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大調整背后:從一個人說了算,到六個人合力干。
3月28日,阿里巴巴宣布“1+6+N”組織變革,設立阿里云智能、淘寶天貓商業、本地生活、國際數字商業、菜鳥、大文娛六大業務集團和多家業務公司,實行各業務集團董事會領導下的CEO負責制,對各自經營結果負總責。
這是阿里巴巴成立24年來規模最大的一次組織變革。關于這次變革,業內關注和討論最多的就是六大業務集團的未來。在“中臺戰略”主導的時代,阿里集團與六大業務之間更多是主從關系,人們對阿里這家公司的認知,是一張主席臺下六個聽令的將帥;“1+6+N”之后,主席臺變成了圓桌會議,阿里巴巴的命運,將更多由這六大業務集團決定,尤其是掌控它們的6位CEO:張勇、戴珊、俞永福、蔣凡、萬霖和樊路遠。
此次組織變革全員信中提到,每一個阿里人都必須回歸到一個創業者的狀態再出發。這6位CEO的身份,也將從久經戰陣的元勛宿將,變為從0到1的開路先鋒。
張勇:脫下西裝變身極客
4月11日的阿里云峰會,張勇首次以兼職阿里云智能集團CEO的身份對外亮相。這一次他一反常態地不再以西裝革履示人,而是穿上了極客風的休閑夾克,還給AI時代下了一個極具技術范兒的強判斷:未來所有產品都值得用大模型重做一遍。在阿里巴巴1+6+N全新架構之后,張勇作為阿里云CEO最先走入了新角色。
這是張勇人生中第三次重大的角色轉換。第一次是在2008年,他以淘寶CFO的身份兼職淘寶商城,也就是后來的天貓的總經理。這一階段,他一手打造了雙十一購物節,一手做起了阿里的B2C業務。天貓和雙十一的成功,不但造就了阿里,也改變了品牌對電商的認知,給中國所有的電商公司搭出了新舞臺。擔任COO后,他又成功帶領淘寶實現了從PC端到移動端的轉型。在當時的阿里人口中,這一轉型是“在高速公路上將汽車引擎換成波音747飛機引擎”,PC時代的互聯網公司真正能實現轉型并超越過去的寥寥無幾,而張勇交出了最漂亮的成績單。時至今日,阿里內網中員工給張勇貼的最多的一個標簽,是“比我聰明還比我勤奮”。
第二次是2018年擔任阿里集團董事局主席兼CEO。馬云曾說,天不怕地不怕,就怕CFO當CEO,但在為阿里巴巴選擇接班人時,他毫不猶豫地敲定了張勇,并認為他“展現出了卓越的商業才華和堅定沉著的領導力”,“具有超級計算機般的邏輯和思考能力”,“敢于站在未來創新設計新型商業模式和業態。”5年來,張勇用行動證明了,他完全配得上馬云對他的評價。在他的帶領下,阿里從一家電商公司,轉變為包括電子商務、線下零售、智慧物流、人工智能和云計算等在內的龐大系統,深刻影響著商業世界的變化和中國人的日常生活。
張勇在阿里的經歷,可以用他自己的一句話總結:“最好的團建方式,就是從勝利走向下一個勝利”。今天,所有公司都站在了新技術革命的起跑線上,張勇所擔負的,仍是阿里巴巴最具潛力的云計算和AI業務,他過去的無往不勝,是我們對阿里云保持信心最重要的理由之一。
俞永福:結硬寨、打呆仗,啃最硬的骨頭
在進入阿里之前,俞永福就已將UCweb做成了國內市占率第一的移動瀏覽器,其出眾的戰略判斷和管理思維,被業界津津樂道。
戰略上,UC優視的主營業務原本不是瀏覽器,是俞永福入主之后頂住壓力,選擇了這一正確的賽道,以其卓越的戰略判斷,讓UC獲得了2000倍的成長。管理上,曾與俞永福共事的雷軍,稱其為“劉備式的管理者”:有能力提升和帶領團隊,同時能進能退,一進蜀國就能把天下分成三份。
俞永福進入阿里后的經歷,繼續體現了他在戰略和管理上的獨到。2015年,在與百度地圖的競爭中,俞永福果斷砍掉了高德的O2O業務,專注地圖導航,1年后百度因為O2O持續虧損,高德反倒實現DAU反超,打出了互聯網商業競爭史上的精彩一仗。從2017開始,在滴滴占據絕對主導的網約車領域,高德通過聚合打車模式涓滴成流,日單量超過千萬,至今市占率已達到30%,成功在這個早已被宣布勝利的賽道,啃下了一塊硬骨頭。
本地生活集團是阿里業務版圖中公認的老大難,也耗費了張勇最多的心力。2021年底,張勇親自將這塊最難啃的硬骨頭交到了俞永福手上。俞永福當時面對的,可能是電商領域最復雜也最困難的競爭格局,除高德外,其他業務相比對手都不具備優勢。他明白本地生活無巧力可借,選擇的是曾國藩的方法:結硬寨、打呆仗。
