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資控股銀行業機構超3000家
本報記者 張 歆
銀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穩步推進。
8月5日,銀保監會官網發布消息表示,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加快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優化調整銀行業體系結構。銀行業集中度持續優化并處于合理水平,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五家大型銀行資產占銀行業比例37%,多元化銀行業服務體系初步形成。
據銀保監會介紹,2018年末,我國共有銀行業金融機構4588家,機構類型二十余種,其中包括政策性銀行,大型銀行、股份制銀行、外資銀行等全國性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民營銀行、農村合作金融機構、村鎮銀行等專注社區、小微、“三農”服務的地方法人銀行和信托公司等其他非銀機構,基本建立形成了多層次、廣覆蓋的銀行體系。
近年來,銀保監會積極穩妥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序引導民間資本依法合規進入銀行業。民間資本控股的銀行業機構已超過3000家。民間資本在股份制銀行、城市商業銀行和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總股本中的占比分別超過40%、50%和80%,民營銀行自2014年以來已批準開業17家。各類機構持續推動渠道建設,不斷優化網點布局。銀行業金融機構境內網點總計22.1萬個,其中五家大型銀行網點6.8萬個,占比31%,廣泛分布城市鄉村。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我國銀行業集中度水平持續優化。截至2018年年末,五家大型銀行資產總額105萬億元,占銀行業金融機構比例37%。各項存款余額76萬億元,占銀行業比例44%。各項貸款余額58萬億元,占銀行業比例38%。員工人數165萬人,占銀行業比例40%。與歐美等主要經濟體國家相比,我國銀行業集中度較低并處于合理水平。
標簽: 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