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從智能仿生手到人形機器人、飛行汽車……在9月5日開幕的外灘大會上,醫療、出行、金融、教育等多領域的人工智能最新應用紛紛亮相。這些應用依托于各類大模型的快速迭代,只需簡單的指令,就能幫助人們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各類問題。
業內人士指出,人工智能正成為影響未來發展的關鍵變量,將全方位、深層次賦能生產生活,推動產業加速智能化升級。
在大會設置的“人工智能實驗室”展區,復旦大學、阿里云、生數科技、螞蟻集團等10家大模型廠商、高校研究機構展示了最新的大模型技術。其中,生數科技與清華大學聯合發布的純自研視頻大模型Vidu,具有一鍵生成高清視頻的強大功能。復旦大學的智能顯微成像大模型UniFMIR,突破了現有熒光顯微成像的極限,能夠大大提升生命科學和醫學研究等領域的觀察和分析質量。
與此同時,多項基于人工智能技術的最新應用也紛紛亮相。在大會開幕式上,獨臂男孩周鍵借智能仿生手演奏鋼琴引人注目。業內人士表示,當前,智能仿生手、智能仿生腿正在為康復輔具領域帶來革命性的突破。
“以智能仿生手為例,它融合了腦機接口技術與人工智能算法,通過采集、處理人體運動產生的肌電神經電信號,實現了仿生肢體的動作控制,不僅按照大腦的指令行動,更讓使用者能夠輕松完成各種動作,幫助受腦相關疾病困擾的人群及肢體殘障人士更好生活。”浙江強腦科技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說。
特斯拉最新人工智能產品——Optimus人形機器人也亮相此次外灘大會。特斯拉機器人使用與特斯拉汽車相同的FSD系統,通過傳感器和計算機視覺,利用海量數據持續訓練。目前,機器人全身擁有28個自由度,手部擁有11個自由度,仿生學關節設計使機器人具備很強的靈活性,清晰地識別周圍物體的同時可以完成非常敏捷的運動。據介紹,特斯拉預計將于明年開始限量生產人形機器人,2025年將有超過1000個Optimus人形機器人在特斯拉工廠內幫助人類完成生產任務。
在出行領域,小鵬匯天飛行汽車帶來關于未來出行的更多想象。此次亮相的“陸地航母”飛行器,在自動駕駛模式下,可實現一鍵起飛及降落、自動航線規劃及自動飛行,且具備多維智能空中感知避障輔助、降落視野輔助等功能,不僅為個人出行提供了新的體驗,也可應用在緊急醫療救援等公共服務領域。
“AI技術、機制和基礎設施正在發生革命,這些革命正在創造未來。”中國工程院院士、之江實驗室主任王堅說。
新技術將帶來更多新可能,但潛在的科技倫理問題同樣值得關注。復旦大學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教授、上海市數據科學重點實驗室主任肖仰華表示,AI大規模應用對人類生活有多個突出挑戰。首先,生產關系等社會發展的上層建筑如何適應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先進生產力的快速發展。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發展,已經需要以月為單位進行記錄。但是人類的情感、價值、倫理觀念調整是十分緩慢的。如何調和這個矛盾,是我們需要直面的挑戰之一。其次,是技術普惠問題。要避免少部分人借助先進技術形成不正當的競爭優勢。此外,還應該特別注意防范技術成癮,防止先進技術對人類造成反噬。
在浙江強腦科技創始人兼CEO韓璧丞看來,人工智能可以“造人”,甚至可以“造超人”。韓璧丞認為,在助力肢體、視力障礙等人群上,AI技術已經發揮出越來越大的作用,幫助視障者重新“看見”,幫助肢體殘疾的人重新恢復行動能力。但技術也可以使人獲得一些超出常人的能力,如何平衡這些風險值得思考。他表示,AI倫理委員會的存在非常重要。技術前進的時候,更應該關注“走得慢”的人。“當一個足以改變世界的技術出現時,我們先用它來幫助最需要的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