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2018年第二季度例會在北京召開,這是央行行長易綱擔任貨幣政策委員會主席后召開的第一次會議。
在表示要繼續密切關注國際國內經濟金融走勢的同時,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提出,要“加強形勢預判和前瞻性預調微調”。在經濟全球化時代,國內外經濟復雜多變,任何一個金融事件都有可能會引發蝴蝶效應,增強前瞻性形式預判和預調微調,有利于化解重大風險,及時糾偏實時政策,預防和緩沖自身及國際各國金融風險事件對國內經濟的沖擊,符合當前推動我國經濟平穩運行、打好三大攻堅戰、做好改善民生工作的戰略基調。
在貨幣政策大方向上,這次會議將“實施好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切實管住貨幣供給總閘門”改成了“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中性,要松緊適度,管好貨幣供給總閘門”。從“管住”到“管好”,明確提出“松緊適度”,預示著今年下半年的貨幣政策將發生不小的變化,也是近期繼央行定向降準之后釋放的另一適度放寬貨幣政策的信號,其目的在于緩解市場流動性緊張,尤其是避免資金成本過高傷及實體經濟。但該政策釋放的貨幣流量能否避開樓市進入實體經濟,仍需引導調控。
也正因此,會議提出新增“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渠道”。政策效果的滯后性與不確定性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貨幣政策的傳導渠道,疏通渠道有利于緩解政策效果偏差、打折、無效的問題。央行降準若想達到穩固實體經濟的政策目標,很大程度上將依賴政策傳導機制。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會議刪除了“有效控制宏觀杠桿率”,將“維護流動性合理穩定”改成了“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從去杠桿到如今刪除杠桿率,其實并不意味著政策的反復,反而是對去杠桿認識的進一步深化。一味地控制杠桿,讓銀行很難在維持流動性和控制杠桿之間找到平衡。流動充裕是市場配置資源的前提,杠桿問題實則是結構性問題而非杠桿率問題。去杠桿,關鍵是要在流動性和杠桿之間找到平衡點。
此次會議刪除“提高直接融資比重”的說法,成為大小企業關注的焦點。直接融資是指沒有中間機構,主要通過股票、債權等金融工具獲取資金的融資方式。我國目前的直接融資增量比重已達到20%-25%的合理水平,雖然存量比重尚未上升至合理水平,但這是一項長期工程,不僅事關金融,還依賴于政策機制和產業結構的更新升級。
同時刪除的還有“深化利率和匯率市場化改革”,說明金融工作正在轉向保證政策的有效性和貨幣的國際穩定性,這是包括我國在內的大多數發展中國家一貫的策略,一方面能夠增強我國應對外部的沖擊能力,另一方面也是為進一步深化金融對外開放做準備。
此次會議的最大變化,還是“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變為“松緊適度”。隨著政策落地,市場流動性緊張一定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緩解,有助于股市觸底反彈,但如何避免因此推高房價,則是對政策執行者的一大考驗。
(作者系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應用經濟學博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