俞永福曾說:“如果每天能解決一個小問題,三年就能去解決超過一千個,用戶和商戶的體驗會變好很多。迷茫時就去解bug。”經過了一年多的解bug,他實現了虧損收窄近四成,餓了么的單位經濟效益轉正,這是本地生活集團近年來最大的亮點
阿里組織變革后,本地生活可能仍是bug最多的業務集團之一,但放開手腳的俞永福,值得我們的高度期待。除了他一直以來表現出的超乎常人的能力,還有他那極具感染力的樂觀——
“永福永福,永遠幸福。”
蔣凡:“出海”打贏翻身仗
今年2月,頂著全球經濟低迷和新冠疫情的巨大壓力,阿里巴巴的公布了最新財報。但令人意外的是,這份財報竟然帶來不少驚喜。
尤其是海外電商業務方面,Lazada、速賣通、Trendyol和Daraz等幾大海外平臺,不僅整體訂單量逆勢增長,收入更是同比大漲26%。
其中Lazada在東南亞國家的市場份額卻不降反升,土耳其電商Trendyol的單季度增速更達到50%?;秀遍g,仿佛一夜夢回中國互聯網的黃金時代。
而帶來這耀眼的成績單的,正是現任國際數字商業集團CEO蔣凡。
“是金子總會發光”、 “派蔣凡出海,阿里賭對了”,一時間,各種溢美之詞外界開始充斥各種媒體平臺。
作為阿里巴巴曾經最年輕的合伙人,蔣凡的業務能力有目共睹。畢業于復旦大學計算機系的他,曾任職Google中國,隨后創辦移動開發者服務平臺——友盟,并先后獲得李開復創新工場、經緯領投等知名機構的投資。
2013年,阿里巴巴以8000萬美元收購友盟。作為成功的創業者,蔣凡沒有在公司被收購后“躺平”,而是站上了阿里這個更大舞臺,從手機淘寶用戶增長“一號位”,到淘寶天貓總裁,在他掌舵淘系的7年時間里,阿里電商用戶規模從2億多增長到近10億,淘系GMV從1萬多億增長至近9萬億。
2022年1月1日,蔣凡離開淘寶天貓,開始分管阿里巴巴海外業務,一時引發不少議論,認為可能與他私生活處理不當有關,似乎有“貶職”之嫌。
不過,敏銳的觀察者同時也發現,彼時阿里巴巴海外市場的消費者總數為2.85億,這恰好與2015年蔣凡負責手機淘寶業務時2.89億月活用戶數基本相等?;ヂ摼W紅利消失后,國內電商行業早已進入存量競爭時代,但海外市場卻正是廣闊的藍海所在。
從2.89億到10億的增長經驗,這是蔣凡帶給際數字商業集團的最大財富,如果可以成功復制國內成功經歷,其意義無異于再造一個阿里巴巴!
戴珊:率領阿里基本盤再創新再創業
淘寶天貓是阿里的基本盤,而它的領導者戴珊,則稱得上是阿里人和阿里文化的基本盤。
就在幾天前,戴珊率領淘寶天貓集團第一個完成了組織變革:設立3大行業發展部,分別解決多元供給、品牌和時效三個層級的用戶需求。而在1年多以前,戴珊履新淘寶天貓之初,便完成了史上規模最大的組織調整,用三大中心實現淘寶、天貓的全面融合。這兩次大調整的核心驅動,就是戴珊經常談到的“用戶價值”。
對用戶價值、用戶體驗的敏銳嗅覺和極度重視,在戴珊身上一以貫之。身為阿里十八羅漢之一,工號11的創始員工,她在CEO中擁有最豐富的內部經歷:阿里巴巴和淘寶網人力資源資深副總裁、集團首席人才官、首席客戶服務官、B2B事業群總裁,對于阿里價值觀中的“客戶第一”,二十多年來她一直身體力行。任職CCO期間,她對阿里客服體系大刀闊斧地改革,落地了“極速退款”和“極速維權”兩項服務,極大提升了用戶體驗。接手B2B時,面對這一被人詬病為阿里內部“最不具有想象空間”的業務,她又一次從用戶體驗出發,將B2B裂變為產業電商和社區電商,孵化出了阿里最重要的兩塊下沉市場業務:淘特和淘菜菜。在她的手中,B2B業務每年增幅都超過兩位數。
接手淘寶天貓后,戴珊對電商作出了“從流量到留量時代”的宏觀判斷,將淘寶天貓的經營戰略確立為“從交易到消費”,全力提升用戶的消費體驗。在一年多的持續努力下,不但淘寶重新拿回電商類APP日活第一,2022年全年,淘寶天貓還涌現了5萬個成交百萬級的新品,購物超過1萬元的消費者中,有98%愿意繼續留在app內購物。
今天中國互聯網和電商的規模增長已經觸頂,誰能做深業務、服務好用戶,抓住用戶的全生命周期價值,誰就能抓住電商的明天。戴珊肩頭的擔子,可能是6個CEO中最重的,但她已經先人一步,走在了一條正確的道路上。
樊路遠:“余額寶之父”與“老阿里”的代表
