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在“數據可視化”校本課程上,小學生收集爸爸的身高、體重、腰圍等數據,并做成“雷達圖”,孩子們利用可視化圖進行分析,交出一份爸爸的健康研究報告。這是廈門第二實驗小學展示課上的情景。近日,廈門第二實驗小學舉行第三屆“和美論壇”,展示學校課程改革成果。
廈門第二實驗小學校長陳燕華說:“小學課程也必須與國家發展的新事物相聯系,比如面對未來的智能化時代,我們必須從小就要培養孩子的數字化意識、智能意識,數據可視化校本課程就是具體舉措之一?!?/p>
通過多年實踐,逐步形成“三階課程”體系,具體包括:基礎課程、發展課程、特色課程。在此基礎上,學校還開設100多門校本課程。
陳燕華介紹,學校希望開發并實施更多的特色課程,以滿足不同學生的需要。在實施過程中,強調以學生興趣為主,鼓勵學生主動學習,進而增強他們的“內驅力”。
學校的基礎課程指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學校的基礎課程打破各學科界限,建構基礎課程群。學校的發展課程包含四大領域:益智與科學、語言與交際、品格與健康、審美與藝術。在益智與科學方面,學校引導學生在學習探究中,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其主要包括:魔方、編程、圍棋、象棋等10多門課程。在語言與交際課程中,要求學生能體驗合作的力量,學會與人溝通交流,其課程包括辯論、朗誦、配音、主持人等。學校的品格與健康課程,旨在培養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主要包括籃球、排球、足球、乒乓球、游泳等10多個項目。在審美與藝術方面,學校引導學生在學習藝術的過程中增長技能,感知美,欣賞美,創造美,其主要包括:琵琶、揚琴、漫畫、陶藝等20多門藝術類課程。
學校還以社團形式開展教學活動。每學期期初,學生自主報名,選擇本人感興趣的社團課程。每個社團由一到兩名老師負責,社團規模不超過20人。做到每學期課時不少于24課時。
學校特色課程包括:“研學課程”“三禮課程”“學科文化節”等?!叭Y”課程內容包括入學禮、成童禮、畢業禮等各個環節。學校還注重開啟“社會大課堂”,把教育延伸到校外,采用“學科+生活”的模式構建特色課程,助推學生在回歸兒童本真生活中,掌握科學知識。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