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消費新時代的大智慧,對于公眾和對于企業來說,其實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因為周期對于我們都是平等的,在這樣的一個時刻里,同舟共濟具有了更加真實的含義。
近期,幾組數據引發了市場關注。
第一組,“紅網”發布,年輕人存款一萬以上的超過50%,存款10萬以上高達13%。去年,90后在所有年齡層中每月存錢的比例最大,達到41.7%,而95后,竟然也到達了40.6%。
第二組,拼多多發布的Q1財報,實現營收376.4億元,同比增長58%;利潤增長101億元,同比增長212%。
大環境的變化已悄然而至。
啞鈴型消費結構的到來
在兩份數據背后,遠川研究所給出了一個解釋——消費替代,其本質在于消費者將原有的需求轉移了。
如何理解呢?經濟周期來臨之后,高收入階層由于投資渠道受限,投資回報率降低,資金大規模向消費傾斜;而中間階層由于可支配的現金有限,除了剛性的、維持生活的需求,例如房貸、教育等之外,開始收縮日常性的消費支出,并且開始向下層靠攏。
中間階層的消費活躍度被壓抑,向底層靠攏,于是兩端的消費不斷擴張,而中間層消費的比例不斷壓縮,逐漸形成了兩邊相對較大,中間相對較小的啞鈴型消費結構。
這也解釋了一些現象:例如奢侈品消費不降反升,因為高收入階層消費增加;為什么平價商品大幅上揚,因為中產階層紛紛入場。
康師傅方便面VS消費替代
在這樣巨大的消費行為轉變中,消費產業如何尋找自己的支撐點?
答案是維持自身產品的不可替代性,這也可以進一步理解為企業應具備的多重屬性:產品、品牌、用戶心智、企業形象等等屬性。
在消費市場并不樂觀的2022年,特別是在快消領域,如何不被“迭代”是懸在許多企業頭頂的“達摩克里斯之劍”,某品牌叱咤風云三五年后銷聲匿跡在這個紅海市場里已經是日常,但也有如同康師傅一般,歷經30年仍然屹立行業前排的企業。它去年方便面收入超過296億元,在650億方便面全行業銷售業績中,占有超過45%的市場份額,并且這一領先地位保持多年,被消費者堅定選擇,展現出強大的不可替代性。
并且,2022年公司達成方便面銷售增長4.17%,不但沒有在低迷的市場中跌落,反而逆勢上揚。市場預測,隨著2023年成本的降低,康師傅在銷售額和利潤上,都會有更好的表現。
這樣的市場表現,是否因為方便面產業普遍具備不可替代性?答案是否定的。
今年5月,網上流傳著一張《中國方便面地圖》,這張方便面地圖從另一個角度詮釋了方便面江湖的龐大與復雜,且競爭激烈。
在一份公開調查中,對于消費方便面的考慮因素,將近90%的人第一考慮因素是口味;而消費方便面的目的,將近50%的人認為是節省用餐開支。
這是個接近于矛盾的用戶認知:既要滿足口腹之欲,又要在經濟周期中勒緊褲腰帶。而康師傅完美地“滿足”了這一矛盾。
康師傅自然也不是神仙,能夠早早預測全球經濟形勢的變化,長達三年的疫情降臨,以及經濟周期的突如其來。
外界云云更多是“后知后覺”的總結,康師傅產品有定力且經久不衰,并始終堅持“長期主義”的運營發展,或許這才是解釋這個不可替代性的根本理由。
定力與經久不衰的產品
康師傅多年來一直追求的是市場經營的韌性,產品與品牌的運營,用戶心智的深耕,研發與多元化的堅持,以及對于消費趨勢的敏感度。
公司王牌產品康師傅紅燒牛肉面在各個階層中已經具有超級口碑,很難被其它產品所替代;而御品盛宴主打的是高端人群,已經站穩腳跟。產品深入人心,用戶心智成熟,康師傅早就擁有了數量龐大的擁躉、固定消費人群,不會被輕易轉移。
而在品牌與企業形象中,通過與中國航天的合作,康師傅多次被新華社等權威機構認定為國民品牌,這些素質,都在用戶人群中根深蒂固。
多元化的產品結構,有著高用戶覆蓋面——從消費層次來說,既有高端人群的御品盛宴,又有紅燒牛肉面的全人群覆蓋;既有針對消費平價時代的BIG桶,又有符合單身人群的mini桶;針對中年以上人群,有著極其講究飲食文化的御品盛宴,又有針對Z世代的韓式辣牛肉面。
從產品策略上也能反映出企業經營定力。企業想要維持定力就要觸及產品與市場的根本,了解與深入產品的本質。飲食即文化,這是康師傅在“做面”這件事情上的執著與堅持。
康師傅對方便面始終強調文化注入:對于中國飲食文化的傳承與發揚。因此,康師傅在總部不斷發掘中國傳統飲食文化的配方與工藝。
這反映出的是對“根本”的洞見:在全球化時代中,飲食盡管有著融合的趨勢,但在日常的消費之中,飲食卻體現出十分強大而堅韌的地方性消費習慣。
另一方面,遠見也是保持經營定力的關鍵。在市場變化、消費取向和社會文化的共同作用下,一個接一個的市場潮流此起彼伏,常常有淹沒舊有趨勢的跡象。
例如,預制菜近年來成為飲食新概念。但是在康師傅看來,預制菜的發展尚需時日,所以,一方面康師傅也在內部形成了對預制菜發展和研究的機制,但是在對于全力發展預制菜上,卻保持著謹慎的腳步。
企業與長期主義運營
戰略的定力與遠見給予康師傅產品不可替代的根本要素,經營上堅守長期主義,維持自身健康發展,給予公司穿越周期的能力,這是康師傅經營的另一大亮點。
它要求企業既要看到當下的消費趨勢變化,同時要在發展策略上尋求可持續的,為未來規劃的思路。
例如,康師傅長期以來一直不斷進行節能減碳、減排工作:通過蒸箱與油鍋煙囪廢氣回收改造項目,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7.3萬噸;通過冷凝水與中水回收再利用、節水型清洗項目,合計年節約用水76萬噸。與此同時,各類節能減排專案已全面推行至全國近百家工廠。
再例如,康師傅所在的食品產業,安全問題是重中之重。而在當下消費收縮的時間里,康師傅卻開始花費巨大的力量和費用,在全國大規模鋪開食品安全進校園的活動。這就是不計較一時一地的得失,而將食安概念和品牌同時向年輕一代延伸。
這些看似閑棋,卻都會成為康師傅從長期角度,對抗周期、消費下行、環境與政策變化不可預測市場變化的戰略安排。
在政府機構的研究和規劃之中,方便食品仍然具有強大的發展空間。這自然是現代社會的一個發展趨勢:隨著城市化的進程不斷延展,與職業分工專業化的更加深入,方便食品越來越成為都市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個部分。
但是,這個趨勢同時也疊加了當下經濟周期降臨的現實。這成為了考驗康師傅抵抗市場沖擊的“試金石”。
所以,如何才是消費新時代中的大智慧?消費周期終究是會變化的,堅持長期主義,成為眾多消費替代中不可替代的部分,這些看起來并不復雜的道理,卻很少能夠被多數的企業真正施行。
在周期中,人們會有更少的時間,更多的壓力,和更加完善的自我規劃。而在這個過程中,方便食品反而將會引來一個更加繁盛的需求期。也意味著,在未來更長的時間內,康師傅這樣一家企業還將迸發出更大的能量,去引領整個行業及市場的發展與更新。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