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行情兜兜轉轉又回到了“起點”,行業輪動的速度也堪比“打地鼠”。很多基民認認真真投資了半年,結果到頭來約等于投了個“寂寞”,多少感覺有些乏力。
其實,在這種行情下,投資“固收+”產品或許是一個更好的選擇。Wind顯示,截至5月31日華夏基金旗下6只“固收+”產品近一年取得了20%+的好業績,其中華夏可轉債增強近一年增長49.50%,華夏聚豐穩健目標增長43.93%,華夏永福、華夏永康添福也分別斬獲了29.12%、20.60%的好收益。(A/C份額單獨計算)
華夏可轉債增強雖然是一只二級債基,但表現尤其亮眼,wind數據顯示,該產品年內多次創下凈值新高,截至5月31日年內凈值增長4.49%,累計收益也達到了65.20%。而華夏永福作為偏債混合型產品的代表,自2013年成立以來凈值穩健上行,歷經多次“牛熊”,至今為持有人累計創造了144.30%的收益,堪稱華夏“固收+”產品線的“扛把子”。
壓平“蹺蹺板”的好策略
“固收+”產品通常以債券類資產打底,再疊加權益類資產,包括“固收+股票”、“固收+可轉債”、“固收+打新”等多種子策略,其中“固收+股票”組合最為經典。不僅可以分享到不同市場的收益,而且還能起到分散風險,降低波動的效果,讓投資者獲得更好的投資體驗。
根據wind統計,A股市場存在一定的“股債蹺蹺板”效應。比如2016年初到2021年1季度,上證指數和中債-總凈價指數就走出了分化行情,股市不好時債市好,反之,當債市不好時股市表現相對較好。
數據來源:wind,統計區間2016/1/1-2021/3/31
而股債搭配的經典“固收+”策略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壓平這個“蹺蹺板”,讓投資者獲得更好的投資體驗。比起單純投資權益類資產,還能夠實現更優的風險收益性價比,并且長期投資的累計收益也相當可觀。Wind顯示,過去1年、3年、5年偏股混合型基金和二級債基的收益情況如下:
可以看到,相比上證指數,“固收+”雖然短期業績不算亮眼,但在穩健的復利下,中長期業績表現還是相當不錯的。
好策略+好實力=好產品
實際上,華夏基金是業內最早布局“固收+”領域的基金公司之一,在該領域擁有12年+的經驗。比較有特色的是,華夏的固收投研團隊不僅兼具研究能力和豐富實戰經驗,而且組內成員來自各個業務部門,在研究資源和成果實現共享領域具備顯著優勢。
目前華夏的固定收益研究組共26人,覆蓋宏觀、資金、利率策略、信用策略、轉債策略、信用評級等各類研究領域。能夠有效加強固收和權益的研究交流,也為旗下固收+產品的良好運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經過多年的深耕,華夏旗下的“固收+”產品也各具特色。比如華夏可轉債增強除了投資于國債、金融債、公司債等常規固收品種外,還通過投資可轉換債券來增厚產品收益。
華夏可轉債增強著重對可轉債對應的基礎股票進行分析與研究,對那些有著較好盈利能力或成長前景的上市公司的可轉債進行重點選擇,并在對應可轉債估值合理的前提下集中投資,以分享正股上漲帶來的收益。同時,產品還密切跟蹤上市公司的經營狀況,從財務壓力、融資安排、未來的投資計劃等方面推測、并通過實地調研等方式確認上市公司對轉股價的修正和轉股意愿。
而華夏永福則是一只股債三七開的“固收+”產品,它采用VPPI可變組合保險策略,將基金資產分配于固定收益類資產和風險資產,并根據數量分析、市場波動等來調整、修正二者的投資比重,從而在有效控制風險的基礎上,追求絕對回報。
除了以上產品,華夏旗下還有多只產品表現都不錯,wind截至5月31日數據顯示,近一年華夏聚惠穩健目標增長18.52%,此外,旗下的二級債基華夏鼎利、華夏安康信用優選也分別增長了16.70%、16.48%。
整體看,華夏基金的“固收+”系列品種多樣,并且作為基金界的“老字號”,華夏的投研建設完善,管理經驗豐富,值得投資者長期關注。6月7號,華夏“固收+”新品——華夏興源穩健一年持有(A類代碼:011743)即將發行,由“金牛”基金經理柳萬軍擔綱,股債搭配組合,適合長期持有。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