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畢馬威發布《2023年中國碳金融創新發展白皮書》。畢馬威亞太區及中國區主席陶匡淳表示,減碳降排將會催生大量的“碳資產”管理服務需求,碳市場的發展需要找到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道路,探索出一套適合中國的碳市場和碳金融發展的模式。
中國已發展成為全球覆蓋溫室氣體排放量規模最大的碳市場,但是和較為發達的碳市場相比,碳市場的活躍度還有待提升。白皮書建議,中國碳市場可從明確長期規劃、完善保障制度、提高市場活力三大方面進行制度規劃的創新。
目前,一些地方已經試點碳市場的碳配額有償分配,主要包括履約分配和非履約分配兩種形式。全國多個地方試點碳市場已經開展碳配額的履約有償分配,分配模式包括拍賣和固定價格售出,拍賣價格一般高于行情價格。履約分配的目的是促使未完成履約的實體盡早采購履約,實現總量控制目標,因此參與主體僅限于控排企業,且分配配額僅能用于企業履約。上海、深圳、湖北、廣州和北京試點碳市場已開展碳配額的非履約拍賣,把拍賣作為一種靈活的市場調節工具,從而活躍二級市場。
白皮書認為,中國全國碳市場在交易機制方面應當從增加有償分配占比、豐富風險管理機制和設置價格穩定機制三方面開展創新。第一,探索碳配額的有償分配模式并進行推廣,利用有償分配的價值發現功能,保障碳定價的合理有效。第二,制定一系列措施以穩定碳價,比如配額發放調節機制,保障碳價的市場信號作用有效,引導各交易主體積極參與交易。第三,全國碳市場應當建立多種風險管理機制,確保能夠區分正常市場行為和操縱行為,在允許基本面引起的市場波動的同時,制止和打擊市場操縱行為,防范風險的發生。
畢馬威中國金融業戰略咨詢主管合伙人支寶才表示,目前碳金融發展面臨三個挑戰:第一,碳金融活動被定位為“碳減排的從屬性工具”,還需要在碳金融的頂層設計上共同努力,根據中國碳市場的發展實際,為金融機構深入參與碳市場創造條件;第二,中國碳金融在一線實踐中還有諸多問題亟待解決,如目前市場參與者普遍遇到的碳資產法律屬性、碳金融產品交易規則等各類問題;全國碳市場周期性較強、價格波動率較低,交易市場化程度有待提升。
在本白皮書撰寫過程中,畢馬威調研了77位碳金融從業人員,受訪者普遍認為,中國碳現貨發展比碳金融衍生品成熟度高得多,豐富碳金融產品很有必要。支寶才表示,中國何時開放碳金融衍生品是一個需要深入研討、謹慎推進的問題,碳金融衍生品將以合適的方式進入市場。
對于碳金融的創新,支寶才表示,與歐美碳市場最大的區別在于,中國碳市場的建設是以服務碳減排目標為建設核心的,前期并未把其金融屬性作為最重要的發展方向,不過從建立一個高度有效市場角度來看,發展碳金融是必由之路。
畢馬威中國環境、社會及治理主管合伙人林偉表示,中國碳金融已經呈現出三大發展趨勢,首先,全國碳市場的規模將穩中有升,隨著碳金融產品的豐富和碳金融交易機制的完善,未來全國碳市場交易規模將達到十萬億級別;其次,市場覆蓋主體、覆蓋行業、產品種類等核心要素均將逐漸豐富,金融機構、投資者等更多主體將參與到碳市場的交易活動中,碳市場覆蓋的行業范圍將有序從目前的發電行業擴展到更多行業,碳金融衍生品交易將以合適的方式進入市場;第三,全國碳市場價格將更加充分地反映社會平均減排成本,價格發現機制不斷完善,未來碳市場的價格博弈將更為活躍,碳市場將通過碳價推動企業減排并促進減排技術革新。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