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上午,以“戰略管理·創新驅動”為主題的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系列講壇(第三期)在“東方藍寶石”中國金融信息中心成功舉辦。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會長宋志平,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林鑫華,華領醫藥創始人、董事長陳力,樂土生命科技首席戰略官黎志良,財通證券投行管委會主任李斌等出席活動,共同探討上市公司戰略管理和生物醫藥創新發展。
生物醫藥領域科研專家學者,生物醫藥上市公司、企業代表,金融服務機構等相關單位及行業協會200余位代表出席線下活動。中國金融信息中心視頻號、新華社現場云等平臺同步視頻直播,上萬名觀眾線上觀看,一同探討如何助力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
上海市工業經濟聯合會會長管維鏞在致辭中指出,生物醫藥產業是上海三大先導產業,目前產業規模已達8500多億,預計2025年將突破萬億,其中醫藥制造將實現2400億產值。上海深化“1+5+X”生物醫藥產業空間,已形成了研發、臨床、試驗、制造、應用全鏈式發展平臺。推進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這是中央賦予上海的一個重要使命,也是國家作為發展重點產業的戰略性任務。
本次論壇圍繞生物醫藥產業創新發展,聚焦產業、科技、資本市場的領銜專家分享成果和思考,將會對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產生不少的啟發。上海市工經聯作為樞紐型聯合組織,下屬有200多家行業協會,覆蓋了上海六七萬家企業,未來將協同各專業行業協會和企業,在促進產業鏈、創新鏈、價值鏈提升和產業聯合聯動中發揮積極作用。
中國金融信息中心總裁張鳳明表示,上海是全球醫藥龍頭企業的重要集聚地,是生命健康領域創新創業的熱土。其中,資本市場在助力醫藥生物產業發展方面功不可沒。上市公司作為主力軍、領頭雁,應為其他企業起到引導、支持和表率作用。高質量經濟發展、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世界一流企業才是今后的目標和主旋律。
中國金融信息中心作為新華社的直屬機構,是新華社和上海市人民政府戰略合作的重要成果,當前正圍繞深化上?!拔鍌€中心”建設,將持續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國際科創中心建設賦能。中心已打造多個品牌化系列性講壇,如國資大講壇、海上院士講壇、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系列講壇、陸家嘴資本夜話等,成為了上海乃至全國的一個思想文化高地。今后中心將繼續發揮資源優勢,攜手多方合作,助力推動上市公司發揮領頭羊作用,進一步發揮生物醫藥產業引領作用,共同助力上海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
寧波銀行副行長付文生表示,作為創新最為活躍、發展最為迅猛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生物醫藥產業在政府、高校、資本和社會各界人士的共同助力下得到蓬勃發展,這是融合了生物技術、信息技術等前沿科技融合發展的結果。其中,上市公司在產業發展過程中發揮“領頭雁”作用,在緊緊抓住了生物醫藥創新發展時代機遇的同時,也承擔著解決產業發展關鍵技術難題和科技成果轉化的重要責任。
作為19家全國系統性重要銀行之一,寧波銀行始終堅持用專業為客戶創造價值,高質量服務實體經濟。一方面,寧波銀行圍繞企業經營全生命周期,借助“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金融科技體系,持續服務企業在資金管理、匯率管理和投融資管理等方面的經營需求,以金融科技賦能企業降本增效,得到了很多客戶的認可。另一方面,寧波銀行堅持資源整合,發揮數字優勢、資本優勢、產業鏈服務等優勢,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政企高效協作,助推區域內生物醫藥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會長、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會長宋志平作了題為《如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與價值創造水平》的主旨演講。他表示,目前中國經濟形勢穩中向好,同時仍然面臨著三重壓力,最重要的是如何提振信心、改善預期。資本市場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他從三個方面作了分析。首先,必須客觀看待我國資本市場,過去三十多年來,中國資本市場對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功不可沒。與此同時,也要傾聽和吸納投資者對資本市場發展現狀的一些意見和建議。他認為,壓力就是動力,做好資本市場,既需要頂層設計,也需要集思廣益。一個市場的成熟與健全是需要過程的,要客觀理性看待問題。經濟基本面要好,監管政策要到位,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改善投資者生態,才能推動資本市場健康發展。
