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新華社三亞10月17日電(記者于文靜、趙穎全)作為農業科研國家隊,中國農業科學院將聚焦農業生物種質資源引進、表型基因型研究、南繁種質生物安全三大學科領域,加快提升農業科技創新、設施裝備、人才培養、國際合作、產業帶動、區域發展支撐能力,助力建設“南繁硅谷”。這是記者從近日在海南三亞召開的中國農業科學院南繁科技創新工作推進會了解到的消息。
海南是育種的熱土。近年來,中國農科院與海南省農業農村廳、三亞市人民政府等簽署共建國家南繁研究院合作協議,建設國家南繁作物表型研究設施、國家野生稻種質資源圃并投入使用,建設種業創新中心即將投入使用,組織18支團隊、超600名科研人員入駐,承擔科研項目。
根據此次會上發布的《中國農業科學院在海南高質量創新發展規劃實施方案》,到2025年,基本建成農業生物種質資源引進、表型基因型研究、南繁種質生物安全等領域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現代科技創新體系;到2035年,建成世界主要農業科學中心,有力支持全球動植物種質資源引進中轉基地與南繁科研育種基地高效運轉、自貿港體系健全完善。
60多年來,中國農科院建有多個南繁基地,培育出水稻、玉米、棉花等突破性新品種500余個,每年1000多人次科研人員往返海南開展育種創新工作。
中國農科院院長吳孔明表示,下一階段,要組織全院科研力量,聯合科研院所、高校、企業等創新主體,開展有組織的基礎研究與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將匯聚全球種業科技創新優勢資源,加快推進基因規模化挖掘與品種高效創制的融合,加快育成一批重大戰略性新品種,通過市場化推向全國。
同時,中國農科院將組織優勢力量推動構建法規體系、技術體系、管理體系,筑牢“南繁硅谷”生物安全屏障;聚焦三大學科領域,逐步構建特色突出的學科體系,推動在野生稻、熱帶果蔬、五指山豬、文昌雞等領域開展特色研究與聯合攻關。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