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監管頻頻發聲力挺銀行多渠道補充資本,近日商業銀行“補血”不斷取得新進展:重慶農商行即將登陸A股、浙商銀行IPO申請成功過會、首家非上市銀行永續債即將發行,非上市銀行發行優先股空間打開……
業內人士指出,為滿足信貸投放、影子銀行回表等安排,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面臨實質性約束。為加大信貸投放能力,應對未來業務發展,仍需持續補充資本。同時,銀行必須樹立集約化、內涵式的發展理念,建立可持續的資本補充模式。
商業銀行IPO速度加快
銀保監會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商業銀行(不含外資銀行分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為10.71%,較上季末下降0.23個百分點;一級資本充足率為11.40%,較上季末下降0.11個百分點;資本充足率為14.12%,較上季末下降0.06個百分點。
東方金誠首席金融分析師徐承遠日前表示,隨著資管新規過渡期的臨近,未來銀行將加快表外資產的回表,對其資本形成較大考驗。考慮到資本補充工具的發行流程,預計多數銀行將在2020年之前啟動資本補充工作。
在此背景下,此前一度沉寂的銀行IPO今年開始提速。紫金農商行、青島銀行、西安銀行、青島農商行、蘇州銀行已先后登陸A股。9月6日,中國證監會核準重慶農商行A股IPO發行申請。這意味著,重慶農商行即將成為第34家A股上市銀行,也是全國首家“A+H”上市農商行。
重慶農商行的前身為1951年成立的重慶農村信用社,2008年完成改制重組,2010年在香港H股主板上市,成為全國首家上市農商行。此前重慶農商行公布的招股書顯示,公司擬登陸上海證券交易所,計劃發行不超過13.57億股,約占發行后總股數的11.95%,募集資金將全部用于補充資本金。分析人士指出,本次發行后,重慶農商行的資產及凈資產規模將進一步增加。同時,實現A+H兩地上市,不僅有利于該行構建更為豐富、靈活的資本補充渠道,亦有利于該行進一步完善資本結構和提升公司治理水平。
此外,浙商銀行IPO申請也于8月末順利過會。Wind數據顯示,截至9月11日,有16家銀行正在排隊A股IPO,其中大多為城商行和農商行。其中,江蘇昆山農商行、重慶銀行、江蘇海安農商行、廈門銀行、廈門農商行、江蘇大豐農商行、浙江紹興瑞豐農商行、蘭州銀行審核狀態顯示為“已預披露更新”;郵儲銀行、齊魯銀行、廣東南海農商行、廣州農商行、東莞銀行、安徽馬鞍山農商行審核狀態為“已反饋”;上海農商行、廣東順德農商行審核狀態為“已受理”。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認為,接下來需進一步拓寬銀行資本補充來源。當前政策面對于銀行資本補充的支持力度持續加大,尤其是對中小銀行IPO的支持力度空前。
永續債優先股多點發力
近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召開會議時提出,鼓勵銀行利用更多創新型工具多渠道補充資本。興業研究分析師郭益忻預計,后續轉股型永續債、非上市優先股、非上市可轉債、轉股型二級資本債可能登場。
作為新型資本補充工具,今年以來的永續債發行大放異彩。Wind數據顯示,2019年以來,中國銀行、民生銀行等6家銀行已發行永續債合計3500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渤海銀行獲批發行200億元永續債,為上市銀行首家。中信建投銀行業首席分析師楊榮預計,永續債發行后續也將惠及到中小農商行和城商行。他說:“2019年永續債的發行主力是大型銀行和股份制銀行;2020年后,預計中小農商行和城商行會躋身發行主力軍。我們了解到的情況是,部分城商行已經開始競標承銷商。”
優先股方面,Wind數據顯示,今年以來上市銀行已通過優先股“補血”合計1380億元。
一直以來,優先股主要由上市銀行發行。7月,銀保監會、證監會聯合發文放寬優先股發行條件,滿足條件的非上市銀行無須在“新三板”掛牌即可直接發行優先股。日前,證監會發文明確非上市商業銀行發行優先股相關要求。
天風證券銀行業首席分析師廖志明表示,截至2019年一季度末,我國商業銀行一級資本充足率僅高于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57個基點,而資本充足率高過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3.23個百分點。缺乏資本補充工具是其他一級資本不足的重要原因。對于國內商業銀行而言,補充其他一級資本的主要工具只有優先股和永續債。大多數非上市銀行幾乎沒有有效的其他一級資本補充工具,導致其一級資本就近似等同于核心一級資本(其他一級資本幾乎沒有),這制約了那些非上市銀行的信貸投放能力。
注重內涵式發展
對于近期銀行“補血”動作頻頻的原因,分析人士認為,為滿足信貸投放、影子銀行回表、化解風險等安排,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面臨實質性約束。
郭益忻認為,二季度例行分紅操作拉低核心資本,但資產增速放緩,同時外部資本補充力度加大,有力對沖了下滑的幅度。整體來看,銀行資本內生積累能力趨弱。無論是消化未來可能出現的部分行業資產質量惡化,還是應對表外資管業務的轉型需要,都需要資本予以支持。
除了外部資本補充,曾剛認為,商業銀行應更加重視內源性資本補充。因為從全球范圍來看,商業銀行的發展不能僅僅依靠外部資本來驅動,發展到一定程度后要通過自身盈利和積累來支撐發展需要。曾剛表示:“商業銀行必須樹立集約化、內涵式的發展理念,建立可持續的資本補充模式,一定要考慮資本投入產出效率,否則銀行對外部投資者的吸引力會越來越低。”換言之,銀行能夠產出利潤和效益,才去補充資本,否則募資就沒有意義。樹立理性發展理念,向內部要效益的理念,就不存在所謂的資本補充壓力了。
曾剛指出,對于中小銀行而言,無論從內部還是從外部,補充資本金要始終堅持從審慎適度角度出發,資產規模并非越大越好,適合自身發展實際的規模、資本的質量與結構、風控與公司治理水平,這些比規模擴張更為重要。長遠來看,銀行更要回歸實體、服務本地。(記者陳瑩瑩 歐陽劍環)
標簽: 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