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佳盈 中國平安消費者權益保護部負責人
近年來,隨著網絡科技的不斷發展,電信網絡詐騙越發猖獗,不法分子通過各種詐騙手段,讓金融消費者防不勝防,個人財產安全受到嚴重威脅。
面對嚴峻的形勢,中國平安積極探索如何在日常工作中協助客戶識別詐騙、破解騙局,為客戶守住“錢袋子”。空中客服積極開展人員反詐技能培訓;通過學習關鍵詞,形成反詐騙關鍵詞知識庫;培養客服敏感度,面對面視頻及時發現客戶異常行為等。
專業客服
守護您的“錢袋子”安全
近日,平安空中客服接到一位客戶來電,要求辦理保單貸款。在業務辦理過程中,當客服人員再次向客戶確認是否提交貸款申請時,客戶卻顯得十分迷茫,表示自己不貸款。這一異常行為馬上引起了客服人員的警覺,根據平日接受的反詐技能培訓,判斷客戶可能遭遇了電信詐騙。遂詢問客戶,是否有人打電話指導操作,是否開啟了共享屏幕,客戶均回答是??头藛T果斷停止保單貸款流程,提醒客戶近期電信詐騙頻發,有人冒充業務員或監管人員,騙取信任后指導辦理貸款,再通過共享屏幕將貸款資金轉走。請客戶一定不要相信,并馬上停止共享屏幕,避免密碼泄露。在客服人員的提醒下,客戶恍然大悟,停止操作,避免了資金損失。
中國平安提醒您:
莫輕信、別上當 警惕網絡電信詐騙
多想多問,不盲從盲信
消費者要保持清醒、冷靜,遇事多與家人親友溝通,不要輕易聽信他人誘導,以所謂的“征信修復”“賬戶安全”等名義“被貸款”,造成財產損失。金融監管部門工作人員不會要求消費者辦理“征信修復”“賬戶解凍”“資金保險”“線上貸款”等,消費者切勿相信不法分子的說辭、套路。
保持警惕,不隨意上網操作
消費者要通過正規渠道或官方網站下載運用軟件或APP,上網或使用手機時,不要隨意下載、登錄、點擊、掃描不明的APP、網站、鏈接、二維碼等,防止以“遠程指導”“共享屏幕”或“視頻會議”等方式,按照他人的指導路徑進行操作,掉入詐騙陷阱。
注意安全,不泄露個人重要信息
要審慎對待身份核驗、人臉識別、線上確認、驗證碼輸入等環節,不在陌生人員“指導”下進行網上操作。不在陌生軟件或非法網站上輸入身份證號、銀行卡號、驗證碼、密碼等個人信息,防止個人重要信息被非法收集使用,給個人帶來后續影響和風險。
防止上當,不向無關賬戶轉賬
一般情況下,公安機關、司法部門、金融監管部門均不會要求消費者向任何賬戶轉賬,凡是要求向所謂的“安全賬戶”“法定賬戶”等進行轉賬的多為詐騙行為。
如不慎被騙或遇到可疑情形,應及時保留聊天記錄、轉賬記錄、銀行賬號等關鍵信息,第一時間向當地公安機關報案,依法維護自身權益。
來源:平安產險遼寧分公司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