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5單債券違約。”這僅是今年信用債違約風險的冰山一角。隨著債券違約風險的加快暴露,承銷機構也站上了風口浪尖。據統計,截至12月11日,今年已有47家券商承銷踩雷違約債,招商證券、國海證券成踩雷大戶,承銷債券違約數量均超過10只,券商執業能力面臨考驗,亟待敲響風控警鐘。 近年來我國債券市場發展迅速。北京商報記者根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12月11日,今年全市場債券發行規模已達42.42萬億元,去年同期這一規模為41.51萬億元。而在2017年、2016年這一數字分別為40.89萬億元和36.36萬億元。
以券商為主承銷商來看,今年券商債券承銷金額達到6.96萬億元,較去年同期的5.25萬億元增長超三成。具體來看,今年有16家券商承銷規模超過1000億元,中信證券以8950.68億元的承銷金額排名居首,其次是中信建投,承銷債券金額7945.73億元,中金公司、國泰君安、招商證券承銷規模排名分列三四五位。
就在券商積極搶食債券市場蛋糕的同時,市場信用風險增加也給券商帶來更大的挑戰。Wind數據顯示,僅12月6日一天,便有5單債券出現違約,涉及南京建工、龍躍實業等債券發行公司,招商證券等4家券商承銷機構踩雷。截至12月11日,今年已有169只債券發生違約,違約金額合計1344.62億元。北京商報記者根據Wind數據統計,今年以來違約的債券中,主承銷商來自證券機構的多達47家,有14家券商承銷的債券有5只及以上出現違約。其中招商證券、國海證券、中信建投、光大證券踩雷違約債券數量居前四名。
Wind數據顯示,截至12月11日,招商證券年內承銷的12只債券出現違約;國海證券緊隨其后,承銷的11只債券發生違約;中信建投踩雷10只違約債;光大證券踩雷7只。
就承銷踩雷違約債的影響,接下來會采取哪些方式提高債券承銷風控能力等問題,北京商報記者分別向招商證券、國海證券、中信建投、光大證券發去采訪函,但截至發稿未獲得回復。
北方一家中型券商研究人士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承銷的債券若較多出現違約,對證券公司業績、后續開拓業務的能力和品牌效應等方面會產生一些不良影響。“受當前宏觀環境、經濟周期因素影響,企業經營出現困難,現金流出現問題,容易引起債券違約,此外,一些承銷商可能會在項目比較多的情況下出現調研工作不夠細致的問題,對于一些已經出現苗頭的問題重視不夠,也會導致后期承銷的違約情況的發生。”
確如上述人士所說,今年以來,券商積極發力債券承銷市場,部分機構為了爭奪市場不惜低成本拿到項目,打起價格戰,這其中也極易發生風控把關缺失,未充分履行適當的盡職調查義務的情況。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年內已有10余家券商因在債券發行、承銷等過程中違規而收到監管罰單,其中在公司債發行承攬中,低成本不當競爭、項目質量控制不到位、風險控制流于形式、對公司債券發行人的募集資金使用監督不到位等成為各家券商受罰的主要原因。
實際上,債市風險頻繁暴露,相關部門對券商債券業務的管理也在強化。10月18日,中國證券業協會發布《證券公司公司債券業務執業能力評價辦法(試行)》。首次證券公司公司債券業務執業能力評價將于2020年啟動。引導券商機構不要過分重視規模而無視項目質量,根除完全的利益導向、業績導向。
那么,券商機構對承銷的債券項目該如何更好地監督和負責?券商投行從業人士何南野指出,公司應制定相關的項目承攬、承做、承銷、持續督導等各個階段的清晰制度,并要求員工按制度嚴格執行,公司合規部門應對項目人員執行制度的情況定期進行核查和監督;券商的風控部門應加強對具體項目的審核和風險的判斷,應不定期深入到項目現場,對項目小組的現場盡職調查工作及底稿的整理歸集工作進行監督;還需建立所承銷債券的風險預警機制,一旦發現問題,應積極進行風險處理和應對。此外,還應對項目人員的獎勵提成機制進行改革,適當對項目獎金進行推遲遞延發放,或提取部分項目獎金作為風險準備金,以防止項目人員過于短視的問題。(記者 孟凡霞 馬嫡)
標簽: 券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