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寧鄉市百年發展紀實
地靈人杰捲百年風云匯新康故事,
物阜民豐鑄千秋偉業展寧鄉未來。
自古以來,在寧鄉這塊神奇的土地上,故事總是那么精彩。
其三千年前的炭河文化,使西周古國宛若在現。
自三國始設郡縣,至民國,在近1700年的封建社會里,以農業生產為主的寧鄉,一路走來動蕩中滿是滄桑。
百年前的寧鄉終于迎來了新時代的曙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寧鄉人民通過長期艱苦卓絕的奮斗,今日的寧鄉已是長街十里、全國經濟百強縣,一派政通人和的富足景象。
1921-2021,在這一百年里,以劉少奇、謝覺哉、何叔衡等為代表的寧鄉人民書寫了驚天動地的壯麗篇章。
八方風雨1921—1949
寧鄉曾名新陽縣、新康縣、寧鄉縣,2017年更名為寧鄉市(縣級市)。
舊時寧鄉街景
民國時期,寧鄉縣隸屬于湖南省第5行署。彼時的寧鄉除了積貧積弱之外,民生還飽受戰亂之苦,面臨苛捐雜稅、強征入伍,可謂是民不聊生。
那時的寧鄉農業還是刀耕火種;石油主要是煤油,俗稱“洋油”,主要用于照明,寧鄉年銷售量僅為150噸;民間主銷淮鹽,官運官銷,窮人吃鹽都困難;全市個體手工業僅以木、竹、鐵、銅、鞋等原始制品為主……
以1929年(民國18年)為例,寧鄉全域城鄉商業網點僅822個,2964名從業人員,縣內工業極少,銷售的工業品基本來自縣外其他地區,封建官僚資本幾乎壟斷了市場,投機倒把十分盛行。
舊時寧鄉街景
此后,日軍進犯寧鄉,縣城市場遭到破壞,再又貨幣貶值,物價一日數漲,民眾苦不堪言。
自1921年起,共產主義思想開始在寧鄉萌芽,拉開了紅色革命的序幕。
在這一年,《共產黨宣言》、《科學的社會主義》等思想進步書刊,通過長沙文化書社寧鄉分社進入寧鄉。農民出身的寧鄉縣人何叔衡,與毛澤東代表長沙共產主義小組赴上海出席了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成為黨的創始人之一,何叔衡并于當年10月參與組建了中共湖南支部。
1925年2月,中國共產黨寧鄉縣第一個支部在縣城甲師成立,代號為“寧覺”, 同月,中國共產黨青年團寧鄉支部在縣城甲師成立。
舊時寧鄉街景
與國民黨反動派的斗爭是激烈而又殘酷的。
1927年7月下旬,中共寧鄉縣委成立以嚴岳喬、謝南嶺等5人組成的軍事委員會,率領農民自衛軍和工人糾察隊共400余人槍,上溈山舉行武裝起義,與唐生智部和團防兵轉戰寧鄉、安化兩縣,10月失敗。
1932年3月,寧鄉、益陽、安化、湘鄉四縣“剿共”總指揮曹明陣率部來寧鄉督剿。至6月,先后殘殺共產黨員、共青團員、農會骨干等160多人。 6月18日,曹明陣以“共黨”、“通共”為名,派兵逮捕中國國民黨寧鄉縣黨部常委蕭學春及各界人士10余人,轟動全國。
舊時寧鄉街景
抗日戰爭時期,侵華日軍在寧鄉也欠下了累累血債。
1938年 9月6日,日機轟炸歷經鋪飛機場。至民國33年,先后34架次日機轟炸縣城等地,累計投彈219枚,死107人,傷187人。
1945年 9月9日,日軍撤離縣境。鐵蹄踐踏寧鄉一年又兩個月,殘殺民眾8451人,傷7.3231萬人,人民財產損失折款計法幣2347億元。
1949年8月8日,飽經苦難的寧鄉終于迎來了解放。
奮發圖強1949—1978
半晴半雨望晴天,分了新秧好插田,
上垅插到下垅去,轉身一步插秧田。
這首當時的寧鄉山歌,正是解放初期人民翻身當家做主人的積極寫照。
新社會寧鄉田間農忙景象
從建國初期的百廢待興,到特定的歷史時期,一路走來,勤勞善良的寧鄉人民仍然創造了屬于他們的輝煌。
1950年前后,寧鄉縣政府接辦煤炭壩私營煤礦為地方國營煤礦,寧鄉貿易公司也應勢成立,成為全縣第一家國營商業企業,開啟了寧鄉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新征程。
1952年,通過軍民合力圍剿,寧鄉匪患基本肅清。工業企業發展到了2067家,年產值達559萬元。
寧鄉某地財務人員向社員發放分紅
1953年 7月1日,寧鄉進行第一次人口普查,查實全縣人口830058人。11月,農村實行統購統銷政策,次年對非農人口實行計劃供糧。
從1954年開始,為了壯大國營經濟,實現國家工業化,全縣先后轉體和新建了靳江煤礦、磚瓦廠、新生鍋廠、發電廠、糧食加工總廠、鳧山紙廠、印刷廠和酒廠8家國營工業企業。至此,寧鄉工業步入計劃經濟軌道。至1957年底,寧鄉有手工業企業450家,年產值1365萬元。
舊時寧鄉街景
1966年至1976年,在“工業學大慶”的熱潮中,寧鄉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先后新建了氮肥廠、磷肥廠、天井沖水泥廠、雙獅嶺煤礦、無線電器材廠等8個國營廠、礦。初步形成了以煤炭、建材、機械、化工、食品、電力工業為支柱,門類比較齊全的工業體系。
舊時寧鄉街景
1949—1978年,在這一階段,寧鄉的農業生產及水利建設也得到大力發展。
以畜牧業為例, 1971年 12月,全縣年生豬飼養量103萬頭,首次實現“一人一豬”, 1979年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的農業代表團來縣考察生豬生產,同年,寧鄉縣被列為全國四個養豬重點縣之一,充分奠定了寧鄉花豬的品牌基礎。
而黃材水庫的建設,更是造福至今。
黃材水庫建設場景
1958年5月5日,黃材水庫工程指揮部吹響了開工的號角。從寧鄉、益陽、望城調集的3.5萬人奔赴黃材水庫工地,浩浩蕩蕩的建設大軍從四面八方涌進古鎮黃材,在主壩周圍安營扎寨,蔚為壯觀。
在純人力施工的環境下,參與修水庫的民工們頭戴斗笠,腳穿草鞋,自帶扁擔、箢箕等工具,靠肩挑手提日夜奮戰在水庫工地上。
黃材水庫建設場景
1959年5月,一場暴雨沖垮了之前修好的部分大壩,工人們的心血付諸東流。不僅如此,一次次考驗背后,許多鮮活的生命先后倒在了水庫的大壩和干渠的建設工地上,付出了血的代價。
據黃材水庫黃澤平老人回憶:“一九五幾年經濟比較落后,修個水庫很不容易。當時有很多人都倒在了工地上,死后直接就用涼席墊子捆著,用土車子推著回去”。
黃材水庫建設場景
唯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至1965年5月,這一時間跨越7年,動用了十多萬民工的宏偉水利工程,終于順利竣工。建成后的黃材水庫不僅灌溉寧鄉、益陽、望城3縣23個鄉鎮342個自然村共42萬多畝農田,還成為了一個融灌溉、防洪、航運、發電等于一體的大型水利樞紐工程。
