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的朋友圈,似乎都有至少一名賣保險的朋友。近幾年,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保險行業,其中“媽媽們”是個不容忽視的群體。記者采訪發現,這些媽媽有的曾是建筑設計師、記者、高校老師……是什么原因促使她們放棄了原本優越的工作,改行賣保險?她們能賺到錢嗎?
小翟(右)去客戶公司簽約保單,講解保險條款。
為什么選擇賣保險?
小翟原本是一名建筑設計師,從業十余年,收入理想,同時她也是兩個女孩的媽媽。在36歲本命年時,她重新規劃了人生路線,放棄建筑設計師工作,轉行做保險業務員。
談起初衷,她說:“我的家庭是重疾的親歷者,父親40歲時因重病失去事業和夢想,家庭也因此背負上沉重的經濟壓力,長大后很害怕生病,尤其當了媽媽后。”她想買保險,卻找不到合適的業務員咨詢,于是自己去保險公司學習,聽了一周早課后,她跟供職的地產公司辭職。“我看到高素質業務人員可以完全憑能力獲得高收入,決定試一試,讓自己的事業也能更自主、更長久、更有價值,而不是消耗在無盡的加班、出差和人際爭斗中。”
同時,時間的自主也是她最為看重的因素。“現在我可以在三個孩子(大閨女、二閨女和事業)之間自主切換,每一分鐘都可以很好地利用起來,送孩子去興趣班的時候,可以隨時打開手機切換工作狀態。孩子的家長會和慶典,她成長的每一步,我也不會再錯過。”
小楊曾是一名記者,是個對生活品質很有追求的媽媽,她一直想找一個工作強度不大又不需要坐班的工作,同時收入也不能低太多。她通過買保險而喜歡上研究各家公司的產品,同時發現身邊有同樣保險需求的人很多,但大家普遍看不懂條款,急需可靠的朋友指點,但目前業務員能力參差不齊,只會簡單的推銷,并不能滿足大家的保險或理財需求,于是她入了行。
小劉之前是一名高校的職員,父親病重及去世,她都因工作而無法陪伴,心生內疚,加之生了二胎后,如何陪伴孩子也成了她首要考慮的問題,時間自由成了她最大的需求。“賣保險自由,可以有更多時間照顧孩子,當媽后自然以家庭為重,希望多一些時間陪家人,而不是長時間的加班。同時,我又不愿意荒廢多年所學,而保險能讓我繼續發揮才能,為身邊的人挑選合適的產品,在助人中實現自我價值。”
小張同樣是一名高校老師,曾留學美國,目前在高校教授經濟學類課程,擁有美國注冊會計師資格證書。與小劉不同的是,她沒打算全職賣保險,而是選擇兼職,她說一方面學生的認可是她沒放棄教學工作的原動力,另一方面保險做得好不好跟全職兼職沒必然關系,更多的是立場、專業度和方法。
談到為何選擇賣保險,小張說在國外求學時就了解到保險的重要性,回國買房、生孩子后,家庭財務更不容許有任何坍塌,她自然想到買保險,但發現每個業務員都說自家保險好,她很困惑,無從選擇,也沒有專業的人能解答疑問,最后她只能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貨比三家。
她認為,目前市場上像她這樣獨立的保險顧問很有市場。她說:“或許國內保險業務員的口碑并不好,但在國外,這是一個有尊嚴和價值的角色,我跟別人自我介紹是保險顧問的時候,并不覺得卑微。在目前魚龍混雜的保險市場,我希望做一股清流,正本清源,改變保險業的生態。此外,在和客戶的接觸中,我能分享他們的喜悅和擔憂,能參與見證他們的人生而使自己人生更豐富,也為能給他們帶去保障而欣慰。”
通過采訪,記者發現,媽媽們選擇賣保險的最大因素都是時間。由于成為媽媽后,生活工作有了多重重心,她們希望既兼顧家庭,又平衡事業,順帶有些收入。自由的時間調度作為先決條件,在保險業務員這一職業面前,問題似乎迎刃而解。同時,在高學歷媽媽們看來,研究保險是一種樂趣,能用專業能力幫助他人做保障規劃,從而實現自我價值也是打動她們的因素。
賣保險賺錢嗎?
雖然時間自由是最大訴求,但對收入有所期待也是人之常情。隨著朋友圈賣保險的媽媽越來越多,記者不禁好奇,賣保險很賺錢嗎?
