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優生科學協會在湖北武漢以“科學實證 營領未來”為主題舉辦2024年度科學營養國際高峰論壇,匯聚上海市兒科醫學研究所所長蔡威、國際頂級兒科學教授科林·魯道夫(Professor Colin D. Rudolph)等逾200位來自國際國內的權威專家參與。在論壇現場,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原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研究所人類基因組中心總工程師胡松年,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員、北京醫學會腸道微生態分會委員王黎明圍繞早期營養如何激發寶寶的人生潛能話題接受新華網專訪。
Q:人的基因決定了生命藍圖,父母應該怎么看待孩子基因、營養與健康的關聯性?
【資料圖】
胡松年:基因決定了生命的藍圖,但并不是絕對的,嬰幼兒生長發育還得看環境。而營養是最重要的環境因素之一。
我們日常碰到的兒童流感、腹瀉等往往不是基因控制其發生的,不同個體抵抗外界不良影響能力不同,這個時候就會凸顯營養的重要性,尤其對于年齡小的孩子,因為營養可以影響基因的表達,有益代謝物的產生,從而保證孩子的健康。
從臨床研究發現,奶粉中含有乳鐵蛋白和MFGM乳脂球膜、HMO母乳低聚糖等關鍵成分營養群,能有助于讓寶寶保護力顯著提升,幫助“少中招恢復快”,并且有助提升17項健康指標,包括減少腹瀉、嘔吐、呼吸道感染、發燒天數、中耳炎、濕疹等。除此之外,益生菌Bb-12是所有益生菌中穩定性、安全性較高的,臨床研究表明Bb-12能輔助降低寶寶腹瀉天數。與益生元PDX和GOS聯合使用可以實現1+1大于2的效果,支持寶寶構建更健康的腸道環境。
因此,人的基因決定人生藍圖,而早期營養能夠激發孩子更多可能性。
Q:在同一基因水平條件下,營養更好,孩子的發育會更好嗎?
胡松年:答案是肯定的。即使在相同的基因水平下,營養更好,發育是會更好的。給大家舉一個真實的例子,兩個雙胞胎孩子,自出生起就在不同的環境長大,幼時的營養及照護都不同,長大后體格、認知、健康情況都是不同的,這就是環境的力量,幼時更多是營養的力量。發育屬于表觀問題,也就是量的問題。在相同的基因水平條件下,個體攝入的營養不同,產生代謝物的含量不同,對結構也有影響,例如大腦髓鞘化程度,這也決定了對信息學習與處理能力存在差異。但基因往往只是決定有無,例如能不能代謝某些營養的能力,但不決定量,所以這個發育的情況就取決于營養的攝入了。
所以,在相同的基因水平條件下,營養更好,大腦發育更好。尤其0-3歲是寶寶大腦發育黃金期,具有不可逆的特點。這期間對寶寶大腦發育的營養補充尤為重要。多項臨床研究表明,DHA對認知和視覺發育有益。在DHA的基礎上加入乳脂球膜,對進一步激發寶寶大腦發育的潛能,支持神經系統結構的搭建和完善的重要作用。臨床結果顯示,寶寶的專注力、認知力、語言力方面都優于同齡的寶寶。 新近研究表明,健康的獲益可以持續到寶寶9周歲。
Q:孩子胃腸道不舒服造成煩躁、哭鬧是十分常見的育兒難題。對此,可否分享科學有效的解決辦法?
王黎明:由《中華兒科雜志》發布的《嬰幼兒功能性消化不良綜合征非藥物干預共識(2024)》對常見的嬰幼兒消化不適癥狀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這個共識中提到嬰幼兒消化道發育不成熟、消化酶分泌或活性不足、胃腸動力異常是導致消化道癥狀的主要原因。看護人喂養行為不正確及腸道菌群失調亦可能造成消化不良相關癥狀,如腹痛腹脹,哭鬧不止。營養指導作為重要的干預措施,可避免不必要的用藥。共識中指明,對于不同的消化不適癥狀,在不能母乳喂養情況下,可選擇部分水解配方以緩解癥狀。
因為部分水解蛋白含有“預消化”的蛋白質,因此相對于整蛋白配方奶粉來說,胃排空更快、更易消化,可以輔助緩解消化不適引起的嘔吐、便秘等問題。同時降低配方中的乳糖含量還有助于改善乳糖消化吸收不良引起的脹氣、腹痛、哭鬧、排便次數增多等癥狀,而保留部分乳糖仍然可以給寶寶提供乳糖帶來的益處。并且有臨床證明顯示,部分水解舒適乳糖配方有機會幫助寶寶24小時緩解嬰幼兒胃腸不適,減少哭鬧,脹氣等消化不適癥狀。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