圈,參與活動較為一致,很少在網絡使用上產生同輩焦慮,多數受訪者表示僅會對網絡中與學習相關的信息感到壓力,這可能是錯失恐懼維度得分最低的原因。
青少年數字壓力受多因素影響,其中個人因素影響最強
數據分析結果顯示,個人、家庭、學校層面的多因素都能夠對青少年數字壓力產生影響。其中個人因素影響最強,解釋力度為44.9%;家庭因素次之,解釋力度為0.6%;學校因素影響最小,解釋力度為0.1%。
在個人層面,青少年網絡效能感、網絡印象管理水平、網絡隱私與信息保護能力越強,承受的數字壓力越大。青少年發布網絡內容熟練程度越高,上網注意力管理能力、網絡信息分析與評價能力、網絡價值認知和行為能力越強,其承受的數字壓力越小。其中,與網絡社交、網絡形象直接相關的網絡印象管理水平對青少年數字壓力的正向影響最大。結合訪談分析可知,青少年普遍較為關注自身網絡形象與他人評價,會專門學習相關技能,網絡印象管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使用者對于自身網絡形象的重視程度。而指向網絡道德感與價值觀的網絡價值認知和行為能力對青少年數字壓力的負向影響最大。結合訪談分析可知,青少年尚處于三觀養成和道德塑造的關鍵期,容易受到網絡負面信息的影響,如果價值認知和行為能力不足,很容易迷失在錯綜復雜的線上關系與鋪天蓋地的網絡信息中,產生數字壓力。
另外,數據顯示,在性別、年級、成績三個方面,青少年數字壓力得分存在顯著差異。具體而言,男生數字壓力(2.72分)整體略高于女生(2.66分)。訪談發現,違反家校上網時間規定的男生數量居多,他們更愛玩網絡游戲,部分男生甚至因此沉迷。在年級方面,高中生數字壓力得分高于初中生,除初三和高三外,青少年數字壓力呈現出隨著年級升高而增加的趨勢。初三和高三學生網絡使用會大幅減少,數字壓力也隨之降低。在成績方面,青少年成績越好,數字壓力越小。訪談發現,成績較好的青少年使用網絡頻率低、依賴性弱,數字壓力較小。如果學校根據成績分班,容易產生集聚效應,比如使成績較差的學生使用手機的頻率普遍增加,數字壓力較高。而在戶口方面,城市戶口學生數字壓力得分略高于農村戶口學生,但不存在顯著區別,這與不斷提升的農村地區互聯網普及率和教育信息化水平有關。
在家庭層面,良好的家庭氛圍、父母習慣和行為控制等都有利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能夠幫助他們減少問題性網絡使用。目前,家庭中父母上網習慣對孩子數字壓力產生比較大的負面影響。結合訪談分析發現,父母在主觀上會控制在孩子面前使用手機的頻率,但是由于網絡對于工作與生活的重要性,在客觀上還是會經常使用手機,這一網絡使用習慣已經對孩子產生了負面影響。不過,多數青少年受訪時表示,不會因父母與自己網絡規范的標準不同而產生不平衡感或怨言。
在學校層面,開設網絡課程學校的青少年數字壓力顯著小于未開設網絡課程學校的青少年。學校有上網設備管理規定,青少年的在線警惕和錯失恐懼維度壓力顯著小于無上網設備管理規定學校的青少年。結合訪談發現,目前學校規定多針對手機使用行為,能夠降低青少年網絡使用頻率以及瀏覽線上他人生活頻率,減輕在線警惕與錯失恐懼壓力。不過相關規定的作用基本局限于行為層面,未能從心理或認知層面對青少年的網絡使用進行引導規范,所以對于數字壓力整體層面以及其他具體維度的影響作用有限。
我國青少年數字壓力的應對及改進建議
科學管理青少年數字壓力,需要個人、家庭、學校三方面合力,重點在于家校聯合通過信息技術課程改革、教師教育、家長以身作則等多種形式,合理規范青少年的網絡使用行為,引導青少年形成正確的網絡價值觀與網絡使用觀,提升其網絡操作能力與網絡素養。
學校要推進落實新版信息科技課程標準,注重培養青少年的網絡觀念與網絡使用能力。根據訪談,如果學校信息科技課程仍停留在辦公軟件、初級編程等實操講解中,學生的收獲感不高。要引入前沿網絡技術、網絡使用注意事項等內容。由于當下網絡已經延伸至各種數字終端,學校不應只局限于電腦端相關內容教學,建議在課程教學內容中專門就智能手機的使用技能、注意事項等進行講解。要關注網絡價值認知、隱私安全保護、網絡成癮危害、正確認識網絡游戲等網絡觀念內容教學,并結合案例或紀錄片等呈現問題性網絡使用的危害,指導青少年管理數字壓力,提升網絡素養。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將網絡素養教育內容與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實施,幫助青少年克服和解決網絡中遇到的問題與困難。
家長的上網習慣是家庭層面對孩子數字壓力負向影響最強的因素。因此,家長首先應該以身作則,用自己對網絡的正確態度與合適做法來引導孩子理性認識和使用網絡。其次,建議家長與孩子商定雙方都要遵守的家庭上網規則,明確上網時長,限定網絡使用范圍,共同養成健康上網的好習慣。在家庭中管理孩子網絡使用,重點是平等且及時的交流溝通。而且良好的家庭氛圍更能夠使孩子保持心理健康,有效管理數字壓力。
管理青少年數字壓力,最主要的是從青少年個人出發,理性、客觀、辯證地認識網絡、使用網絡。首先,青少年要形成更強有力的自主性,強化注意力管理能力、優化思維方式,不過度沉迷碎片化信息和網絡游戲。訪談中,半數以上中學生都使用抖音等短視頻軟件,也普遍反映“感到浪費時間,但仍控制不住容易超時使用”。建議青少年學習制定網絡使用計劃表,自主限制使用時間。其次,青少年要樹立正確的網絡價值觀,具備批判精神、理性思維、辯證分析能力等網絡價值認知能力,更加審慎地對待網絡信息和網絡關系,對低俗信息和違法信息堅決予以抵制,對來源不明或真相不清的信息理性看待,摒棄非黑即白的極端化思維,拒絕網絡暴力。再次,青少年要提高信息分析能力、學習遷移能力等網絡使用行為能力,同時更多關注現實世界,減少對娛樂軟件和網絡游戲等應用的依賴;加強延遲滿足能力與深層閱讀能力的培養,減少對碎片化內容的接觸,在網絡中更多關注講解類、知識類、益智類內容。最后,由于社交層面的數字壓力是青少年感知壓力最高的維度,因此青少年要優化社會支持網絡,學會維護和開展網絡社交,保持與現實社交的一致性,充分認識到網絡社交只是現實社交的延展,不要過分看重或沉迷網絡社交。
本文系2021年度中央高?;究蒲袠I務費專項資金資助課題“智媒時代大學生網絡素養模型構建及提升路徑研究”(310422120)階段性成果
(方增泉,北京師范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黨委書記,北京師范大學教育新聞與傳媒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師范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未成年人網絡素養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常晉、蔣宇樓,北京師范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碩士)
《人民教育》2023年第8期,原題為《理解與化解青少年的“數字壓力”》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