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國科技活動周期間,在深圳市科學技術協會的支持下,深圳市科普基地——深圳大學海洋文化科普教育基地舉辦系列【蔚藍中國】海洋文化進社區之《中國人也有自己的大航?!分v座進校園活動如火如荼開展。活動一線上講座進校園的方式,走進深圳南山區、福田區、龍崗區、大鵬新區共10所中小學校,3000多名中小學生在線聆聽了講座。
講座從海洋對國家的重要性引出,從戰國時期偉大的民族詩人屈原《天問》中對海洋的疑問開啟,將中國人對于海洋的思考、探索以及中國在船舶建造領域呈現的文明智慧進行講解,讓同學們能夠懂得對于海洋的責任,也懂得繼承和傳播中國優秀海洋傳統文化的重要性。講座的最后,在老師的引導下同學們以云端看展的方式參觀了國家藝術基金項目、曾巡展歐洲四國的《海上絲綢之路兩千年》美術作品展的線上展廳,進一步深化對于中國海洋文化過去的了解。
在深圳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當下,讓更多的市民加深對于海洋的理解,有著重要的歷史意義,營造海洋文化學習的社會氛圍,培養“知海”、“懂海”、“愛海”的海洋精神,將有力支持深圳的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設,助力國家海洋強國夢的實現。
深圳大學海洋藝術研究中心主任、深圳市海洋文化藝術研究會會長張巖鑫教授告訴記者,本次【蔚藍中國】海洋文化進社區活動將是未來一系列海洋文化宣傳活動的開篇,該單位目前正在承擔深圳教育科學規劃課題【蔚藍中國】海洋文化科普教育課程的研發工作,將著力圍繞著海洋文化內容,形成跨學科的海洋文化+系列科普教育課程,后續將在此類通識性的海洋文化活動的基礎上,加載更加深入且體系性的海洋知識內容,為廣大深圳市民認知和理解海洋輸出更加有深度和影響力的海洋文化品牌項目。
在【蔚藍中國】海洋文化講座進校園的活動開展同期,【蔚藍中國】海洋文化展覽線下進社區項目也同步開展。遴選自深圳大學海洋藝術研究中心承擔的國家藝術基金項目《海上絲綢之路兩千年》系列作品,展示了中國戰國時期至今代表性海洋人物事件,展現了中國人在海洋領域的國際交流、船舶建造等等方面的豐富知識,旨在以海洋文化藝術+科普的方式,將中國海洋文化知識帶給社區居民和青少年,提升深圳市民對于中國海洋歷史的認知。
作為2022年全國科技活動周配套活動,深圳大學海洋文化科普教育基地也在科技活動周期間舉行了公益開放活動。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