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報顯示,截至2017年末,該行的不良貸款率達到了20.74%,撥備覆蓋率僅43.44%,資本充足率跌到了-0.75%,均不符合當前監管要求。與此同時,該行多位企業法人股東被列為失信企業。
對于這些情況,《國際金融報》記者試圖聯系河南修武農商行,但截至發稿前未得到回復。
不良高企,資本充足率為負
河南修武農商行前身為修武農信社。2010年,在修武農信社的基礎上,多位企業法人和自然人共同出資1.8億元設立了河南修武農商行。
近年來,河南修武農商行持續擴張。數據顯示,從2015年末到2016年末,河南修武農商行的總資產由47.22億元增長到50.18億元。而到了2017年,該行的擴張速度明顯加快,截至2017年末,該行總資產規模同比增長了39.24%,達到了69.87億元。其中,各項存款余額49.76億元,各項貸款余額31.54億元。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迅速擴張的背后,該行多項監管指標令人擔憂。
貸款質量方面,2015年、2016年,該行不良貸款率為4.02%、4.5%,而2017年飆升至20.74%;撥備覆蓋率則由2016年末的191.06%跌至2017年末的43.44%,資本充足率也由2016年末的12.92%暴跌至2017年末的-0.75%。
而按照監管要求,農商行的資本充足率不得低于10.5%,不良貸款率則不應高于5%。撥備覆蓋率方面,今年2月份,原銀監會下發《關于調整商業銀行貸款損失準備監管要求的通知》,撥備覆蓋率監管要求由150%調整為120%至150%,即最低要求為120%。
這也意味著,河南修武農商行的資本充足率、不良貸款率和撥備覆蓋率全部偏離合理范圍。
該行的資產質量為何在2017年急劇惡化?
《國際金融報》記者試圖聯系河南修武農商行,但截至發稿前未收到回復。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銀行研究中心研究員游春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導致銀行資產質量急劇惡化的原因大多為兩種:一種是近期金融去杠桿狀態下信用收縮的結果,即本身經營不是很好,再疊加經濟下行周期效應,導致不良率躥高;還有一種是該行歷史經營情況原本就不好,往年通過騰挪報表方法真實的不良貸款,但現在這些風險被暴露,導致不良率急劇上升。
游春指出,目前來看,像河南修武農商行這樣不良高企的農商行不是個案,事實上,包括在東部沿海的江浙一帶也有農商行不良率高企。
而一家農商行人士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進一步解釋稱,從區域分布上看,2018年銀行業不良率較高的地區主要集中在西北、東北和華北地區,而中部、沿海、華南地區資產質量表現相對平穩。
“從某種程度來看,高企的不良率本身就已經說明了農商行本身的經營水平。而隨著利率市場化、金融去杠桿的不斷深入,未來農商行的經營水平將進一步分化,好的越來越好,差的越來越差。”游春認為,后續還會有越來越多的銀行不良風險集中暴露。
多位股東被列為失信人
除了監管指標惡化,記者在翻閱公開資料時還發現,該行還有多位企業法人股東被列為失信企業。
公開信息顯示,2015年10月至今,河南修武農商行的10家企業法人股東中,有7家都被最高人民法院列為失信公司,且這些企業被列為失信企業的時間多集中在2016年末至2017年末。
根據天眼查數據,上述7家企業法人股東持有股數累計達總股本的10.42%。其中,部分股東被相關法院要求強制執行。如股東之一的焦作市三維商業廣場有限公司持有的2.5%股權在2017年被焦作市解放區人民法院輪番凍結,另一股東焦作市銀河置業有限公司持有的2.08%股權也被焦作市山陽法院凍結。
這些失信企業法人股東凍結的股權加上另一部分被凍結的自然人股東持有的股權,該行被凍結股權的數量近5%。
游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銀行是獨立經營的法人機構,一般情況下,銀行的股東成為失信人對銀行的經營沒有直接影響。不過,銀行若想通過既有股東增資擴股來補充資本的話,這些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由于本身經營不善,不會有更多的“余糧”拿來補充銀行資本。
農商行又“爆雷”!河南修武農商行不良貸款率飆升至20.74%,多位股東被列為失信人
游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銀行是獨立經營的法人機構,一般情況下,銀行的股東成為失信人對銀行的經營沒有直接影響。不過,銀行若想通過既有股東增資擴股來補充資本的話,這些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由于本身經營不善,不會有更多的“余糧”拿來補充銀行資本。
記者 陳圣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