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傳媒獨家文:張穎)
2019年目前的就業情況如何?通過與京城某知名傳媒專業院校本碩博三個層次畢業生的深入溝通,我們了解了一些具體情況,對本屆就業情況做了初步總結。
本科生:去了更小更不知名的平臺
就業最靈活。傳媒畢業生最容易就業的是哪些人?答案是本科生,具體點說,是本科男生。“今年,本科生就業和過去差別不大,超過半數就業,比較好的情況,個別拔尖的去了省臺做主持人,也有考上老家公務員的,其他都去了各種公司,像公關公司、新媒體公司,沒就業的以考研深造居多。”一位傳媒高校輔導員透露。
設限進一步降低。但是,提到就業單位的質量,這位老師表示,沒有原來好。傳媒影視行業很多公司過了年就表示,今年沒有擴員計劃,可能一些畢業生去不了理想的目標公司。所謂就業質量不好,也就是說,去了更小更不知名的公司,整體的落地平臺不如過去。
市場調低薪水。傳媒行業“小而美”的公司很多,平臺小可能是成長“精華”,就不見的成長環境不好、待遇不好。但是,今年不管大小公司都面臨行業發展壓力,很多公司對初級崗位的薪水進一步調低,有同學表示:原來就不高,現在更低了。
碩士:離開體制深造三年發現回不去了
基本全部就業。“新聞學院一共50人左右,繼續考博的比較少,大概一兩個人,其他全部選擇就業。就業大概分兩種,公務員和媒體,其中公務員就業很少,不超過5個。去媒體的有一部分回了家鄉,像齊魯晚報、河南日報等省級媒體居多,留京媒體以事業單位居多,有的去了央媒有的去了行業媒體。”傳媒大學新聞學院一位碩士生透露。
與戶口“死磕”。很多本科生深造是為了提高學歷,也為了多一個拿到“戶口”的基礎學歷資質。畢竟,大城市對落戶的要求越來越高,相比較而言,通過就業比千萬身家投資納稅落戶容易多了。“我們多數人對北京戶口很執著,包括我自己。”一位傳媒畢業生表示,好在奔著這一目標,她獲得了北京日報的橄欖枝。
雷打不動青睞體制內。很多人認為體制內等于拿戶口、給編制,并非如此。體制內媒體選擇性給戶口以及沒編制的大有人在。體制內大單位像人民日報社,人民日報招聘給戶口,健康時報就沒有了。另一位同級畢業生表示,自己從給編制的航天報辭職考取了研究生,今年畢業發現就業形勢更難,最后選擇去了體制內沒戶口的健康時報。背靠大報,總歸牢靠一些。
更“保守”留京。為什么說留京是“保守”?傳媒大學新聞學院一位畢業生表示,“我感覺上研一的時候,研三師姐去京外的還是比較多的,好像到我們這屆就比較少了。據我所知,去京外的多數是少干回家鄉,或者本身在家里找到了比較安穩的工作。上海廣州我們這屆沒聽說。”
一部分畢業生回鄉工作是正常的,不去其他擁有媒體產業的城市工作,說明這屆畢業生對陌生的不確定的機會更加不敢輕易嘗試,這與南方報系、上海報系等過去知名媒體的地位下降、待遇吸引力有限有一定關系,留京哪怕開始機會不好,再做選擇機會卻更多。
博士:還是讀個博士后再找工作吧
半數被迫延期。“我們今年應該正常畢業的博士是14個人,結果有一半沒有畢業,因為論文沒寫完,沒法答辯。”一位新聞學博士說。那么就業的一半去想如何呢?她表示,嚴格來說,有三個人不需要找工作,本身就是以高校教師甚至是副教授的身份來深造的,有的是有家庭有孩子的人了,所以畢業需要找工作的是四個人,其中兩個是去年沒畢業拖到今年才畢業的。
個別高校打破“唯學歷”標準。博士基本都選擇高?!,F在博士畢業生很多,女博士比例升高,有的本科學校欠佳的博士生,為了再上一個臺階,選擇攻讀博士后,博士后具備工作性質,有留校的機會。但是,高校改變“唯學歷”的情況也有存在,筆者一位碩士男同學沒有就讀博士就被山西師范大學錄取為教師,可見為了招到男生,并且留住男生,有的高校降低了學歷標準。
高校也非一勞永逸。目前,高校作為用人單位對于博士畢業生提供的待遇又是如何呢?這位博士生表示,知名度一般的高校會給編制,普通211不一定給,待遇跟普通白領差不多,需要評職稱提高工齡和級別才有提升待遇的可能,從照顧家庭來說,有的學校要去新校區上課,路途很遠會很辛苦。
總結:
今年就業情況和本碩博畢業學生們的就業選擇可見一斑,雷打不動的是戶口、編制、大平臺、留京、高校教師等優先選擇標簽。說了這么多年就業形勢不好,很多人今年也是一樣的說法,但是這個好與不好大概要與每個畢業生的選擇傾向掛鉤,回家鄉找一份薪水不高穩定的工作在有的人眼里是好的,有的人就認為很沒意思了。
有傳媒HR建議:
認真對自己做一個評估,提早規劃就業方向,雖然機會有限但是瞄準方向做足準備,把握勝算會大一些;目前沒確定就業的且不要灰心,部分單位流程較慢,還有的剛剛啟動招聘,到9月份之前仍然是今年畢業生的就業黃金期,這段時間不乏給戶口和編制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