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式”打法上線
在貨幣政策保障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的環境下,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漸入寒冬;“資管新規”落地也使得部分保本市場提前退出舞臺,在雙重因素的疊加下,大額存單走俏市場。12月3日,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一些中小銀行開始加大攬儲力度,把大額存單玩出了新花樣,通過“存入可轉讓”、“提前支取靠檔計息”等方式吸引客戶。而大額存單受銀行熱捧的背后也折射出了商業銀行的攬儲壓力,在銀行存款分流大勢所趨的背景下,未來銀行的攬儲壓力依舊明顯。
大額存單是由銀行向個人或機構發行的一種大額存款憑證,個人20萬元起投,期限從3個月至五年不等。年關將至,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有不少中小銀行也開始鉚足了勁力推大額存單類產品。
例如,廣東華興銀行12月2日宣布,該行大額存單新上線可轉讓功能,用戶足不出戶就能轉讓大額存單。據了解,可轉讓功能是指,大額存單持有人急需用款時,可以在該行平臺掛牌出讓大額存單,通過轉讓的方式獲得利息收益,還可以免去提前支取損失利息的不便。另外,買方通過買入別人轉讓的存單,還有機會在更短時間內,獲得不低于大額存單提前支取的利率。
從廣東華興銀行推出的大額存單產品來看,利率一浮到頂至55%已經成為標配,還可按月付利息、可多次提前支取,提前支取靠檔計息,一年期年利率為2.325%,三年期年利率可達到4.263%。另一家位于沿海地區的臺州銀行也大打營銷牌,推出了利率上浮55%的大額存單,認購金額為個人20萬元起,最小變動金額為1萬元,并附加多種套餐福利,包括可提前支取、可贖回、支持全額質押貸款、享受專屬質押貸款優惠利率。該行一年期年利率為2.325%,三年期年利率為3.255%。
對中小銀行力推大額存單的原因,普益標準研究員王偉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分析認為,相比一般存款,大額存單不受利率定價自律機制約束,能夠突破存款利率上限限制,利率高于一般存款;同時,大額存單流動性更高,部分大額存單提前支取可以靠檔計息;此外,相比一般存款,大額存單計息方式也更為靈活,按月、季度、年度、到期一次性付息均可。
大額存單補位
與大額存單銷售火爆相對的則是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的持續冰冷。普益標準監測數據顯示,自2018年3月開始,銀行理財平均預期收益率進入下行通道。2018年3月至2018年12月,銀行理財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從4.86%的高位下跌至4.36%。進入2019年,銀行理財收益率仍未見抬頭趨勢,2019年1-10月銀行理財平均預期收益率又從4.31%下跌至4.00%。至此,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連續20個月下跌。
在理財收益漸冷的背景下,安全穩健、收益較普通存款高的大額存單成為投資者又一個選擇,在銀行的力捧下,大額存單銷售情況也十分喜人。一家國有大行分支行理財經理告訴北京商報記者,目前行內北京地區大額存單咨詢的用戶很多,購買的用戶也很多,但當前產品已經售罄,想要再存大額存單可能要等到12月中旬。另一家國有大行客戶經理也向記者透露,“11月發行的大額存單已經全部售罄,銀行接下來會再上線新產品”。
央行發布的《2019年第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金融機構發行大額存單的規模也在持續上升,共發行12476期,發行總量為2.59萬億元,同比增加2020億元。央行指出,大額存單發行的有序推進,進一步擴大了金融機構負債產品市場化定價范圍,有利于培養金融機構的自主定價能力,健全市場化利率形成和傳導機制。北京商報記者根據中國貨幣網披露的信息梳理發現,另有201.23億元大額存單正在等待發行。
王偉進一步表示,保本理財逐步退出市場后,中小銀行面臨一定流動性壓力,由于大額存單是緩解這種現狀的較好工具,所以部分中小銀行通過大額存單進行攬儲,一定程度上推高了大額存單的收益。
銀行攬儲承壓
年末將至,各家商業銀行都開始積極吸收市場資金,大額存單走俏背后也折射出了商業銀行的攬儲壓力。央行此前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10月人民幣存款增加2372億元,同比少增1163億元。其中,住戶、非金融企業存款雙雙減少,當月住戶存款減少6012億元,非金融企業存款減少6993億元。存貸比指標方面,來自銀保監會公布的信息顯示,商業銀行三季度存貸比數據為74.36%,較二季度的72.85%有明顯增長。雖然存貸比指標從原本的監管紅線變為軟性監測,但該指標的攀升依舊可以反映銀行的攬儲壓力。
在銀行存款分流大勢所趨的背景下,銀行應如何改善此類問題?在融360大數據研究院分析師劉銀平看來,首先銀行要想辦法將存款群體擴大,增加客戶基礎,優化儲戶結構,區分出一般客戶和高資產客戶,提供差異化服務并提升服務品質;其次,提供多樣化產品及服務,提升客戶體驗感,防止客戶流失;加強產品創新力度,提供多種類型存款,滿足及順應各類儲戶需求;借助互聯網流量渠道吸引儲戶。(孟凡霞 宋亦桐)
標簽: 銀行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