歲月如梭,九轉功成。經過近30年的自力更生、艱苦創業,這一時期的寧鄉經濟數據在當時來說依然喜人。
寧鄉昔日酒類產品
1949年,寧鄉全市生產總值僅4297萬元,財政收入僅400萬元,固定資產投資僅有1.5萬元。
至1978年全市生產總值達到了2.28億元,財政收入達到2342萬元,固定資產投資達到了705.44萬元。
如日中天1978--2021
18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勝利召開,實現了改革開放政策,社會生產積極性高漲,也使寧鄉經濟社會走上了蓬勃發展的快車道。
今日寧鄉風貌
在改革開放初期,長寧炭素、精量重工、桑錸特等寧鄉國有企業帥先改制。到2002年底,全縣1590家工業企業完成產權制度改革,15657名職工置換身份并得到補償,從此進入自主擇業之中。國企改革、集體企業改制、民營企業新生,寧鄉工業一躍成為全省的一面旗幟,寧鄉經濟也因而迎來了嶄新的時代。
改革開放后,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實施,寧鄉的農業生產也得到大力發展,富余的勞動力也為寧鄉的工業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健的動力。
1988年、2004年、2015年,寧鄉經濟總量分別實現了10億元、100億元、1000億元的歷史性突破。
今日寧鄉風貌
繼往開來,今日寧鄉已是另外一番景象,大小企業在此遍地開花,城鄉建設風景如畫,人民群眾安居樂業,已成為人們工作、生活、投資、旅游熱切向往的地方。
21世紀以來,寧鄉主導“興工強市”發展戰略,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在寧鄉各屆政府的推動下,在寧鄉經濟技術開發區和寧鄉金洲新區的帶動下,寧鄉市已聚集了三一重起、格力等600多家規模工業企業,其中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119家,高新技術企業達166家,本土上市企業3家,并且這些數據還在與日俱增。
同時,寧鄉也成為農業大縣,如今常年糧食總產保持在90萬噸,年出欄生豬240萬頭以上,年出籠家禽突破4000萬羽,已成為全國聞名的“魚米之鄉”、“生豬之鄉”、“茶葉之鄉”,生豬和糧食產量分別居全國第五位和第九位,其寧鄉花豬品牌譽滿天下。
今日寧鄉風貌
科教與旅游業彰顯寧鄉實力。寧鄉現擁有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一個,國家級農業科技園一個,國家級科教企業孵化器一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家,院士工作站9家,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2家,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3家,省級重點實驗室3個,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4個,省級企業技術中心28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6家,省市眾創空間4個。劉少奇故居、炭河里遺址、溈山風景區、灰湯溫泉、千佛洞等著名景區游人如織。
人民安居樂業。2020年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寧鄉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105.92億元,按常住人口算,人均GDO達85015元。寧鄉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40488元,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為49151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1568元。人均消費性支出為28330元。年末全市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數18.11萬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人數79.93萬人。年末全市共有1017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8764人享受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0429人享受農村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全年臨時救助5172人次。
今日寧鄉風貌
站在全國縣域系列,寧鄉經濟依然耀眼。在第二十屆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排名中,寧鄉躍居全國百強第21位,中部第三位;在縣域經濟與縣域綜合發展排名躍居全國第16位。
2021年度再傳捷報。寧鄉市統計局陳小彥科長向記者提供的最新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寧鄉市地區生產總值(GDP)為586.45億元,同比增長10.0%;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0.84億元,同比增長29.8%;規工增加值增長10.6%;固定資產投資增長9.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18億元,增長23%;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222元,增長11.6%??上部少R。
寧鄉速度令人驚嘆,在這些傲人的數據后面,是寧鄉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勵精圖治、不畏艱難、積極進取的結果,是130萬寧鄉人民勤勞智慧的結晶。
百年巨變,在寧鄉這塊神奇的土地上,故事還在延續……(熊楚成)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