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數化投資已成為眾多投資者布局港股的首選。去年7月,恒生科技指數正式發布,該指數云集了眾多極具科技屬性的新經濟龍頭公司,因而被稱為港股新“橋頭堡”指數。今年5月,首批對標該指數的ETF產品發行,其中華夏恒生科技指數ETF(513180)受到投資者追捧,募集14.56億元,募資規模居首批7只同類ETF首位。記者日前獲悉,華夏恒生科技ETF聯接基金(A類:013402、C類:013403)于9月10日-24日發行,投資者可通過建設銀行等各大銀行、券商及華夏基金官方直銷平臺等渠道認購。
據了解,作為一只QDII產品,華夏恒生科技ETF聯接基金(A類:013402、C類:013403)專注于港股科技板塊的投資機會,主要投向華夏恒生科技指數ETF,該產品所追蹤的恒生科技指數,由30家最大的與科技主題高度相關的香港上市公司組成,以反映科技板塊港股上市公司的整體表現。從行業分布來看,按照恒生二級行業分類,指數主要覆蓋軟件服務、資訊科技器材、工業工程、半導體等科技主題領域,行業特征鮮明,聚焦港股上市的大中華地區新經濟板塊公司,對于中國經濟轉型發展與產業升級方向具備較強代表性。
成分股方面,恒生科技指數前十大成分股囊括了阿里巴巴、小米集團、美團、京東集團、騰訊控股、中芯國際等港股科技領域領先企業,覆蓋板塊包括互聯網平臺、智能硬件和電子產品、光電產業、醫療健康、半導體芯片等細分領域。這些科技龍頭公司盈利能力突出,具備較高成長性。根據Wind一致預期,前十大成分股2019、2020、2021一季度的營業收入同比增長率分別為32.0%、29.6%、44.1%。此外,恒生科技指數成分股采用每季度一次的“高頻”調整,以此保證成分股更好的“吐故納新”。
指數專家表示,恒生科技指數匯聚了港股優質核心資產,部分特色細分行業相較于A股有明顯優勢,如以騰訊、美團為代表的互聯網巨頭,以及領先的云服務器廠商。而從指數表現來看,恒生科技指數具備較強進攻性,無論在科技牛市還是市場上行行情中,通常都能獲得較為顯著的超額收益。據統計,截至今年上半年末,自2020年初以來,恒生科技指數累計漲幅達到72.97%,相比同期恒生指數和上證指數分別斬獲了超過70%和55%的超額收益。此外,從估值來看,恒生科技指數當前市盈率(TTM)為33.79倍,不僅位于歷史4.06%的極低分位,而且與全球主要科技指數相比也更為合理,具備較好的性價比。
隨著華夏恒生科技ETF聯接基金(A類:013402、C類:013403)的發行,為廣大沒有證券賬戶或者不習慣場內操作的投資者,提供了場外一鍵布局港股新“橋頭堡”指數的便利工具。值得注意的是,自8月以來,受QDII外匯額度頻頻告急的影響,此類產品出現了大范圍的限購情況,部分港股QDII甚至每日申購上限僅為500元人民幣。而據外匯局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8月31日,華夏基金QDII投資累計獲批額度達到48.5億美元,在公募基金公司中處于領先位置。目前,公司剩余外匯額度仍較為充裕,尚不會出現投資者想買卻買不到的尷尬情況。
針對以互聯網企業為代表的港股新經濟龍頭未來投資機會,華夏基金分析認為,短期來看,互聯網監管趨嚴已成共識,但距離監管細則落地已經越來越近,預計9月數據安全法落地后互聯網企業的罰款與整頓或塵埃落定,政策靴子落地或成為情緒企穩的信號。而從長期來看,反壟斷本質上是有利于行業和社會的長遠發展,不能簡單泛化推演,也不能將所有互聯網大平臺想象為對立面。未來,伴隨互聯網企業在新技術、新業務上如有突破,隨著新一輪利于國計民生的增長點出現,互聯網行業機會仍值得期待。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