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中小學生成長環境不斷變化,在新冠疫情等因素的疊加之下,中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更加凸顯,心理危機事件逐漸呈現高發、低齡化趨勢。5月,教育部等十七部門聯合印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生心理健康工作專項行動計劃(2023—2025年)》,提出“構建完整的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監測體系,加強數據分析、案例研究”,這對基于大數據的學生心理健康監測帶來了新的挑戰和機遇。
大數據因其具有海量的數據規模、快速的數據流轉、多樣的數據類型和低價值密度等特征,逐漸應用于學生心理健康監測。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受家庭養育環境和模式、自身人格特質、環境因素等影響而多維、動態呈現,心理健康大數據的意義不僅僅在于對龐大的學生心理健康狀況數據信息的掌握,而在于對這些含有意義的數據進行專業化處理。因此,如何選擇數據化、科學化、智能化、集成化、實用化心理健康大數據服務平臺,依然是開展學生心理健康監測最大的困擾。
依托成都市專項課題“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現狀與支持策略研究”與四川省教育學會重點課題“中小學校突發公共事件心理危機干預策略研究”,本中心利用心理大數據云平臺開展了相關研究。平臺的綜合預警常模和運算模型,能快速生成學生心理監測運算結果,既有各單量表報告又有綜合預警報告,并對心理監測預警學生開展個性化復核,復核內容進入系統進行二次運算,得出最終結果,呈現出學生完整的動態心理發展趨勢圖。同時,平臺支持隨時隨地查看學生心理健康變化,便于及時掌握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發展動態、心理危機預警級別、心理危機風險因素等。
在此基礎上,課題組根據學生心理健康監測所形成的“個體、班級、年級、學校、區域”五級心理監測報告,開展了心理危機預防、心理危機干預相關研究,并對學生心理檔案數據化管理、學生心理健康協作機制優化進行了探索。同時,課題組建立了“一生一策”心理檔案。檔案不僅僅局限于學生基本的人口學信息、學習能力、興趣特長等,還包含家庭教養方式、家庭養育環境、人格特質、心理健康狀態等。值得一提的是,檔案中提供了心理危機預警級別,以數字化管理方式為學生心理危機的發生、發展趨勢預測提供數據參考,并從心理問題輔導方案、過程、心理問題轉介等方面提供方案。
隨著學生心理健康監測工作的進一步深入,大數據的使用也會越來越廣泛,但是在使用過程中也要注意以下事項:
一要進一步規范學生心理健康監測的倫理。在開展學生心理監測前,應取得學生監護人和學生的知情同意,并規范學生心理健康監測的實施。我們應該清楚,測評本身具有心理治療的功能。因此,對于學生心理監測工具的選擇應遵循科學性、針對性、階段性原則,并依據學生心理發展特點,選擇科學的心理監測工具,避免產生負面導向。在對學生心理監測結果進行科學解釋的同時,還應注意對心理監測結果進行分層管理,禁止依據心理監測結果對學生的心理、行為問題貼標簽。
二要加大數據的資源化利用。大數據作為重要的資源,必將對學生心理健康工作產生更加深遠的影響。從以預防為主的角度,開展學生心理健康監測是為了將學生心理健康工作的關口前移,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并開展好相關工作,因此切忌為了監測而監測。學生心理健康工作發展的邏輯也不能湮沒在海量的數據中,需要通過對學生心理健康監測結果進行全面、多角度的分析,發現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因素和心理危機風險因素,深入開展家庭教育服務指導,為家校社協同育人機制的建立和運行提供依據,進一步優化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共同營造良好的學生心理健康成長環境。
三要強化數據的保密意識。學生的心理健康監測數據是學生個體以及與之相關聯系統的信息綜合體,首先要與心理健康監測服務平臺方簽訂必要的保密協定,從學生心理健康監測的源頭做好數據的保密;其次要做好監測結果的保密,避免對學生造成新的心理壓力和傷害。
四要探索建立數據的生態系統。所有的數據都是有生命力的。因此,要科學分析和運用學生心理監測數據,探索建立“家—?!纭t”閉環聯動的生態系統和協作機制,有效激發家庭教育潛能,提升學校育人功能,鏈接社會(區)資源,暢通轉介通道,從而形成中小學生心理健康工作的合力。
基于大數據的學生心理健康監測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每一位心理健康工作者的努力,優化學生心理健康成長環境,密織學生心理健康防護網,共同為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營造一片蔚藍的天空。
(作者系四川省崇州市教育教學研究培訓中心心理健康教研員)
《中國教育報》2023年06月24日第3版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