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民”。被稱為“中國農村改革第一村”的小崗村,如今正在“三變改革”的助力下迎來發展新機遇。
近日,記者隨中國銀行業協會來到小崗村調研了解到,貼合“三變”需求,銀行通過創新金融舉措,聯合多方力量落地“興農貸”等新產品,成功打通金融興農的“最后一公里”。
“紅本本”變身“活資產” 憑股權證即可獲貸
在六年前返鄉創業時,小崗村養豬農戶殷玉榮或許自己也沒有想到,她和另外8位農戶將成為小崗村改革新篇章的主角。
記者了解到,去年7月,鳳陽縣小崗村舉行“興農貸”首批貸款集中放款儀式,9戶農戶與鳳陽縣農業簽訂貸款協議,共獲得首批90萬元貸款。
“那次我一共拿到了10萬元的貸款,當時就解決了我養殖場資金流轉的大問題。” 殷玉榮告訴記者,過去農戶想貸款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最大的難題就是要給貸款審批找個抵押物。而絕大部分的情況是農戶既沒有抵押物,也沒有擔保背書。但“興農貸”用股權證作抵押即可,不僅僅是實現了“能貸”,還做到了“方便貸”。
股權證哪里來?這得益于小崗村的“三變改革”。2016年4月,小崗村被列為安徽省首批13個“三變改革“的試點村。9月,試點方案出臺。12月,以小崗村集體資產為基礎的鳳陽縣小溪河鎮小崗村集體資產股份合作社成立,1028戶村民持有合作社3026萬元股票,并頒發股權證。
小崗村副書記馬武俊直言,農村普遍存在的現象就是農戶日益增長的資金需求與貸款難、擔保難之間的矛盾,而這也成了金融機構服務“三農”的主要課題。
當貸款難題遇上了股權證,“紅本本”正在變為“活資產”,釋放出農村股改紅利。拿到了救急的10萬元,殷玉榮又全身心地投入養豬事業中。
“今年收入20多萬不是問題。”殷玉榮稱,在其示范帶領下,小崗村周邊梨園等地的養殖戶越來越多,生活也越來越好。
三方攜手共擔風險 農戶貸款更加便宜易得
農業銀行滁州分行行長楊力告訴記者,為尋找適合小崗村村民的金融服務模式,拓展小崗村村民股權證權能,農行始終在積極探索。
據了解,農業銀行鳳陽縣支行與小崗村、鳳陽縣擔保公司經過多次調研和磋商,最終達成共識,以惠農e貸為平臺,向小崗村村民發放“興農貸”。
三方如何攜手?楊力解釋,“興農貸”是結合小崗村“三變”改革實踐,國有中大型銀行服務“三變”改革創新的首款金融產品。由村集體經濟組織—鳳陽小崗村創新發展有限公司、鳳陽縣中都融資擔保有限公司、鳳陽縣農行三方合作,按照3:4:3的比例分擔貸款風險。
楊力進一步介紹,經過多次調查,三方已協商并簽訂了《小崗村風險補償基金“興農貸”合作協議》,規定擔保公司承擔70%風險敞口,鳳陽縣農行則承擔30%風險敞口,凡是小崗村范圍內從事生產經營且有金融需求的農戶,將集體股份股權證質押給村集體公司,即可向農業銀行鳳陽縣支行申請3000元至30萬元不等的貸款。
據悉,2018年小崗村風險補償基金合作額度為8000萬元,農民貸款額度為3000元至10萬元,貸款利率執行銀行同期基準利率。
馬武俊補充介紹說,在全村授信的基礎上,村集體還為村民背書,村民以股權證為自己的誠信背書,切實破解農戶融資難、融資貴難題。
“在小崗村,不論是新型經營主體,還是普通農戶,只要想發展、有項目,其資金需求都會得到金融支持。”他說。
撬動更多社會資本 引來“活水”澆灌“三農”
動員更多金融機構和社會資本投向農業農村,是當前推進鄉村振興的關鍵之一。
在興農貸的落地過程中,縣擔保公司的風險共擔作用不可或缺。而這則得益于中央政策資金的傾斜支持。
去年4月,國務院批準設立國家融資擔?;?以下簡稱“基金”)。據介紹,基金按照“政府支持、市場運作、保本微利、管控風險”原則,著力緩解小微企業、“三農”等普惠金融領域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支持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鹗灼谀假Y不低于600億元,采取再擔保、股權投資等形式支持各省(區、市)開展融資擔保業務,帶動各方資金扶持小微企業、“三農”和創業創新。
經過初步測算,今后三年該基金累計可支持相關擔保貸款5000億元,約占現有全國融資擔保業務的四分之一。
財政部相關數據顯示,目前國家融資擔?;鹨栽贀I務為主,適當開展股權投資?;疬\行初期將先與符合條件的機構開展再擔保業務合作,擇優選擇合格機構開展股權合作試點。
2018年9月以來,基金分兩批與北京、江蘇、浙江、安徽等17個省級擔保再擔保機構簽署了再擔保合作協議,累計授信合作業務規模達3045億元?;疬€先后與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郵儲銀行等10家全國性商業銀行簽署銀擔合作戰略協議。截至2018年底,基金再擔保合作業務規模已達326億元,擔保戶數25245戶。
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對人民網記者表示,國家融資擔?;鸬某闪⒓绊樌\作對于支持“三農”的金融服務有三個層面的意義:
首先是在頂層設計上為“三農”金融服務定調,要推動多方資金、市場化運作的方式來解決農戶貸款難問題;
其次是較大程度了上促進了金融機構的觀念轉變,鼓勵金融機構不可“嫌貧愛富”,要積極創新產品,進一步推動銀行與政府、擔保機構之間的合作;
第三是對于金融支持“三農”既是資金“放大器”的作用又是風險“安全閥”,既能動員市場資金參與“三農”服務,又能以風險共擔的合作機制讓銀行敢于向農戶“貸款”。
標簽: 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