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提到高爾夫,你會聯想到什么?是高端品質生活,還是價值百萬的生意?但其實,隨著時代的變遷,高爾夫行業正以其健康、修身、友善和親民的運動文化形象,受到更廣大愛好者和投資者的歡迎。
2016年盛夏,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巴哈區的“奧運高爾夫球場”上,中國職業選手馮珊珊穩定發揮,成功奪得女子高爾夫球銅牌,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高爾夫奧運獎牌獲得者。
這也是高爾夫運動時隔112年后首次重返奧運賽場, 令全球高爾夫運動再次得到普及。根據The R&A和體育市場營銷調查(SMS)披露的最新研究數據,2016至2021年五年間,全球新增超過550萬高爾夫球手,球手總數達到6660萬人,超過了2012年創下的6160萬人高點。
同年,中國政府將高爾夫運動列入競技體育范圍,政策態度也從之前的制約調整 轉向鼓勵發展。此后,高爾夫運動在中國加速普及和發展。據統計,2018年中國高爾夫球場人員規模為34.75萬人,2021年球場人員規模突破40萬人。
“中國的高爾夫人群數量一定會不斷增長。”專業高爾夫教練出身,且在北京運營了兩家室內高爾夫球館的呂女士表示,“拋開政策原因,隨著高爾夫模擬器的廣泛應用,室內高爾夫已經支撐起這項運動的高速發展。”在她看來,高爾夫是小至5歲孩童,大至八旬老人,都可以享受的運動。
她以韓國為例介紹,“韓國人幾乎每7.4人中就有1人在打。據說整個韓國有將近8000家球館,每走一兩公里就能有一家,而中國現在還不到2000家。”
的確如此,高爾夫運動在歐美和亞洲的日韓,已經十分普及。單從戶外球場數量 來看,根據美國國家高爾夫基金會(National Golf Foundation,簡稱NGF)的統計,2021年全球251個國家或地區,大約有206個擁有高爾夫球場,總共38081座,超越了麥當勞在全球的實體店數量。美國是高爾夫球場擁有量第一的國家,約有1.6萬個,日本、英國分列第二和第三,大約擁有3140個和3101個。
研究數據還表明,全球新冠疫情流行期間高爾夫球運動的普及仍在提速。
那么,高爾夫運動在中國是否具備加速發展的重要引擎?在未來發展中存在哪些機遇與挑戰呢?
兩大引擎
2016年至2020年,國家體育總局和中國高爾夫球協會(下稱“中高協”)相繼出臺的政策及文件中提及高爾夫行業發展的整體規劃與任務目標。
政策是市場的催化劑。國民經濟實力與科技創新力是高爾夫運動能否在中國普及和流行的真正引擎。
2019年,中國人均GDP首次站上1萬美元新臺階,達到10144美元。高爾夫尊(中國)首席市場官鄭杰認為:“從全球經驗來看,當人均GDP達到1萬美元后,高爾夫運動將開啟大眾化進程。”
以日本和韓國為例,兩國的人均GDP分別于1981年和1994年突破了1萬美元大關。隨著國民生活更加富足,普通上班族,甚至是家庭婦女,也拿起球桿,高爾夫運動開始流行。2016年,韓國政府甚至反向操作,借室內高爾夫運動大眾化等一系列微觀舉措,刺激國民消費,拉動經濟增長,再次掀起了高爾夫運動熱潮。這其中離不開高爾夫模擬器的助力。
高爾夫模擬器本來是高爾夫球場的輔助設施,但因為更方便練習,被廣泛使用。在一個室內30-40平方米的高爾夫球打位上,模擬器可利用計算機情景模擬技術將室外真實的球場環境模擬到軟件系統中,并通過投影機投射到球手面前的幕布上,同時通過傳感器對球的飛行數據進行采集分析。
在模擬器這一賽道,高爾夫尊無疑是行業領跑者,其產品連續五年被行業權威雜志《高爾夫大師》評選為“BEST SIMULATOR”。鄭杰表示:“高爾夫尊已全面運用‘元宇宙’六大支撐技術,即區塊鏈、交互技術、電子游戲相關技術、人工智能、網絡及運算技術和物聯網,為用戶創造超越沉浸感的在場感體驗,讓任何人隨時隨地享受高爾夫。”
技術的進步不僅增加了該運動本身的趣味性,還實實在在解決了高爾夫運動成本高昂的問題。呂女士介紹說:“在北京清河灣平時一場球的花費,足夠在室內球館辦張年卡了。而且室內球館地理位置方便,,下班了約一場18洞,既能和朋友相聚,還能釋放一天緊張的情緒。”
時代機遇
近年來,高爾夫行業也一直在貫徹“創新、協調、開放、綠色、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同時助力“雙碳”目標與共同富裕等國家戰略的落地。
事實上,對高爾夫球場建設與運營進行規范管理,退耕還林,也是高爾夫行業自2011年起受到政策強監管的初衷。
“一個標準18洞的球場大約需要占地1200畝。像美國這樣地廣人稀的國家,大量建設高爾夫球場,大家容易理解,但中國的國情是人口多、耕地少,而且高爾夫球場的草皮在養護過程中也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資源和農藥。”對于政策調整的原因,鄭杰表示非常理解。
然而,如果可以充分利用廢棄荒地,科學養護草坪,高爾夫球場就不僅能改善環境,還可以成為促進經濟發展的優勢配套資源。在耕地更加緊缺的日本,因為對廢棄土地進行了充分利用,全國建有3000多個高爾夫球場,培養了約900萬活躍高爾夫人口。
