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春寒是什么意思?
倒春寒,是指初春(一般指3月)氣溫回升較快,而在春季后期(一般指4月或5月)氣溫較正常年份偏低的天氣現象。長期陰雨天氣或頻繁的冷空氣侵襲,抑或持續冷高壓控制下晴朗夜晚的強輻射冷卻易造成倒春寒。初春氣候多變。如果冷空氣較強,可使氣溫猛降至10℃以下,甚至雨雪天氣。此時經常是白天陽光和煦,讓人有一種“暖風熏得游人醉”的感覺,早晚卻寒氣襲人,讓人倍覺“春寒料峭”。
在一年四季中,氣溫、氣流、氣壓等氣象要素變化最無常的季節就是春季。經常是白天陽光和煦,讓人有一種“暖風熏得游人醉”的感覺,早晚卻寒氣襲人,讓人倍覺“春寒料峭”。這種使人難以適應的“善變”天氣,就是通常所說的“倒春寒”。據歷史資料顯示:北京30年出現“倒春寒”的幾率在57%左右。特別是早春時節,這種氣候特點表現得尤為明顯。例如:3月8日南郊觀象臺的最高氣溫已達到15.2℃,而最低氣溫只有3.3℃,早晚溫差還比較大。
倒春寒是一種常見的天氣現象,不僅中國存在,日本、朝鮮、印度及美國等都有發生,其形成原因并不復雜。中國春季(3月前后)正是由冬季風轉變為夏季風的過渡時期,其間常有從西北地區來的間歇性冷空氣侵襲,冷空氣南下與南方暖濕空氣相持,形成持續性低溫陰雨天氣。一般來說,當旬平均氣溫比常年偏低2℃以上,就會出現較為嚴重的倒春寒。而冷空氣南下越晚越強、降溫范圍越廣,出現倒春寒的可能性就越大。
倒春寒易猝死嗎?
民諺云:“能度三九,難耐春寒”之說,這的確有一定的道理。
冬去春來,萬木吐綠,但股股寒流仍頻頻南下,春寒料峭,格外凍人。醫學實驗證明,當人體驟然吸入冷空氣時,冠心病病人的心電圖會出現類似心絞痛的改變。這是因為,在寒冷的刺激下,人體腎上腺素分泌增多,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心臟負荷加重,心肌耗氧量增加。如果,心臟冠狀動脈也發生痙攣、收縮和閉塞,血液流通受阻,血流中斷,血氧供應困難,就會使部分心肌因急劇的、持久性缺血與缺氧而發生局部壞死,突發心肌梗塞、心臟驟停而釀成猝死。另外,由于血壓升高,腦血管舒縮功能障礙,腦部血運失常,也可導致急性腦卒中發作而猝死。
“倒春寒”時常偷襲體弱多病的老年人及患有慢性呼吸道疾患者,因此,早春二月成了這些患者罹患肺炎、支氣管肺炎、肺水腫的多事之時,嚴重者則可因突發窒息而猝死。
中醫云:“春來不可背寒,寒則傷肺”。當春天的腳步聲越來越近時,千萬不能因為“春風送暖”而疏忽大意,放松對春寒的警惕。體弱多病者,尤其是老年人,應該注意防風御寒、防冷保暖,隨天氣變化和身體情況適時增減衣服;應該戒煙、限酒,多喝水,不食辛辣厚味食品;應該保持良好的生活規律,勞逸結合,保證充足睡眠和休息;應該加強體育鍛煉,以提高機體抗病能力?;加泄谛牟』蚋哐獕翰〉睦夏耆?,平時要注意飲食和服藥,這對預防猝死的發生也有幫助。
一旦身邊有人發生急性猝死,要及時搶救。特別是在發病后的幾分鐘,人稱“黃金4分鐘”。在此期間內,每耽誤一分鐘,患者的生存希望就會明顯降低,死亡率就會直線上升。所以,在場的人應立即對患者實施早期徒手心肺復蘇,如拳擊患者心前區、人工呼吸等,使患者心臟及時恢復正常跳動和收縮功能,保持血液繼續流向大腦,空氣繼續送到肺部。這樣,就能為醫務人員的后續搶救贏得時間,為猝死病人的復活鋪平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