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受經濟穩中向好、信貸需求旺盛等多重因素影響,資金市場利率上行,金融機構貸款利率穩中略升,企業融資成本有所上漲。在此背景下,如何為實體經濟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備受關注。
加大力度支持薄弱環節
“‘五一’假期之后,市場流動性整體壓力不大。”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陳冀表示,同時與銀行間市場流動性關系密切的同業存單發行利率也走勢平穩。
5月份以來,流動性改善與4月下旬的定向降準有關。4月25日起,中國人民銀行下調了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外資銀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央行有關負責人表示,通過降準置換中期借貸便利是為了加大對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可以通過適當降低法定存款準備金率置換一部分央行借貸資金,進一步增加銀行體系資金的穩定性,優化流動性結構,同時適當釋放增量資金。降準后,市場流動性緊張局面有所緩解,釋放的4000億元增量資金,增加了小微企業貸款的低成本資金來源。
四部門近期下發的《關于做好2018年降成本重點工作的通知》強調,發展普惠金融支持小微企業發展。落實好對普惠金融領域貸款達到一定標準的金融機構的定向降準政策,持續推進中小微企業信用體系建設,積極運用信貸政策支持再貸款、再貼現等工具,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
今年以來,金融對實體經濟中的“三農”、小微企業等薄弱環節支持力度不減。數據顯示,3月末,本外幣涉農貸款余額為31.55萬億元,同比增長7.9%,一季度增加1.1萬億元,占各項貸款的22.3%,比上年全年水平高2個百分點;同期,小微企業人民幣貸款余額25.07萬億元,同比增長14.3%,比同期各項貸款和企業貸款增速分別高1.5和2.4個百分點。3月末,具有普惠性質的小微企業貸款,包括單戶授信小于500萬元的小微企業貸款、小微企業主和個體工商戶經營性貸款余額7.01萬億元,同比增長12%,增速比上年末高2.2個百分點。
維護流動性合理穩定
當前,實體經濟融資難、融資貴現象依然存在。從央行公布的數據來看,企業融資成本的確有所上升。3月份,非金融企業及其他部門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5.96%,比上年12月份上升0.22個百分點。值得注意的是,執行上浮利率的貸款占比略有上升,執行基準、下浮利率的貸款占比略有下降。
在利率市場化的背景下,銀行存款增速大幅放緩、資金成本上升,加上影子銀行業務迅速萎縮,社會融資規模增量在一季度明顯低于預期。今年一季度,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5.58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大幅減少1.33萬億元。今年3月末,廣義貨幣(M2)增速為8.2%,M1增速為7.1%,信貸增速為12.8%。
當前,為實體經濟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需要繼續保持貨幣政策的穩健中性,管住貨幣供給總閘門,綜合運用價、量工具和宏觀審慎政策加強預調微調,保持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把握好穩增長、調結構、防風險之間的平衡。日前發布的《2018年第一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強調,一方面要掌控好流動性尺度,助力去杠桿和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另一方面要綜合考慮宏觀經濟運行變化,加強政策協調,靈活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組合,合理安排工具搭配和操作節奏,維護流動性合理穩定。
今年以來,中期借貸便利(MLF)、常備借貸便利(SLF)等貨幣政策工具的運用,增強了流動性管理的靈活性和有效性,維護了流動性的合理穩定。同時,臨時準備金動用安排(CRA)、定向降準等也被靈活運用,滿足了季節性資金需求,使得流動性保持合理穩定,為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創造了良好的環境。
在貨幣政策工具靈活使用的背景下,4月以來,市場流動性總體穩定,市場利率有所下行,有利于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4月新增人民幣貸款1.18萬億元,同比多增797億元,遠高于過去5年同期均值。另外,備受關注的M2同比增長8.3%,增速較上月末小幅回升。作為金融對實體經濟資金支持的總量指標,4月份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1.56萬億元,顯示出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不減。
穩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
近年來,利率市場化改革穩步推進,存貸款利率已基本放開,基準利率體系正在完善,價格型調控機制建設不斷推進。中信證券固定收益首席研究員明明認為,2017年之后,在監管加強的環境下,市場利率顯著上行,然而存款利率在2015年之后便再無調動,導致市場利率與存款利率之差進一步擴大。截至2017年末理財和同業存單收益率與存款利率之差約為3.5%,存貸款基準利率和市場利率“兩軌”在一定程度上推動銀行負債短期化、同業化,資金穩定性下降,成本上升。
《2018年第一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也指出了這一問題:目前存貸款基準利率和市場利率“兩軌”并存,存在存款“搬家”現象,一定程度上推動銀行負債短期化、同業化,資金穩定性下降,成本上升。
央行在報告中強調,將繼續穩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推動利率“兩軌”逐步合“一軌”,趨向市場化的方向。健全銀行內部轉移定價機制。結合國際基準利率改革的經驗和教訓,進一步完善Shibor等基準利率體系,進一步健全中央銀行市場化的利率調控和傳導機制。同時,加強對理財產品及其他影子銀行的監管,按照“實質重于形式”的原則,統一監管標準,強化資本、流動性和其他審慎約束,消除定價扭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