大文娛集團CEO樊路遠,花名“木華黎”,不過在阿里內部,大家更習慣稱他為“老樊”。這既是為了表達親切,同時也彰顯了他“老阿里”的身份。
2007年加入阿里巴巴的樊路遠,曾經在支付寶工作十年,先后任支付寶事業群總裁、財富事業群總裁等重要職位。
坊間流傳,2012年12月一家叫天弘基金的基金公司的負責人找到樊路遠,洽談合作推出一個產品。據說,當時樊路遠沒等對方講完,就立刻拍板,“這個事可以做”,那個產品就是著名的余額寶。
有媒體評價樊路遠,“他有敏銳的判斷力,也具有快速打破一個行業僵化局面、引爆市場的能力”,。
正憑借在著這種判斷力和執行能力,樊路遠所領導的快捷支付、余額寶兩大戰役都取得了成功,并在2014年成為阿里巴巴的第一批合伙人。
不過,雖然身為“老阿里”,要當好大文娛集團的家并不容易,一方面,三年疫情給中國影視產業帶來巨大沖擊,電影院暫停營業,影片拍攝和發行受到延遲,許多影視公司也面臨困境。與此同時,在互聯網視頻領域,來自愛奇藝、騰訊視頻和各家影視公司的競爭態勢也更加激烈。
據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電影市場票房收入僅為2019年的38.8%,全年總票房僅為2020年的206.8億元人民幣,這也是2015年以來市場的最低點。
不過,困難中也有不少希望,最新財報顯示,阿里大文娛2022年第四季經營虧損為10.24億元,相比上年同期的21.39億元大幅減少,經調整EBITA為虧損2500萬元,已經接近盈虧平衡線。
不久前,3月30日第十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于成都開幕,樊路遠專程發布演講,他表示,今年優酷將“為好內容全力以赴”作為品牌主張,通過“青年導演扶持計劃”“拔萃•編劇計劃”,提高新視聽內容的質量,促進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
他還強調,“未來,優酷將以‘數字技術+優質內容’雙輪驅動,持續推動中國影視工業化進程”。
此次發言恰在阿里的組織變革之后,對于此時的樊路遠,這可能已不僅是一場公開演講,更是他對于大文娛集團獨立發展之后信心的宣誓。
萬霖:或帶領菜鳥最先啟動上市
相對于其他五大業務集團,菜鳥集團CEO萬霖可能是最低調的。但是他所掌舵的菜鳥集團卻一點不低調,不僅是中國最大的物流平臺之一,也是阿里組織變革后第一個傳出要上市的業務集團。
據彭博社3月30日報道,菜鳥計劃在香港上市,最早可能在年底完成。雖然消息遭到菜鳥否認,表示“目前尚無明確規劃和時間表”,但也頗有欲蓋彌彰的感覺。
其實物流作為阿里巴巴多年深耕,并且投入大量資金和技術的領域,獨立上市本來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去年,萬霖曾專門接受媒體采訪,介紹菜鳥的戰略。他表示,菜鳥的目標是做一家物流產業互聯網公司,帶著互聯網技術的優勢,深入物流產業,直接進行物流運營,創造新的體驗和新的價值。
他說,“送貨上門對菜鳥來說是難而正確的事,堅持長期主義,真正沉下心來把送貨上門做扎實,把簡單的事情做對、做到位了,就是競爭力和差異化。”
萬霖擁有多年的跨境電商和物流經驗,曾在亞馬遜從事供應鏈相關業務,2014年加盟菜鳥后,專門負責跨境電商增長,也正是在這一時期,菜鳥梳理出一張較為明晰的商業脈絡。
在菜鳥網絡,萬霖長期負責推動全球跨境業務的增長,加強與國際物流公司的合作,提升跨境物流的效率和服務質量。他還積極推進“一帶一路”倡議,推動中國物流企業向世界輸出服務。
數據顯示,在萬霖的領導下,菜鳥全球物流已經形成包括B2C跨境包裹和B2B國際貨運的綜合服務能力。國際貨運提供了全球160多個國家和地區到港,60多個國家到門服務,運營的海外分揀中心總數增至15個。
有媒體做過測算,目前菜鳥的營收占比已經達到阿里巴巴的7%,僅次于淘寶天貓和云業務,而本地生活占比只有5%,可以說萬霖雖然低調,但卻是“隱形的冠軍”,其掌舵的正是阿里巴巴戰略中的重要一環。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