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自招測試“比高考難多了”
高考雖然結束,但一群尖子生的“小高考”才剛剛開始。從上周末開始,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名校自主招生測試相繼上演。昨天,在北大自招面試現場,記者了解到,面試多考“怎么看”,比如要求考生針對傳統文化、科技、經濟、熱點現象等發表看法,且無標準答案,臨時突擊押寶不管用。而在前日清華的自招筆試中,文理學生都要考數學與邏輯。
北大:名人名言人工智能等入題
北大招辦透露,今年通過北大各類自主選拔項目審核的考生接近6000人,博雅計劃、筑夢計劃和普通類自招的測試都是從前天開始。
今年,北大對博雅計劃的初審進行微調,更加強調細分,初審評價結果分A+、A、B、C四檔,獲評“A+”直接進入面試,獲評“A”和“B”獲得筆試、面試資格,獲得“C”則無緣測試。
與之相對應,考生測試也分撥兒進行。昨天上午,獲得博雅初審“A”的考生集中面試。面試題目是讓考生談談對科技和人文社科領域融合的看法。北京一位考生鐘情博物館,他列舉了故宮《韓熙載夜宴圖》APP以及秦始皇陵兵馬俑數字博物館等例子,以證明科技讓文物活起來的觀點。
當天下午,筑夢計劃考生透露,面試考查知識面廣度和思維深度。比如一道題引用馮友蘭的名言,“富于暗示,而不是明晰得一覽無遺,是一切中國藝術的理想;詩歌、繪畫以及其它無不如此”,讓考生結合“中國藝術在詩歌繪畫方面暗示性比較強,不直接披露情感”這一點,根據作品談談看法。
一位參加筑夢計劃的安徽考生回憶,“考題比較分散,有科技、經濟、傳統文化,覆蓋面廣,感覺也無法押題!”
筑夢計劃考題還涉及多個方面:例如,讓考生針對“樂觀者的世界是半滿而非半空,悲觀者的世界是半空而非半滿”發表看法;讓考生談對“學而優則仕,仕而優則學”的理解;還有考題涉及人工智能,讓考生分析一下“未來是電腦取代人工,還是人工取代電腦”。
清華:文理都考數學與邏輯
前天,清華大學普通類自主招生、領軍計劃和自強計劃初試在全國開考,考生要按照文理分科各選兩門測試科目,理科類考數學與邏輯、理科綜合,文科類考數學與邏輯、文科綜合。據考生透露,理科所有題目都是多項選擇題,共75道題,其中數學35道題,理科綜合一共40道題,兩科時間各占一半。
考試當天,結束筆試的學生從圖書館走出來,紛紛抱怨,題目太難了。“比高考難多了,有好幾道題不會做,都是蒙的。”西城一位考生說。
清華三項考試結果將于本周內公布,復試將于6月16日至17日在清華校內舉行,包括綜合面試、專業測試和體測,最終認定結果將于6月22日出爐。
人大:測試與具體專業掛鉤
今年,人民大學自主招生設4個專業大類11個專業,計劃招生142人,初試于6月17日舉行,復試和人文拔尖人才加試將于6月18日至19日進行。此前,教育部“陽光高考”平臺顯示,2018年通過人大自招審核通過名單共5273人。
獲得自招資格認定的考生可獲得從30分、40分、50分、60分等不同檔次的降分優惠,最低可降至一本線錄取。人民大學強調,今年自招的報名、初審、初試、復試、資格生認定均直接與具體專業掛鉤;填報高考志愿和錄取時,須按照規定的專業大類執行,入校后分流專業時,也將直接分配到相應具體專業。(記者 任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