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以來,《資管新規》《理財新規》等一系列文件著力于打破剛兌、防止多層嵌套、實行凈值化等,并鼓勵銀行成立銀行理財子公司。 隨著資管新規過渡期接近尾聲,各大銀行凈值化理財產品發行情況如何呢?
前三季度凈值型產品激增
根據中國理財網信息,截至目前,包括封閉式凈值型和開放式凈值型在內的銀行理財產品共有9434款。其中,募集起始日期從今年年初至今年三季度末的凈值型理財產品共有6150款,占所有凈值型理財產品近2/3。
同時,記者對比去年同期數據,發現今年前三季度銀行凈值型產品發行數量大幅提升?!睹咳战洕侣劇酚浾咄ㄟ^中國理財網發現,募集起始日期自2018年初至2018年9月末的凈值型理財產品僅有619款,從數量上來看今年前三季度同比上升894%。
普益標準分析師涂敏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2018年4月資管新規明確要求了銀行理財產品凈值化運作,在2020年底之前為新老產品過渡期,這期間新產品即凈值型產品與老產品即預期收益型產品共存,2020年底之后,所有理財產品將全部轉為凈值型產品,但是凈值型產品的運作對銀行投資管理能力要求較高,同時需要配套系統,這都需要時間建設,所以到今年,凈值型產品的發行數量有了進一步的增長。此外,在轉型過渡期即將結束之際,為完成新老產品的過渡以及投資者教育,銀行對凈值型產品的布局較去年也自然呈加速狀態。
有意思的是,截至目前,9434款凈值型銀行理財產品中,風險等級分布集中于中低風險等級。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發現,9434款凈值型銀行理財產品中,風險等級集中在二級,即中低風險等級。這類產品共有7030款,超過全部凈值型產品的3/4。而其他風險等級的凈值型理財產品僅不到總數的1/4。其中,一級、三級、四級、五級風險等級的凈值型理財產品分別有112款、1466款、699款、127款。
值得注意的是,外資銀行更偏向于發行中高風險理財產品。外資銀行發行的風險等級三級、四級、五級的凈值型理財產品分別為619款、603款、113款,占比分別為42.2%、86.3%、89.0%。
涂敏稱,凈值型產品對銀行投資管理能力要求較高,由于銀行理財投資的客戶習慣了預期收益型產品穩定的收益,若銀行不能合理控制凈值型產品的風險與波動,必然將導致客戶的流失,所以為了保障產品處于風險可控,收益可觀的狀態,以固收類資產為主要投資標的將不失為最好的選擇,而固收類資產也一直是中資銀行的投資強項。對于外資銀行,一方面其投資管理能力與國內銀行有所不同,另一方面其投資標的或涉及國際資產的配置,將面臨匯率風險等新的投資風險,自然風險等級較高。
事實上,招行原副行長王良此前就曾表示,很多的理財產品都是為了滿足零售銀行客戶的需求。同時,他指出,針對零售客戶,我們很多的產品可能定位還是要以固收類和現金管理類的產品為主,更能滿足零售產品對低風險、穩定收益產品的訴求。
凈值化轉型非一日之功
實際上,銀行理財產品凈值化轉型需滴水穿石之功,此外理財子公司的設立也并不意味著未來在凈值化道路上可以一蹴而就。
廣發證券在研報中指出,短期內銀行理財子公司有望依賴政策紅利以及渠道、客戶優勢,加速資管行業供給側改革。但長期來看,未來不同類別機構之間的差異化競爭將體現在業務優劣勢之上。同時,投資人對于凈值化轉型接受程度并不樂觀。去年以來,在攬儲方面主打高收益、低起點、期限靈活的民營銀行存款產品雖然接受窗口指導,但從民營銀行入局數量來看不減反增。那么,民營銀行存款產品是否會成為投資人接受凈值化產品的攔路石呢?
涂敏告訴記者,民營銀行存款產品確實收益較高,但是由于民眾對民營銀行有不信任感,且民營銀行受限于自己的網點、渠道,所以整體來看,民營銀行的存款產品不會對理財市場形成大的沖擊,但是對于風險厭惡的投資者,確實投資民營銀行的存款產品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
事實上,很多銀行客戶在投資習慣及理念上仍偏愛老產品。“我們也在做客戶的新產品和老產品的承接教育工作。”平安銀行首席資金執行官王偉曾向記者表示。
涂敏表示,對于銀行來說,應積極進行投資者教育,包含投資理財知識、權利保障意識、國家政策和市場環境等,尤其要強調風險自擔的投資理念。對于投資人來說,在選擇凈值型產品時,應關注機構的投資管理能力,這可以從產品的過往業績中體現,同時時刻關注產品披露的信息,關注市場行情,結合自己對收益、流動性的偏好以及風險承受能力進行產品的選擇。
標簽: 理財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