小翟告訴記者,保險銷售零底薪,單位也不管五險一金,收入只靠業績提成和獎金。提成分為新單首期傭金和舊單續傭,首期傭金約占總保費的3%,第二年續單傭金約為0.5%,第三至五年續單傭金為0.3%,此后再無傭金,而獎金比例按業績分配,約為總保費的1%-3%,具體比例各家公司略有不同。此外,如果是銷售團隊主管,還有一筆團隊管理收入。“我的主管是一位40歲出頭的姐姐,有30多人的銷售團隊,不用親自做業績,年薪穩定百萬以上。”
小劉說,前年是她第一年賣保險,半年升任業務經理,全年完成了和原來收入相持平的目標,第二年實現了翻一番的目標。
兼職賣保險的小張透露,她屬于公司里業績排名靠前的那部分人,目前保險收入比當教師的工資要多。她認為,這樣的收入和她的勞動成正比,能體現她的價值,如果單純當老師,不申請課題或做項目,收入并不足以覆蓋她此前的學業成本和以后的養老需求。
“很多客戶容易產生誤解,認為我們掙錢很容易,其實我們是需要提供一輩子的責任和服務的,不是一簽單就完事了,如果發生理賠,我需要為客戶爭取最大的利益。”小翟說,“干這一行,優勝劣汰很鮮明,需要用心經營,不斷拓展市場。做得好的,依靠老客戶加保和不斷推薦新客戶,會越來越輕松。”雖然她去年的收入不及原來建筑設計師收入的一半,但她目前已做到公司的銷售冠軍,還發展了自己的營銷顧問團隊。
夏日街頭,小劉帶著兩個孩子去給客戶送保單。
在保險業務員收入增長的背后,付出的辛苦也只有她們自己清楚。
北京地域廣,交通擁堵是常態,見一個客戶往往要花費一天的時間。由于孩子沒人照顧,小劉每次出門見客戶都帶著不到3歲的孩子一起坐公交、倒地鐵。這幾天北京連續高溫,她發了一條朋友圈“我是一塊每天行走在北京街頭的快樂烤肉”,調侃中透著辛酸。
此外,很多客戶會選擇節假日見面,業務員就必須犧牲和家人相聚的時間赴約。工作自由,也意味著閑暇時間的不自由,所有時間都可能變成工作時間。尤其是媽媽們,經常需要晚上安頓孩子睡下后,工作到深夜。
業內人士表示,從大數據來看,保險從業人員的平均收入并不高,或許跟其準入門檻不高正相關,個體收入跟其專業能力緊密相關,符合“二八定律”。某家中大型壽險公司管理人員透露:“我們公司每年新增10萬人做保險,一年后會淘汰9萬人,流失率很高。”
保險業內有這樣的說法:賣保險第一年,拼的是人脈和交情,之后開始拼專業能力和開拓能力。小張說,在中國,很多人買保險,都是基于對賣保險的親朋好友的信任,保障內容都沒搞清楚就買了,人情保單居多。但她發現,其實還有一群人想找專業人士進行科學規劃、合理配置保險,她將目標定位在這個群體,“我不幫保險公司站臺,只為客戶利益代言”。她通過建立原創公眾號來科普保險知識,展現專業度,繼而提高轉介紹率。
小張說保險從業人員的“脫落”時間平均為一年,當人脈用盡了,職業生涯也就結束了,只有少數專業的人才能走得更遠。記者觀察發現,確實有不少全職媽媽做了一段時間后,就處于“半歇業”狀態,也有不少人默默地退出了這個行業。
“媽媽”保險業務員的朋友圈截圖拼圖(已經幾位受訪者同意)
你會屏蔽賣保險的朋友嗎?
媽媽們賣保險,朋友圈發布信息是最主要的宣傳途徑。少則一條,多則數條,幾乎每天都能看到她們的狀態。有的直接發產品信息,有的曬簽單成果,有的展示自己參加的各類培訓課程,間或夾雜著自家的生活狀態等。
這樣賣保險的朋友圈,會被朋友們屏蔽嗎?對于這個問題,受訪者的意見不一。有人表示,畢竟都是朋友,廣告也不會干涉到自己的生活;有人表示,只要不是微商的刷屏廣告,都能接受;有人表示,現在大家普遍認可保險的價值,有個業內朋友了解相關情況也挺好。還有人觀察入微地說:“我看賣保險的前同事朋友圈,發現她們同事此前都是各行各業優秀的人,感覺這個行業的人也在升級,保險也賣得高大上了。”當然,也有人表示,對不太熟的人,如果只是賣保險,還是會屏蔽對方的朋友圈。
小翟表示,屏蔽的事,曾擔心過,但后來坦然接受了。“我不喜歡發產品信息,怕打擾大家,也從不強制推銷保險,更喜歡做風險顧問,科普保險的意義。有的客戶暗中觀察了我兩年,最近才下了大單。從業兩年來,我逐漸意識到,人品、初心和態度要重要,我覺得普及保險的社會意義比賺錢更有價值。”
隨著近幾年大眾保險意識的增強,保險業發展迅猛,《2017年保險統計數據報告》顯示,2017年保險業共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36581.01億元,同比增長18.16%。朋友圈賣保險似乎趕上了好時機,比以前有了更多優勢。
但業內人士表示,目前網絡直銷保險漸成新趨勢,支付寶、微信及各類APP都能自助下單買保險,費率更低,同時還能成為線上保險推廣員,推薦別人購買后順帶賺錢。這些線上渠道會擠占傳統線下渠道的空間,如果將來僅在朋友圈賣保險,業務員會越來越難做。
對此,小張表示,網絡直銷保險確實會對保險業務員造成一定的影響,但她認為“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保險顧問能為客戶家庭出具一整套更為完整的長期保障方案,同時也能甄別一些虛假宣傳的網上產品,這是網絡直銷保險不能替代的。
小翟說,網絡直銷保險對客戶來說是好事,更快捷,還能省卻中間成本,這一趨勢對普通業務員的沖擊很大,“但我不擔心,因為高凈值保單還是需要專人服務的,高學歷高素質的業務員會越來越得到客戶的認可”。(陳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