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19日-21日,國潮產業新媒體觀潮新消費聯合浙江省老字號企業協會、北京老字號協會、北京百年瑞祥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在杭州舉辦《國潮起·萬物生——2021國潮新消費大會》。旨在探尋國潮強勢崛起的時代背景下,如何打造中國消費產業生態圈,重新審視“中國品牌”力量,助力千牌萬品的誕生、成長與出圈,引領國潮風向,推動國牌崛起。
會上,梯影傳媒創始人兼CEO任斌發表了《如何利用線下媒體助力品牌&業績雙增長》主題演講。他建議,從品牌的締造來說,創始人要一手抓。從投放的期間來看,經濟低谷期更適合品牌的建設,這個時候要把握好媒體投放的力度和尺寸,如果把性價比做到極致的話,反而更容易彎道超車,把競爭對手甩開。
梯影傳媒創始人兼CEO任斌
以下為演講實錄,經《觀潮新消費》(ID:TideSight)精編整理:
大家好!今天來了很多偏成長型企業的嘉賓,我不知道大家看了這個題目怎么樣理解線下的媒體。從人的常規認知來說,成熟型的企業對品牌的訴求比較重,成長型的品牌也是不言而喻的,只是看在某一個階段怎么樣使用,怎么樣打法。
對品牌的理解仁者見仁,以我的角度理解,品牌應該是建立在消費者心智中的無形資產。如果用得好,對你其他流量的選擇會有很大的助力,如果用得不好會有很長的滯后期,甚至導致勞民傷財的結果。
線下媒體可以分為幾大類,電視、報紙、電臺、雜志、戶外。數字化媒體是常規理解的線上新媒體,尤其是集中在移動端的。戶外新媒體是近幾年來發展的新型媒體,加了物聯網的技術,有很多數字化的賦能,包括電梯投影被認為是線下新媒體的代表。
大家對于整個媒體的價值理解,我覺得很大程度來說,廣告價值等同于用戶的收視時間,只有這種時間收視到才有價值。因為現在很多線下媒體的曝光不等于被收看到,收看也不等于被記住,碎片化的信息轟炸時代,消費者被干擾的程度越來越大。
數據顯示,用戶平均每天會收看24分鐘的廣告,雖然手機端的使用時間很長,但它的硬廣告是有限的,電梯場景是一個非常有價值的渠道,占據了用戶很長一部分被動收視的時間。
什么是效果型媒體和品牌型媒體?兩者之間的協同意義會越來越大,是缺一不可的。如果要打個比方的話,線下媒體是修高速公路的過程,你把它修好了之后,其他的流量媒體轉化率會更高,兩者之間有系數的關系。
未來的營銷渠道,品效合一會是一個趨勢,不是單純地買一個線下的流量帶來多大轉化的效果,一定是既有品牌又有流量的買入。把高速公路修好了,你會有一個幾何式的增長。
多媒體的投放,不是單一媒體取得的效果。對常規品牌來說,是公信力的建立,包括美譽度,包括場景化的特征。還有大屏幕的感染力和沖擊力,這些是新媒體所無法替代的。
這么多的媒體渠道,每天掛在嘴邊的效果,所謂的效果是什么?
