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年,銀行業保險業在服務實體經濟和防范化解風險方面取得了哪些進展?未來一年又有哪些規劃?1月13日,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銀保監會副主席黃洪、祝樹民,銀保監會首席風險官兼辦公廳主任、新聞發言人肖遠企進行了詳細介紹。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題仍是2020年銀保監會工作重點,而此前外界頗為關注的資管新規過渡期一事,銀保監會也透露出了關鍵信號。
防范化解金融風險:
九項重點工作
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是三大攻堅戰之首,其中首要的就是防控金融風險。去年一年,銀保監會加強金融監管,妥善處置重點風險,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取得了關鍵進展。
黃洪介紹稱,2019年有效防控銀行業信用風險。加大不良貸款暴露和處置力度,全年處置不良貸款約2萬億元,商業銀行逾期90天以上貸款全部納入不良資產管理。
在拆解高風險影子銀行方面,黃洪指出,進一步規范同業、理財、表外和信托業務,清理壓縮脫實向虛、結構復雜、交叉傳染的金融資產。影子銀行和交叉金融風險持續收斂,三年來影子銀行規模較峰值壓降16萬億元。
在治理網絡借貸風險方面,網絡借貸風險大幅下降,2019年末全國實際運營網貸機構248家,較年初下降76%,機構數量、借貸余額及參與人數連續18個月下降。
作為三大攻堅戰收官之年,2020年防范化解金融風險任務依然較重。黃洪表示,銀保監會今年在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方面的重點工作包括:穩妥處置高風險機構;繼續拆解影子銀行,大力壓降高風險影子銀行業務,防止死灰復燃;對違法違規搭建的金融集團,在穩定大局的前提下,嚴肅查處違法違規行為,全力做好資產清理,追贓挽損,改革重組;深入推進網絡借貸專項整治,做好存量資產處置、停業機構退出和機構轉型工作等。
在各方較為關注的房地產調控方面,嚴查各方資金違規進入房地產市場也是監管的焦點。黃洪介紹稱,2019年,銀保監會堅決抑制房地產金融化泡沫化。嚴厲查處銀行保險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領域,房地產貸款增速同比下降3.3個百分點。
據北京商報記者此前不完全統計,2019年全年,有多家銀行及其相關責任人由于貸款資金違規流入房市被罰,包括國有銀行、股份制銀行、城農商行、農村信用合作聯社等,合計罰沒金額逾億元。
黃洪強調,2020年,銀保監會堅決落實“房住不炒”要求,嚴格執行授信集中度等監管規則,嚴防信貸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持續遏制房地產金融化泡沫化。
對此,中信銀行高級技術經理馬超表示,多年來的實踐已經一再證明,影子銀行只會進行資本炒作,不解決任何中小企業的融資難題。監管部門防范化解風險方面主要還是以不發生系統風險為最高目標,同時嚴守“房住不炒”的底線,避免風險蔓延,同時盡量運用監管科技,理清資管產品的最終投資標的。
資管新規過渡期安排:
適當給予靈活措施
2018年4月,央行、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聯合發布《關于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業內統稱“資管新規”),規范資管行業健康發展。同時考慮到轉換的困難,為確保平穩過渡,資管新規設置過渡期,過渡期截至2020年底。
距離2020年底僅剩一年時間,銀行存量資產的執行情況以及過渡期安排問題引起市場各方面廣泛關注。肖遠企介紹稱,整體來看,從資管新規出臺以及后續的銀保監會出臺相關銀行理財子公司辦法、銀行凈資本管理辦法以后,各銀行在平穩有序推進,存量資管業務也按照資管新規等相關規定和要求在規范。2020年是資管新規過渡期非常重要的一年,銀保監會要求銀行機構認真化解存量資產的風險,在過渡期內把有關工作處理好。
不過,肖遠企也指出,確實有一部分銀行機構資管產品存量較大,在過渡期內完全整改到位還有一些困難,銀保監會的要求是原則上必須在過渡期內到位。但對存量規模大、在過渡期內確實有困難的個別機構,銀保監會也會研究相關安排,保證資管產品、特別是銀行理財產品今后能夠平穩有序規范到位。對個別機構也會適當地給予一些靈活措施安排。
對于過渡期靈活安排,馬超表示,目前各種資管、信托類資管產品層出不窮,不但總量規模巨大,而且包裝、嵌套情況嚴重,難以穿透監管。因此,為今之計是先嚴控增量,再逐步化解存量。靈活安排可以確保資管新規實施的全面落地,同時又有助于保持市場平穩。
在郵儲銀行戰略發展部研究員婁飛鵬看來,從實際情況看,資管新規過渡期對個別機構進行靈活安排有一定的必要。比如表外轉表內后面臨著占用資本金的問題,個別銀行確實存在資本金不足無法轉到表內的問題,需要更長的時間來化解。同時,也要看到,對個別機構延長過渡期是一種負向激勵,因而也有必要在延長過渡期的同時進行相應的懲罰措施,以保障制度的權威,也是對過渡期內轉型機構的鼓勵。
緩解融資難題:
新規即將發布
在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形勢下,民營企業、小微企業的融資難題一直是監管關注的重點。祝樹民介紹稱,銀保監會主動推動銀行保險機構持續加大對經濟社會發展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2019年銀行業新增人民幣貸款17萬億元,同比多增1.1萬億元。保險業為全社會提供保險金額約6470萬億元,賠付和給付支出1.29萬億元。截至2019年末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11.6萬億元,同比增長25%,有貸款余額戶數2100多萬戶,較年初增加380萬戶,新發放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平均利率較2018年平均水平下降0.64個百分點。
監管部門也在民營、小微企業首貸業務上加大支持力度。祝樹民表示,去年11月,銀保監會指導銀行業協會,倡導全國銀行業金融機構開展“百行進萬企”的融資對接工作。根據小微企業在銀行開立基本賬戶的情況,一對一建立對接機制,讓銀行從坐商變行商,深度調研小微企業融資需求。截至目前,初步統計全國已經有近800萬戶正常經營、正常納稅的小微企業納入“百行進萬企”范疇。目前廣大銀行正在主動上門服務,開展對接,預計這項工作到今年4月底能夠全部對接完畢。
在多方采取措施之外,小微企業監管制度的制定與完善也尤為重要。祝樹民透露,今年銀保監會的重點還是從完善規制方面著手。目前正在起草商業銀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監管評價辦法,建立以信貸服務為主,覆蓋商業銀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工作全流程的評價辦法和指標體系將于近期發布。“這個辦法會將前期采用的續貸、首貸、對商業銀行一些工作方面的要求等都納入。”
對此,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認為,上述小微金融監管評價辦法的出臺,會使得小微金融相關的監管政策更加全面系統,有助于促進小微金融業務的持續健康、穩定發展。在具體內容上,可能包括提高小微企業貸款不良考核的容忍度,調整小微金融貸款的風險權重,進一步明確授信盡職免責的機制等。
(孟凡霞 吳限 李皓潔)
標簽: 金融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