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近年來銀行對公業務轉型的重頭戲,“交易銀行”模式正被越來越多國內商業銀行引入并加以創新。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到,繼去年“小試牛刀”成立交易銀行事業部之后,平安銀行日前對交易銀行事業部進行了新一輪的深度架構調整。
平安銀行首席創新官兼交易銀行事業部總裁張元良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專訪時表示,調整后的交易銀行事業部組織架構下設了現金管理中心、貿易金融中心、跨境金融中心、平臺金融中心四個中心,這一新架構將從“以產品為中心”的功能型組織轉向“以客戶為中心”的場景驅動型敏捷組織。
激發業務協同“化學反應”
繼去年將網絡金融、貿易金融和離岸金融三大事業部合并為交易銀行事業部后,近期平安銀行又對交易銀行進行了新一輪架構大調整。
張元良介紹,在銀行過去傳統的公司業務體系下,會分成諸如貿易融資部、國際業務部、網絡金融部等多個獨立的功能部門,各個業務部門完全按照其職能進行切割劃分。這樣的體系下,銀行服務客戶的效率低下,銀行內部的資源消耗也比較大?;谶@個原因,平安銀行在去年把原貿易金融部、公司網絡金融部和離岸金融事業部合并,成立了交易銀行事業部。交易銀行部成立后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各部門之間條塊分割、服務同一客戶和客群時缺乏統籌協調的局面。但經過去年一段時間的“試水”運行,期待的業務協同的“化學反應”并不理想,“內部的職能并沒有細化,各部門有各自的客戶服務支持體系、各自的產品體系,服務效果并沒有更好地體現出來。”
“今年,我們總結過往的經驗教訓,以客戶為中心徹底做了一次架構調整。”張元良介紹,此次新的架構改革,以客戶的基本需求為單位,平安銀行對傳統優勢對公業務進行了深度整合。比如把原來分布在國際業務部的貿易融資項下的內容和原來人民幣在岸項下的貿易融資合成一個部門,主打供應鏈;把原來與國際業務相關的現金管理、結算支付拆并到現在的現金管理中心去等。最終調整后的組織架構下設四個業務中心,分別是現金管理中心、貿易金融中心、跨境金融中心、平臺金融中心。
張元良表示,交易銀行事業部新的架構更符合銀行以客戶為中心的戰略發展需求,從“以產品為中心”的功能型組織轉向“以客戶為中心”的場景驅動型敏捷組織。這個全新部門不僅合并了傳統優勢業務,還為敏捷高效的金融服務準備了一套堪稱五臟俱全的架構:既有風險、科技團隊的派駐,又有運營團隊對整個業務流程的緊密內嵌。它既是一個整合了以往所有傳統優勢對公業務的部門,也是一個體系完備的創新產品研發和營銷中心。
打響交易銀行“四大戰役”
平安銀行此番對交易銀行架構進行深度調整,并不單純是對公業務層面的變化,而是整個平安銀行新戰略體系下的一次重要“落子”。
張元良介紹,在平安銀行新的戰略體系中,交易銀行部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是銀行著重發力的“三大支柱”之一,將全面強化科技引領,構建智能供應鏈金融體系,打造領先同業的跨境金融品牌,做強現金管理和支付結算業務。并且,交易銀行是實現新戰略的重要抓手,深度整合公司業務,打破過去各部門之間的條塊分割,對所有對公產品和服務進行重新整合梳理,為對公業務的協同作戰設計管理體系、制定業務規劃、提供產品和綜合服務解決方案。
對平安銀行而言,此次圍繞交易銀行進行大規模的深度架構調整,并非無的放矢。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到,針對交易銀行新架構下的四個中心,平安銀行交易銀行事業部規劃了“四大戰役”,希望借此打造國內第一的平安供應鏈體系、國內第一品牌的現金管理、國內第一的平臺金融服務品牌與領先的跨境金融品牌。
在具體打法上,張元良透露,在打造現金管理國內第一品牌方面,交易銀行將以資產池為目標,做一款新的產品,構建集“存貸匯管”本外幣一體化新現金管理平臺,涵蓋單一客戶、集團客戶、供應鏈生態客戶,滿足內、外部客戶“看得見、管得住、賺得多”的需求;在供應鏈方面,以戰略客戶為中心,圍繞其上下游,打造國內第一的供應鏈金融品牌——“平安供應鏈金融”,希望能夠打造本外幣一體化,集成現金管理能力的供應鏈體系;在平臺金融服務品牌方面,將打造“口袋平臺”,其中既有面對企業用戶的口袋財務,也有面向產業互聯網、消費互聯網平臺客戶的賬戶服務體系,打造國內第一的平臺金融服務品牌。
除了上述三個行業“第一”目標外,在跨境金融品牌方面,平安銀行提出了“領先同業”的口號。張元良表示,平安銀行擁有離岸金融服務牌照,在跨境金融服務方面具有天然優勢,隨著現在境內企業走出去,未來跨境的結算支付、投融資、發債等業務的需求量會越來越大。此外,他還透露,平安銀行香港分行即將對外開業,這對進一步加強跨境金融服務能力、打造領先同業的跨境金融品牌都將產生極大助力。(記者 齊金釗)
標簽: 平安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