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上午,南京市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疫情防控最新情況。南京首輪全員核酸檢測完成920.9萬人份,發現57例陽性,其中共有本土確診病例37例、本土無癥狀感染者20例,目前正集中接受隔離治療和醫學觀察。確診病例均生命體征平穩。
剛剛清零的廣州人和深圳人歡呼聲尚未消散,南京又遭此變故,后疫情時期,常態化防范已經成為全人類的保留節目,怎樣才能更好的應對?如果疫苗是主戰場的話,自帶黑科技的吸入式疫苗會成為這場戰爭的制勝奇兵嗎?國內導管企業龍頭企業維力醫療布局微量霧化器這件事情上,我們可以探知一二。
布局吸入式霧化器黑科技
新冠疫情發展到今天,據報道全球已有不少于106家公司和科研機構,正在進行至少73個新冠病毒疫苗項目的開發工作。目前,我國批準使用的包括接種一針的腺病毒載體疫苗、二針的滅活疫苗和三針的重組蛋白疫苗。
疫苗銷售的火爆,也讓很多疫苗概念股備受關注,智飛生物2020年3月以來漲幅近200%,目前市值達到2840億元;近日公布正在研發吸入式疫苗的康希諾生物也再次迎來爆發,自2020年8月份登陸科創板以來,最高漲幅達260%,昨日收盤627.14元,市值超1550億元。“吸入式”概念,無疑為火熱的疫苗市場再次釋放助燃信號。
中國工程院院士陳薇近日再次透露,由其團隊和康希諾生物合作研發的腺病毒載體霧化吸入式疫苗,正在申請緊急使用??迪VZ生物董事長宇學峰亦表示,目前吸入給藥的新冠疫苗已進入臨床二期。
疫苗的給藥方式除了肌肉注射又增加了霧化吸入和鼻噴的新路徑。作為國內導管龍頭企業的維力醫療也早在藥物霧化吸入領域深耕多年,除常見的適用于氣管支氣管的霧化產品外,還開發上市了霧化粒徑更細可達至肺泡的霧化產品,并在微量霧化器板塊囤積了技術重兵。相較于傳統基于文丘里效應的霧化器技術,微量霧化器采取的是磁致伸縮高頻震蕩技術,該產品的特性決定了完全有能力服務于吸入式疫苗。而目前據維力醫療的最新消息,其測試樣品已經可以達成相應的指標要求與效果。
微量霧化器黑科技或將進軍疫苗給藥大市場
維力醫療作為中國醫用導管領域的龍頭企業,迄今已擁有138項專利,其中發明專利15項,其國內獨有的親水涂層技術、合金涂層技術等,都堪稱行業黑科技中的明星技術。此次關于吸入式疫苗所需的微量霧化器技術研發能如此精準卡位,也是源于此前霧化器產品線長期的實驗與臨床應用數據的強大支撐,是維力醫療霧化器板塊多年技術積累與沉淀的一次集中爆發。
傳統霧化器技術主要采用的是文丘里效應,通過高流速氣體流動,在周圍產生低壓,從而產生吸附作用,與藥液等液體的這種反應,將原有的流體霧化,這類霧化器一般都為6-8毫升的容量設計。
吸入式疫苗需要的是“針劑疫苗的五分之一劑量”(陳薇院士語)的微量霧化設計,使用的是磁致伸縮高頻震蕩技術,完全區別于傳統霧化器,目前維力醫療在研發的測試樣品,已可以達成吸入式疫苗沉降下呼吸道所需的相應指標與效果,如霧化速率,霧化顆粒直徑、有效顆粒占比、藥液殘留率等,從而形成一個一體化的,單次使用的微量霧化器產品,以攻克目前吸入式疫苗在臨床推廣中面臨的難題,即低成本、一次性、無交叉感染風險和便捷執行等。
至于產品何時可以正式投入使用,維力醫療方面給出的答案相對保守,還需要視吸入式疫苗的面市節奏而定,而面對上市后的集中產能需求,維力醫療的多條自動化生產線則完全可以保障供給。
隨后記者又電話采訪了一位行業內知情人士,據他分析,在生產能力與技術上像維力醫療這樣的成熟醫療用品企業問題并不大,目前這種微量霧化器的產品瓶頸,依然是政策層面的授權及行業標準,就疫情大形勢與國家對吸入式疫苗的重視態度,這個過程極可能加速縮短。
國家衛健委副主任、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科研攻關組疫苗研發專班負責人曾益新于6月接受媒體采訪時,稱鼻噴疫苗是我國最早布局的技術路線之一,目前有關單位正在開展鼻噴和霧化吸入式新冠疫苗的臨床試驗并收集數據統計分析,待數據基本齊全后,將適時組織專家論證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也側面表示了國家相關部門對這件事情的明確態度。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官網6月29日通報,截至2021年6月28日,全國累計報告接種新冠病毒疫苗120671.4萬劑次,突破單日2000萬劑次。單我國新冠疫苗在2021年的總計產能就預計將超70億劑,按新冠疫苗收儲均價為20元/劑估算,該市場已過千億規模。
盡管中國的疫苗研發行業正處于上升期,研發能力也已達世界領先水平。但全球大部分疫苗市場份額仍被輝瑞、GSK、默沙東、賽諾菲等歐美生物制藥企業掌控。據外媒測算,目前全球新冠疫苗市場規模有望超過300億美元。
微量霧化器產品除新冠疫苗外,未來也有可能適用于流感疫苗等其他疫苗。隨著吸入式疫苗面市臨近,微量霧化器產品或迎來井噴式爆發,如果可以順利完成疫苗產業鏈供應端這個華麗轉身,無疑將是維力醫療能否成功進軍千億疫苗市場的關鍵一步。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