從三個維度來看,比如說用戶的關注度,用戶是否真的被觸達了;第二是受眾的喜好,大家是否愿意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屏幕上;第三是對他最終購買轉化的刺激,不管是什么媒體,都是為了最終營銷的轉化。如果達不到這樣的效果,最終投放是徒勞的過程。
廣告在整個營銷中的意義,從常規大家比較公認的4P的理論,價格、產品、渠道、宣傳,后面加了策略因素。
我們再細分講到策略,策略分很多方面,很多時候我們過于關注媒體渠道,忽略了它的傳播內容。也有一些過于強調傳播內容,但是忽略了媒體的周期和渠道的組合。所以在這樣一個組合拳里面,有一些是打空戰的,有一些是機關槍,有一些是狙擊手。每一種媒體的效率都不盡相同,怎么樣的組合策略關系著一場營銷戰役的勝負。
如果用一個簡單的理論把上面復雜的內容做一個總結,一定要有一個相對比較高頻的沖擊。因為現在的傳播環境真的是越來越復雜,以前靠單一媒體打遍天下的做法越來越難了。20年前你在主流媒體曝光一下子就做到了,現在是爆炸式的形式,要集中到比較高的沖擊,曝光才會大一些。
對于用戶的聯想度和沖擊來說有一個幾何數字的疊加,可能是二次方的結果,不一定是倍數的關系。廣告大師說過一半的廣告被浪費了,我們怎么樣把精準的部分截取出來,這都是要好好思量的話題。
我們到底是要選擇深度還是廣度來影響消費者?相對剛需市場環境,可以選擇廣度的覆蓋,只要把媒介的信息溝通到位,用戶的轉化就OK。但在環境激烈競爭的市場,一定要打深度。為什么消費者選擇你的產品,而不是競對的。
大多數的消費者是沖動型的消費,在最后的決策環節更勝一籌。在廣告的采買上,購買的方式越來越多,CPM、CPC、CPA、CPS,這么多付費的方式,哪種是適合自己的?這個要因地制宜來看,而且有一些仁者見仁的成分在。
任何媒體有自己的價值,有自己的優勢。樓宇場景怎么樣用法,哪些是適合打促銷的,哪些是適合打品牌的?我以所在的樓宇環境做了一個簡單的剖析,這個也是我們的思考,各位嘉賓也是身經沙場,更有經驗一些。
從內容來看,很多公司在出來之前做了很多定位分析:選擇細分市場是不是自己所擅長的,以及它是不是市場真正的需求。是要做細分領域的頭部代表,還是在廣度市場里做跟隨者?這有不同的打法,也是仁者見仁的。
在傳播內容上,哪些是當釘子用的,哪些是當錘子用的?比如說圖像和聲音的結合,差異化的優勢和先發的優勢也是不一樣的,看你想讓用戶記住多少內容。
比如CBD家居,很早以前它的廣告語比較朦朧,彰顯尊貴之類。后來策劃對它的產品品類做了分析之后,變成了:小心,家會年輕十歲。
以前是廣告主從自己的需求傳送給受眾的,但受眾不買賬。你想表達的不一定是別人愿意接受的,所以這個廣告語就變成了一種角色的同理心思考。
后面包括廣告語經常用到重復的力量,只有在一個相對比較重復的環境中,用戶的心智才會更容易被打通、打穿。比如說聚焦,還有是引導思維和關聯思維,雀巢咖啡的廣告語用了這么多年都沒有換過。
再比如說用形象這一塊,以電商為例,大家想象到各種動物園里面的動物,比如說天貓的貓,京東的狗,考拉的考拉,蘇寧的獅子,國美的老虎等等,這些形象的助力更容易讓用戶對IP有一些認知,形成關聯的記憶。
媒體發布的監測,如有沒有偷播漏播,效果怎么樣做,這些都是很重要的成分。
線上線下都會看它的注冊拉新量,包括電商快遞的變化等等,線下的媒體會看它曝光的人數,人群的畫像,包括公開搜索引擎指數的變化。數據的搜集還有二次的利用反饋,這樣可以讓它后期的投放更加有跡可循。怎么樣讓這些數據產品反應,讓它成為你的基石原點客戶,讓它服務更多的人。
未來的監測方式更加科學、時效、完善,線下的媒體每一個都是獨立的,物聯網化越來越充分,和線上打通的程度、融合的程度也越來越高。不管是線下的屏幕還是線上的屏幕,只是廣告信息輸出的一個載體,背后的信息流的交互越來越充分,變成一個無邊界的狀態。
目前梯影傳媒已落地全國60座城市,覆蓋近10萬部寫字樓電梯,每天影響近億城市商務白領。
今天聊到品牌,我覺得它是一個非常大的無形資產,可以讓你在競對中所向披靡,但是又非常的脆弱,所以要很小心地呵護它。
從品牌的締造來說,創始人要一手抓,從投放的期間來看,經濟低谷期更適合品牌的建設,這個時候要把握好媒體投放的力度和尺寸,如果把性價比做到極致的話,反而更容易彎道超車,把競爭對手甩開。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