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航與歸航的篇章,譜寫理賠風險交響
日升月落間,每天都有無數船只承載著希望與夢想,交織著安全的啟航與歸航。然而,海洋的深邃與廣闊,也隱藏著不可預知的風險,航運事故,如同暗流般,時常挑戰著安全與穩定的界限。作為船舶險理賠員的楊朝陽,便是在這波瀾壯闊中,以專業為舵,以責任為帆,穿梭于每一場風浪之后,探尋真相,守護平安。
每一次成功的理賠,不僅是資金上的慰藉,更是風險的一次深度剖析與精準防控。
2024年4月的一個清晨,海平面上還掛著淡淡的晨霧,一艘造價不菲的大型全回轉起重船,在寧靜的海域中突然傳來一聲震耳欲聾的斷裂聲。
定位錨的鋼索,在毫無預兆的情況下驟然斷裂,船只瞬間失去了穩定,開始在海面上緩緩漂移。情況危急中船上的船員們只能嘗試用船上的應急設備暫時控制船只,同時,船長緊急撥通了保險公司的報案電話。電話那頭,來自平安產險深圳分公司的理賠專員楊朝陽,正專注地傾聽、細心捕捉記下案件的每一個細節。
隨后,楊朝陽迅速組建核心團隊成員直奔事故現場。到達后,他發現斷裂的鋼索如同一條巨大的蟒蛇,扭曲地躺在甲板上,周圍散落著因巨大沖擊力而損壞的設備碎片。在初步勘查中,楊朝陽注意到鋼索的斷裂面異常平整,且沒有明顯的外力痕跡。他立刻聯想到這可能會是材質問題導致的。于是,他一邊指導客戶妥善保存斷纜作為證據,一邊緊急聯系材料專家進行遠程分析。
然而,隨著調查的深入,事情變得撲朔迷離。鋼索的來源正規且附有詳細的安全檢測報告,況且之前在其他同類船舶上應用時從未出現過類似問題,楊朝陽開始陷入了沉思……
船舶修造已進入尾聲,如果定位錨無法及時找回并更換,將嚴重影響船期,也將給客戶帶來重大損失。面對重重困難,楊朝陽帶領團隊重新梳理了所有線索,并決定從船舶的修造日志和維修工單中尋找突破口。
經連幾天的信息挖掘,他們終于有了新進展。原來,船舶的底座早在一年前就已建成并入水,而最近一次移泊操作也已過去三個月。事故泊位直接面向大海,含鹽海風長期侵蝕著鋼索,而鋼索卻從未進行過任何保養。
在檢查斷纜時,他們發現纜繩斷裂處鋼索表面有明顯的拉傷痕跡和銹跡。經過層層抽絲剝繭,他發現了事故背后的真相——金屬疲勞,這一隱形的殺手,在海水與海風的無情侵蝕下,悄然削弱了纜繩的堅韌。在掌握了以上情況后,楊朝陽立即向公司匯報了情況,并建議船廠立即進行打撈作業……
時間與自然的警示,風險減量新實踐
纜繩的裂痕,是時間與自然的雙重烙印,是應力與磨損的較量,更隱藏著對潛在風險的警示。
楊朝陽深知,每一次事故的背后,都是對風險防控的一次深刻反思。為了前置風險,他為企業制定了更為嚴格的系泊設備維護計劃,讓定期養護成為風險管理常態。
其中,針對“險前預警”為客戶提出了全面的專項風險防控方案,加強了船舶在建造過程中的常態化維修養護工作,在風險實踐中為客戶提供一體化風險管理保障。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前進,隨著經濟社會各種風險持續增加,風險結構也日趨復雜。
平安產險理賠員們以專業為筆,繪制出航運安全的藍圖,讓每一艘船只都能在這片蔚藍之上,安心航行,平安返航。而這,正是平安所追求的真正價值所在,在風險來臨時成為客戶堅實的后盾,在風險未至時化身為客戶的風險守護者。
2023年至今,平安產險累計為1503個船運企業處理船舶險案件4802件,已報告賠付金額達2.9億。
未來,平安產險將堅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把服務人民群眾、服務實體經濟、服務社會穩定作為推進風險減量管理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以客戶為中心,不斷提高理賠服務質效,助力行業高質量穩健發展。
校對:楊旭
責編:楊東溟
消息來源:平安產險遼寧分公司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