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編者按:
11月28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以下簡稱金融委)召開第十次會議,研究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攻堅戰進展和下一步思路舉措等問題,部署近期金融改革開放重點工作。 會議指出,將多渠道增強商業銀行特別是中小銀行資本實力,完善防范、化解和處置風險的長效機制,保持金融體系穩健運行,維護經濟社會大局穩定。此外,金融委再次定調“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機構人士認為,在貨幣政策方面,央行在本月下調了MLF和逆回購利率,有效帶動銀行貸款利率下行,未來一段時間貨幣政策將繼續發力穩增長,寬松操作不會戛然而止。
將多渠道增強中小銀行資本實力
金融委11月28日召開第十次會議,研究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攻堅戰進展和下一步思路舉措等問題,部署近期金融改革開放重點工作。會議提出,下一階段要突出問題導向,進一步深化資本市場和中小銀行改革,引導私募基金行業規范健康發展,提升金融體系的適應性、競爭力和普惠性,促進金融和經濟良性循環。
人民銀行有關部門負責人告訴記者,總體來看,經過一年多的集中整治,我國金融風險由前幾年的快速積累逐漸轉向高位緩釋,已經暴露的金融風險正得到有序處置,金融風險總體收斂,金融市場平穩運行,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金融監管制度進一步完善,守住了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會議指出,將多渠道增強商業銀行特別是中小銀行資本實力,完善防范、化解和處置風險的長效機制,保持金融體系穩健運行,維護經濟社會大局穩定。
這是金融委會議連續第三次提及中小銀行資本問題。9月27日召開的金融委第八次會議、11月6日召開的金融委第九次會議均提到了這一問題。
關于中小銀行改革,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表示,中小銀行要建立可持續的商業模式,在規模和質量之間尋找平衡,走資本集約化的發展道路,進一步提升管理效率和資本回報率。小銀行要立足自身實力,做差異化、穩健、有特色的地方金融機構。
會議還部署了近期在增強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改進金融治理、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等方面的改革措施,要求各成員單位根據職責分工加快落地實施,金融委辦公室加強協調和督促,形成集成效應。
資本市場將發揮補充銀行資本金等重要作用
資本市場改革也是本次會議關注的一項重點。經過一段時間實踐,科創板行之有效的制度安排有望逐步推廣到其他市場板塊,近期料重點推進創業板改革并試點注冊制。“后續有兩個方面值得關注,一是科創板試驗田的經驗推廣,二是守住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中原證券研究所所長王博說。
曾剛表示,從宏觀需要上看,補充資本有助于中小銀行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從行業需要上看,補充資本有助于中小銀行抵御風險,實現自身發展長期可持續。
曾剛稱,未來需要支持中小銀行資本補充的多元化渠道。例如進一步支持中小銀行IPO,“最近我們看到多家中小銀行接踵上市,未來還會有一批,這是很好的事情”。今年優先股新規出臺,發行主體擴展到未上市中小銀行,也有助于拓展融資渠道。
在二級資本發行方面,曾剛建議,未來需要政策適度支持,包括動用增信機制,平抑市場情緒,矯正不理性調整,降低中小銀行資本發行的風險溢價,幫助其在二級市場發行更加順暢。
另有權威人士指出,相關部門將進一步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在發行承銷環節壓實中介機構責任,在交易環節放寬漲跌幅限制、配套完善市場穩定機制,在持續監管環節提高信息披露質量和針對性,在退市環節創新方式、優化指標、簡化流程,同時將優化融資融券機制,促進多空平衡。
新三板各項改革措施也正在爭取盡快落地。全國股轉公司副總經理陳永民日前表示,全國股轉公司將根據前期收集到的市場各方意見,抓緊完善出臺新三板相關制度規則,組織各項改革措施盡快落地。
關于引導私募基金行業規范健康發展,證監會指出,行業發展要做到“四個聚焦”,分別是聚焦服務實體、聚焦投資主業、聚焦風險防控、聚焦守信履約。
有專家表示,今年以來,個別中小銀行出現了風險狀況。有關部門對此果斷出手,堅決阻斷風險傳染和擴散。實際上,化解中小金融機構風險很重要的一個手段就是補充資本金。只有充足的資本金,才能抵抗風險,并能夠在逆周期調節中發揮作用。
其次,中國經濟和金融都需要一個強大的資本市場。一方面,資本市場的發展有利于降低企業杠桿水平。以銀行業為主體的中國金融體系對應著中國企業部門的杠桿率較高,而高杠桿容易在經濟下行期暴露出脆弱性。另一方面,在中國經濟向高質量發展過程中,需要發展高科技和創新企業。在這方面,資本市場要比商業銀行更擅長。
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 貨幣政策微調力度或加大
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背景下,金融委再次定調“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
國家統計局11月中旬公布的數據顯示,10月工業、投資、消費等主要經濟數據集體回落,意味著需求減弱和生產放緩的壓力有所加大。此外,10月制造業PMI錄得49.3%,持續低于榮枯線。
會議稱,下一步要堅持既定方針政策,調整優化思路和舉措,平衡好穩增長和防風險的關系,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注重在改革發展中化解風險。這是繼(金融委)8月第七次會議、9月第八次會議后,本次會議再度強調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
逆周期政策方面,市場預計財政政策將加力提效。比如中金公司預計,專項債發行規模將從2019年的2.15萬億元(GDP的2.2%)擴大至2020年的3.35萬億元左右(GDP的3.2%)。“考慮到總需求增長走弱、政策空間短期受限,地方專項債擴容可能成為短期逆周期政策主要的‘調節器’。”
財政部近期提前下達了2020年部分新增專項債務限額1萬億元,占2019年當年新增專項債務限額2.15萬億元的47%,該比例略低于去年的60%。
華創證券首席固收分析師周冠南表示,“47%”占比并不意味著用于基建的專項債規模低。本次提前下達額度中,由于不得用于土地儲備和房地產相關領域,因此提前批一萬億基本用于基建項目中,對基建的短期拉動作用明顯強于去年。
貨幣政策方面,央行在本月下調了MLF和逆回購利率,有效帶動銀行貸款利率下行。中信證券首席固收分析師明明表示,未來一段時間貨幣政策將繼續發力穩增長,寬松操作不會戛然而止。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認為,未來貨幣政策還將引導LPR報價持續下調,緩解實體經濟融資貴問題。此外,加大寬貨幣力度,DR007等貨幣市場利率有望小幅下行,以降低銀行邊際資金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發布的報告顯示,2019年前三季度實體經濟杠桿率分別上升了5.1、0.7和1.6個百分點,共計7.4個百分點。因此,要做好“穩增長”與“防風險”的平衡。
新網銀行首席研究員、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特聘研究員董希淼認為,貨幣政策預調微調力度將有所加大,但仍將堅持“以我為主”,綜合運用各種貨幣政策工具,根據經濟增長、物價趨勢等內外部因素變化,來進行更為靈活的調節,貨幣政策仍將堅持穩健的主基調。
標簽: 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