第二方面,著重提升五種能力,從而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上市公司雖然做出許多貢獻,但仍然有許多亟待提升之處:一是鞏固治理能力;二是增強競爭能力;三是提升創新能力;四是提升抗風險能力,五是提升回報能力。最后,關于如何提高公司價值創造的能力,宋志平提出,資本市場三十多年發生了很大變化,上市公司要練好內功,強化公司意識,適應資本市場變化,具體有五點:把建設現代企業制度和引入市場化機制相結合,把上市融資和價值創造相結合,把考核利潤和考核市值相結合,把業務整合和業務分拆相結合,把注入創新業務和培育創新業務相結合。
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遺傳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林鑫華以《聚焦生命科學源頭創新,開拓精準醫學轉化之路》為題做主旨分享。他提出,當前生命科學正在健康、環境、糧食、資源等方面蓬勃發展。生命科學是創新與技術相結合的典范,創新是生命科學的核心特征。他列舉出幾個值得關注的生命科學前沿領域:首先是干細胞與類器官,他認為,要用好干細胞必須理解器官的功能,類器官是器官發育、精準醫療、再生醫學的重大技術發現。其次是腦科學,腦科學不僅是心理問題,更與老齡化、老年癡呆等一系列疾病都息息相關。第三是老齡化與衰老,老齡化的問題將是生物醫藥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抗衰老研究是生物醫藥轉化的風口。
第四是代謝與營養,林鑫華介紹了代謝研究與飲食營養、腸道微生物、癌癥發生的相關進展。第五是精準醫學,精準醫學是針對復雜生命系統,構建疾病分類的新標準,能夠極大地提高臨床診療精準度。他指出,精準醫學是創新的源頭,產業前景巨大。林鑫華認為,在生命科學領域,中國必須加強基礎科學研究,這是孵化原創性成果的重中之重。同時,一個成功的創新企業需要的是要各方聯合承擔風險,發揮作用。在全鏈條加速機制下的生物醫藥領域業態,既要有鋪天蓋地的小企業,又要有頂天立地的大企業。
華領醫藥創始人、董事長、首席執行官陳力做了題為《做好源頭創新,推動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主旨演講。他認為,醫藥產業發展的核心是解決健康發展問題。其中,源頭創新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存在以下兩種途徑:第一,對已有治療方案的藥,采用一個新的科學概念或新的手段去研發新藥,解決目前臨床上還未解決的問題;第二,用新概念、新科技解決新療效與安全問題,從而提升藥品價值。醫藥創新不僅關乎藥物的可及性,更著眼于解決健康發展問題。
通過對美國行業前十的醫藥公司比較分析,陳力總結為具有以下三個共性:第一,創立獨立品牌,具備全球的銷售渠道;第二,形成有序的治理管理體系,包括產品、專利,外包生產線等;最重要的是,擁有內部龐大研發團隊,并有專業院校作為科研合作伙伴。
陳力表示,中國做創新,需要結合中國市場需求及國家政策法規來推進改進。未來,在醫藥監管領域改革、資本市場改革,以及醫療醫保和醫藥“三醫”的聯合改革下,中國的醫療市場前景可期,向高標準、高質量、高價值邁進。
樂土生命科技首席戰略官黎志良做了題為《創新制造引領生物醫療企業出?!返闹黝}分享。首先,通過分析比對醫藥行業的國際化發展趨勢,他指出,在創新藥供給、創新藥價格、醫藥支付體系方面,中國創新藥市場較全球領先創新藥市場差距較大。國內醫藥行業的基本矛盾是內需不足以支撐新藥創新,但企業當前國際化不足。
黎志良表示,中國醫藥市場內卷的主要原因是創新藥降價壓力大,出海則是行業內卷之后的突圍。目前,中國出海代表性企業海外收入占營業收入比重相差較大,1.50%~90.92%不等,平均15%;而跨國藥企的海外收入則占營業收入平均在63%,甚至高達82%。所以國內藥企在海外有很大的增長潛力。中國藥企創新藥出海是挑戰與機遇并存的,尤其在申報美國歐洲等市場的上市申請(BLA, 生物制品許可證)的時候,CMC(化學、制造和控制)和生產出現較多麻煩,對制造工藝的可重復和一致性要求很高,對CMC數據的準確性、完整性和可追溯性也超過國內藥企的理解。因此,中國創新藥出海必須綜合考慮多方面的因素。
中國醫藥進軍全球市場是發展的選擇。中國醫藥行業如何平衡高質量與低成本,如何建立持續創新、健康發展的新機制?這一問題值得我們深入思考。黎志良表示,樂土愿意在中國藥企堅定地走向全球化的星辰大海過程中極盡綿力。
財通證券投行管委會主任李斌發表了題為《資本賦能生命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主旨演講。李斌首先對生命健康產業的現狀與發展方向進行展望,又以資本市場的架構及運行邏輯為出發點,分析了如何協助生命健康產業的相關企業挖掘自我價值,突破發展瓶頸。他認為,影響企業市值的因素主要有四點。第一是稀缺性,上市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是獨一無二的,相同行業的企業所具備的核心競爭力是不同的。其次是成長性,成長性是指企業能夠持續增長和擴大規模的能力。第三是先進性,先進性使企業在市場上提高市場份額和市場定價能力,進而能夠提升企業市值。第四是不可復制性,使企業能夠在市場上建立起競爭壁壘,避免直接競爭對手的威脅,從而提高企業市值。
最后,李斌以民生健康、華恒生物兩家公司作為案例,介紹了資本與產業結合的成功模式,他認為,資本與技術彼此間是相輔相成的合作關系,唯有如此,才能實現真正的高質量發展。
據悉,作為上海集中精銳力量、加快發展突破的三大先導產業之一,上海在生物醫藥產業發展上已取得了重要進展,2022年上海生物醫藥產業規模達8537億元。同時,上海新增11家在科創板上市的生物醫藥企業,累計已有30家上市企業,企業總數及募資總數均居全國第一。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