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的發展速度一直在不斷加快,各個領域都在成為全球的“冠軍”:
在航天方面,中國突破了國外航天技術的封鎖,已經實現了多次載人航天飛行,成功完成了多個空間實驗任務;
在基建領域,中國更是讓世界震驚,西氣東輸、南水北調、高速公路、橋梁工程等,都已經是世界領先水平;
除了這些領域之外,還有一些企業在細分領域長期專注、精耕細作,成為了各自領域內的“隱形冠軍”,比如把扳手扳鉗賣到全球第一的力鈺實業、超過三星、LG的全球第一大顯示面板公司京東方等。
這些“冠軍”們一起,共同推動著中國的快速發展。
在這些眾多的“隱形冠軍”中,機械手表行業是一個備受關注的領域。因為這個行業一定程度上反應了一個國家精密制造的發展水平。海鷗作為機械手表行業的代表,帶領著中國手表一路高速發展,其品牌歷史的背后更是一段國人自強的奮斗史。
終結軍用計時碼表“0國產”歷史
在上世紀60年代初,中國的軍用計時碼表還嚴重依賴于國外進口。作為軍人上戰場的必需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無論是估算時間、判斷時機,都可能影響一場戰爭的走向。
1961年4月,經研究討論,國家輕工業部當即下達機密任務代號“304”,任命原天津手表廠(現海鷗表)立項試制專供中國空軍使用的計時碼表。
當時正處于建國初期,全國物力維艱,不僅僅是資源緊缺,更包括缺少相關技術人才,海鷗面對困難,并沒有退縮,而是舉全廠技術骨干之力,不分晝夜的設計和研制。
這項任務對中國制造業是不小的挑戰。
沒有技術就自己研究,沒有模具就自己打造,靠著中國人骨子里的堅韌和智慧,用了不到半年的時間,硬生生地把制作精細、結構精密、擁有上百個細小零配件的軍用碼表給造出來了。
1963年底,30余只樣機的試制成功,經測試其性能達到了國際水平,無論是走時精度、測時、高低溫、防震、防磁、防潮,還是快慢針撥校、上條撥針啟動質量、沖擊等各項指標均達到了合格標準,海鷗1963計時碼表也因此通過了部級投產鑒定,被批準定型批量生產,這也同時宣告了海鷗1963計時碼表的誕生,終結了軍用計時碼表“0國產”的歷史。
一轉眼60年風雨過去,時間易逝,記憶不滅。值此“1963”誕生60周年之際,海鷗推出1963時代版計時碼表,用更好的現代工藝,復刻中國第一只計時碼表,永久記錄著那段國人自強奮進的傳奇歷史。
攻克世界表業三大經典復雜結構
海鷗的傳奇,不僅僅在于造出了中國第一只民產軍用的1963計時碼表,還包括攻克世界表業三大經典復雜結構。
在世界制表業中,陀飛輪、三問和萬年歷技術被譽為最精密、最復雜的結構,是許多著名鐘表品牌的代表性技術,被視為制表工藝中的“三座技術高山”。然而,在這些技術領域中,中國機械表的“隱形冠軍”海鷗,以其卓越的制表技藝和技術創新,成功征服了這些“高山”。
陀飛輪是鐘表制造領域的一項高難度技術,它能夠彌補重力對鐘表走時的影響,讓鐘表更加精準。海鷗在陀飛輪技術方面進行了不懈的探索和研究,不斷提高精度和穩定性,最終成功研發出了自主知識產權的陀飛輪機芯,實現了中國制表業在這一領域的突破。
三問是指鐘表能夠通過聲音回答時、分、秒的問詢,其制造難度極高,需要精湛的技術和經驗。海鷗表業在三問技術方面投入了大量研究和開發,推出了多款三問腕表,其中不乏世界級的佳作。
海鷗以其卓越的制表技藝和技術創新,攻克世界表業三大經典復雜結構,成功征服了這些鐘表制造領域的“高山”,在競爭激烈的全球制造業中逐步站穩腳跟,并樹起了一面代表中國精密制造業的旗幟。
從“中國制造”到“中國研造”
翻開海鷗的創業史,就是一部中國精密制造業的自研創新史。
從1955年,打造出中國第一只手表“五星表”開始,海鷗就開始在自研創新的道路上一騎絕塵:1957年,研發出了中國第一支產品化手表“五一表”,為中國制表工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到1963年,中國第一只航空軍表“304”計時碼表投產,這也是中國首例軍品民產;再到1966年,打造出中國第一只自行設計和出口的“東風表”,進入21世紀后,海鷗又相繼自研出第一只偏心陀飛輪機芯、第一只問表機芯、第一只同軸陀飛輪機芯、第一只雙陀飛輪機芯、第一只萬年歷機芯、第一只二軸立體陀飛輪機芯......
成為“第一”已成為海鷗的“日常”,“第一”的背后更是海鷗對創新的堅持、對自研的專注。
作為“中國機械腕表集大成者”,海鷗始終堅定自主創新研發,專注于高品質機芯的制造與中國原創機械腕表的研發生產,不斷推出高品質、高性能的機芯產品,來滿足全球消費者的需求。
目前,海鷗在機芯制造上的技術和工藝已經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其產品不僅在國內市場占有率高,而且在國際市場上也受到了廣泛的認可和好評。目前全球市場40%的機芯供應全部來自海鷗。
從“中國制造”,到“中國研造”,海鷗始終圍繞著中國自主創新理念,以中國設計、中國制造為核心,參與國民生活品質的創造,用中國時間記錄著中國的發展,用中國時間向全世界展示著中國研造的實力。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