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環式格局下創新要素加速流動,產業互動持續賦能粵港澳大灣區發展
仲量聯行發布《重構粵港澳大灣區產業圈層與空間布局》白皮書
仲量聯行最新發布《重構粵港澳大灣區產業圈層與空間布局》白皮書,以產業為切入點,采用圈層及軸帶發展等規劃理論,從城市空間形態入手,通過產業組團、產業帶及產業節點等維度對大灣區未來產業布局進行全面剖析。
仲量聯行華南區董事總經理吳仲豪表示,“這是仲量聯行繼去年發布《粵港澳大灣區:前行之路》之后,針對粵港灣大灣區專題研究的又一重磅報告。我們希望通過對粵港澳大灣區進行持續、深入、多維度的分析,深度挖掘區域經濟的發展需求、行業變化、城市發展等領域并提出仲量聯行的獨特見解,為政府、機構提供研究基礎,對企業及投資者進入或深度布局大灣區提供有益參考。”
該報告通過研究發現,粵港澳大灣區正構建以極點帶動、軸帶支撐的空間形態布局。極點帶動即香港、廣州、深圳強強聯合,發揮推動區域發展的核心引擎作用,通過深化合作提升整體實力和全球影響力。軸帶支撐則是依托高速公路、高速鐵路、城際鐵路等為主體的快速交通網絡,增強區域經濟發展軸帶上各城市間的聯動性,形成主要城市間高效連接的網絡化空間格局。
內外環協同發展,正重構粵港澳大灣區產業圈層與空間布局
具體而言,上述軸帶式發展有效串連極點間的重要節點城市,并促成“外環”的形成,即廣深科技創新走廊(“東環”)和珠西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帶(“西環”);以及圍繞廣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橫琴、東莞濱海灣新區和中山翠亨新區這五個關鍵的現代制造業節點,沿地理走向連接成一條半環形的“內環”發展軸帶。
東環將廣州和深圳兩大創新中心,以及“世界工廠”東莞連接了起來,將促進以創新為主要引領和支撐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的形成。而位于珠江西岸的西環加速崛起,特色產業集群特征愈發明顯。我們認為,依托佛山的制造能力,大灣區將進一步落實“東西環”要素對接,推動創新成果在西環轉化生產。
而“內環“這條以現代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雙輪驅動的產業發展軸帶,將成為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的灣區經濟增長新引擎?,F階段,以廣州南沙、深圳前海為代表的,不同等級的“增長極”正在加速建設。作為各地未來區域發展的核心,它們肩負著形成中心-外圍的網絡化結構的任務,同時也為金融、物流、先進制造等領域提供新的合作關系及有機優化的空間。
核心城市“多中心”式的發展格局承接優勢產業擴張
得益于道路網和地鐵網密度的大幅提升,城市經濟邊界不斷外拓,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城市的“多中心”發展格局正逐步形成。比如,隨著琶洲和金融城的落成,廣州CBD的邊界將在珠江新城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展,而周邊多個副中心,如白鵝潭、廣州南站,也均部署或規劃大型綜合交通轉運樞紐,未來產業發展將得到更好的保障;而深圳正圍繞福田CBD和科技園-后海兩個城市主中心,加快地鐵5號線(環中線)周邊新型商務區的建設,這包括前海以及西麗留仙洞等片區。
“多中心”的發展格局對于產業規劃和城市發展有著深遠意義。從產業上講,它不僅意味著更多的產業載體,更重要的是,它為后續城市產業分布的合理性提供調整及改善的契機,指導著城市產業轉移的方向。“多中心”將實現對資源的合理分配,減輕原本市中心的負擔??梢灶A見,新型商務區將承擔更多城市分區的綜合服務職能,帶動片區整體發展。
仲量聯行華南區研究部總監曾麗認為,“如果新中心所處的地理位置能滿足以下三種情形之一,即灣區軸帶與城市圈層交匯處、灣區軸帶與城市軸帶交匯處、灣區內外環間的中繼節點,那么這些新中心將在未來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的經濟發展。”
產業互動“彩虹帶”持續提升節點能級,強化灣區科技與產業共振
現階段,粵港澳大灣區各城市享有不同的資源優勢及功能地位,協同互補的空間巨大。根據仲量聯行研究,未來大灣區的產業互動將呈現六大模式:
產業鏈協作驅動
產業升級驅動
市場導向驅動
技術革新驅動
產業融合驅動
產業支撐驅動
曾麗強調,“未來大灣區不應局限在城市間簡單的技術溢出,而應著眼于更高層次的產業互動,打造有效銜接、有序協調的產業網絡組織架構,以支撐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的增長模式。”
仲量聯行通過對大灣區產業互動的研究,發現大灣區產業互動較強的節點能夠形成一條由核心城市牽引、重點基礎設施項目串聯的產業互動“彩虹帶”。結合一線城市“多中心”的趨勢,像廣州東部區域、深圳前海等節點的產業發展路徑將體現出較強的產業互動。在規模經濟和交通成本優勢等因素的影響下,預計這些節點的產業規模有機會迅速擴大,市場對產業載體的需求也將與日俱增。而且,有賴于大灣區將科技與產業有機結合的優勢,大灣區在產業互動方面走在全國前列。產業種類及互動模式的多樣性將賦予非核心城市的多個節點以新的發展動能,例如東莞濱海灣新區及中山翠亨新區均有較大潛力。特別是在大灣區雙環式發展的背景下,生產要素流動與匹配效率的大幅提高使得這些節點能更好融入大灣區產業互動“彩虹帶”當中。
隨著大灣區產業互動的不斷深入與互動產業規模的不斷擴大,無論是核心城市還是非核心城市的產業互動節點都將迎來能級提升。這將大大強化大灣區在結合科技與產業方面的既有優勢,為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智能終端、智能網聯汽車等高端產業的發展提供持續的動力。
- 完 -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