近年來,在地方政府與企業的共同努力下,國內不少高爾夫項目已經變廢為寶,顯著改善了人居環境。“雙碳”目標開始成為高爾夫產業復蘇與可持續發展的契機。
除了綠色環保,共享經濟也是中國現代社會對于有社會責任企業的共同期待。中國財政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賈康曾說過:“共享經濟堪稱顛覆性創新,讓很多我們認為不可能的事情發生。在這個過程中,供給側的新經濟、數字經濟使原來很多的排他性、競爭性自然而然地歸于發展共贏的軌道。”
作為一家擁有20年發展歷程的高爾夫行業領軍企業,高爾夫尊不僅能為市場提供數智商業應用的基礎硬件,還致力于通過高爾夫尊公園(GOLFZON PARK)、高爾夫尊空間(GOLFZON SPACE)和高爾夫尊學院(GOLFZON ACADEMY)三大品牌載體,構建“元宇宙高爾夫商業創新平臺”,賦能產業生態,激發創業、提升就業、拉動消費,為美好生活和共同富裕貢獻力量。
高爾夫尊(中國)董事長樸星峰表示:“高爾夫球運動在職業化與市場化發展方向都具有廣闊的空間。高爾夫尊已經與中高協‘大眾高爾夫項目’達成深度合作,預計未來將創造5-10萬個就業崗位、拉動消費350億元、行業周邊產品100億元,攜手更多的商業伙伴共創、共生、共榮。”
高爾夫產業覆蓋范圍廣,不僅包括了高爾夫制造業、高爾夫服務業,還有高爾夫房地產。因此,其產業發展所帶來的經濟價值巨大。高爾夫“十三五”產業規劃在“培育產業多元主體”部分指出:“鼓勵富有創新活力的中小微企業、社會組織、俱樂部向‘專精特新’方向發展,強化特色經營、特色產品和特色服務。培育一批骨干企業,吸引國際組織、優勢企業落戶中國,帶動我國企業成長。發揮資本市場作用,促進行業資金聚集,資源合理配置和企業重組。”
據高爾夫尊(中國)首席風險官趙鴻賓介紹,高爾夫尊希望未來能夠通過上市,讓更多的投資人一起分享高爾夫產業賽道的成長機遇。
文化困惑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對高爾夫文化的誤讀是阻礙該運動在中國大眾化發展的主要障礙。
高爾夫曾被認為是“貴族運動”,甚至與奢靡腐敗之風劃上等號。隨著行業清理整頓與“八項規定”的貫徹落實,奢靡腐敗的標簽逐漸褪去,不過在普及過程中仍有很多人忽視了高爾夫的運動本質、大眾特征和經濟社會等多元價值。
據呂女士介紹:“目前還有人會覺得打室內高爾夫就是在打游戲。但其實,室內高爾夫球館就是一間高爾夫健身房。”
有著六百多年發展歷程的高爾夫運動之所以能夠風靡海外,除了陽光、綠色、時尚的外觀形象,還與其講究自律、誠信、禮貌、平等的深刻文化內涵分不開。這些不僅與中國的傳統文化不謀而合,還與當前中國社會大力倡導的核心價值觀高度契合。
在鄭杰看來,高爾夫在西方被稱為“貴族運動”,核心在于其體現的“貴族精神”。在中國的語境中,更應該把它理解為“君子精神”:一是人與自然關系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二是人與人關系的“和而不同,美美與共”;三是人的身體與心靈關系的“身心自在、隨緣歡喜”。
青少年參與高爾夫運動不僅可以鍛煉身體、增強自律性與專注力,還有助于他們在運動中感悟人生起伏與不斷挑戰的樂趣。對此,馮珊珊稱:“從事這項運動需要非常自律,從小就要學會給自己和對手寫記分卡、給自己做賽前和賽后的規劃、時間的分配,包括平衡學習與打球之間的關系,會讓青少年鍛煉出很多優良的品質。”
近年來,國內高爾夫運動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青少年參與。根據《中高協青少年工作五年發展規劃(2018-2022)》披露:青少年注冊人數從 2013 年的 400 余人增長到 2017 年底的 34,572 人。
樸星峰表示:“在元宇宙時代,我們要把握潮流的藍海與挑戰,積極擁抱變化。希望通過打造高爾夫文化價值共同體,以社會價值引領商業價值,以持續創新推動持續增長,在加快體育強國、推進全民健身、健康中國的戰略背景下,讓更多人群對高爾夫球有更全面和準確的認知,吸引更多的愛好者參與到這項君子運動中來。”
關于高爾夫尊:
高爾夫尊(GOLFZON)是全球領先的元宇宙高爾夫商業創新平臺,通過高爾夫模擬器系列高科技產品與商業場景創新,創造極致產品體驗和數字化生活新方式,賦能產業生態,打造元宇宙高爾夫文化價值共同體。業務覆蓋全球60余個國家和地區,擁有超380萬會員,30,000臺模擬器遍布世界各地,每天有200,000輪次比賽在GOLFZON模擬器上精彩上演。
GOLFZON在虛擬高爾夫運動領域的相關技術與服務始終保持絕對的優勢。GOLFZON模擬器憑借精準的擊球體驗與逼真場景還原,連續五年榮獲美國高爾夫權威雜志——《高爾夫大師》(Golf Digest)“最佳高爾夫模擬器”推薦,GOLFZON VISION和GOLFZON DRIVING RANGE系統入選為韓國、中國和西班牙國家高爾夫隊的官方培訓系統。
(本文轉自《財經》雜志專訪)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