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8日,廣州】“石間”是石頭之間,也是時光之間,古老的石頭沉淀歷史,書寫故事。近日,倫敦手工藝周中國·泉州館重點展覽“海絲回響·石頭記”國內首展在廣州太古匯開幕,邀請來自中國南方泉州、廈門和廣州等地的非遺傳承人、藝術家、設計師和在地文化藝術機構共同創作,并打造豐富的展映板塊及公眾活動,引領觀展者航行于「石間」,探索海上絲綢之路的豐厚歷史,感受廣州港的時代變遷。
“海絲回響·石頭記”國內首展在廣州太古匯開幕
開幕儀式上,廣州太古匯特邀著名南管藝術家王心心帶來傳統南音表演,來自藝術、商業、媒體領域的嘉賓共聚一堂,共同見證這場人文之旅起航。太古匯(廣州)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黃瑛女士致辭表示,廣州已從舊時的海絲古港成長為開放的時代新港,如今再次選擇廣州作為起航點,啟動“海絲回響·石頭記”全國巡展,期望為觀展者揭開一幅橫跨海絲歷史人文、工藝傳統、未來可持續生活等多個角度的宏偉畫卷。
太古匯(廣州)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黃瑛女士開幕致辭
擲石尋跡,溯源海絲記憶
“扶胥浴日,海不揚波”曾生動描述了廣州海上絲綢之路的盛景。數千年前,廣州作為海絲始發港及東方第一大貿易港,見證珠璣絲綢、陶瓷茶葉在這條水路要道上穿行不息,也見證古代中國與世界的經濟文化交流。如今,“海絲回響·石頭記”全國巡展首站再次選擇廣州作為起航點,歷經泉州、又從倫敦泰晤士河畔一路順風相送,如同重走當年海上絲路的古老航線,將這份歷史記憶傳承至今。
在東方文化中,石頭是生命迸發的源頭。石之古,石之堅,在中國人的精神世界中占據重要地位,對海絲沿途城市而言,石頭更被運用于日常、建筑,成為當地民俗的文化寄托。而古人在航海工具書——《海道針經》中,也曾用石塔作為線索標記航線與方向。展覽設計以“海道針經”為靈感,構建出“甲板”造型的U型開放空間,地面藍色連線如同航海指南,指引觀展者進港、開洋、轉向、避礁,從此到彼,收獲海上航行般的獨特觀展體驗。
“海絲回響·石頭記”國內首展空間設計
港口風物,激蕩石間回響
從港口出發,展覽各部分層層推進,向世界行進。“港口、造船與海洋——海上石語” 港口與海洋專題展通過影像復原中國古代精密的制船技藝;步入“石頭的世界”主題展中,觀展者通過建筑理解東方石譜之意韻,探討石這一材料與海絲沿途城市生活、歷史、信仰和建筑的關聯;繼續深入,進入“女性:漁女像——漁女夢石”板塊,滿富昂揚生命力的海邊女性生活群像躍然眼前;“非遺:南音與書寫”主題展與“非遺:南方木偶”主題展則用悠悠南音與木偶戲劇傳頌古人悠遠情懷的浪漫想象;從過去走向未來,“石:可持續設計”板塊邀請新銳藝術家,以可持續設計理念展示石頭創作的在地表達。
“海絲回響·石頭記”國內首展現場
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要道重港,廣州孕育出獨特的城市文化和風土風物。廣州站特設“海絲回響·廣州港”特別板塊,展現廣州港的變遷、古今商貿史、知識圖譜等。展覽期間,還邀請多位國際、國內著名策劃人、專家、設計師、藝術家舉辦兩場學術論壇和分享會,觀展公眾亦有機會通過蟳埔女簪花主題工作坊和公共影像放映兩場公共活動,從多角度近觀海上絲綢之路的宏偉歷史畫卷。
古港新生,啟迪在地魅力
時光千帆過盡,古老碼頭已喧囂成煙火街市,遮天的蕃舶呼嘯成穿行的車流,古港盛景已成過去,但廣州開放包容的精神依舊生生不息。展覽以深厚歷史對話當代命題,用在地藝術重新詮釋“附近”概念,創造出一個公共藝術場域,吸引周邊居民駐足,進一步體驗本地歷史與在地文化的魅力,重新理解人和人、人與社區之間的關系。
“海絲回響·石頭記”國內首展現場
從海絲古港到時代新港,廣州太古匯秉承太古地產SD2030社區營造策略,讓歷史過往在當下時代煥發新生。開業十三年來,通過公共藝術空間的打造、非遺文化和在地文化的傳承和推廣,廣州太古匯不斷豐富所在城市社區的人文面貌,未來還將繼續擁抱時代命題,為華南地區消費者打造更多元、創新與深刻的城市文化事件,創造一個歷史與當下交融、藝術與人文共生的美好社區。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