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考研沒有捷徑,事實也證明所謂“保分保過”“私密人脈”不過是夸張宣傳。本以為能助力自己考研,誰知輔導機構收完錢就失聯。據新京報報道,有不少學生在考研準備的過程中報名了一些輔導機構的所謂“保分班”,結果輔導機構承諾的課程和服務都沒能兌現,不僅分沒保住,連高額的報名費也退不回來,陷入維權困境。
這種所謂“保分班”從行跡上就很可疑。他們的宣傳口號是“內部資源、私密人脈,合同保障、確保高分,院系限額,欲報從速”,聲稱“考前校內劃重點,命中率基本可以維持95%以上”。這些字眼都十足地吸引眼球,仿佛和學校內部真有什么私下勾連。
當然這類機構收費也不菲,僅所謂的初試保分協議班就高達14800元。但等學生交完錢之后,這些機構迅速變臉,態度開始“冷淡”甚至失聯,有些學生的課程安排、簽約合同都未兌現。而之前承諾的所謂退款,也不過是個幌子。
其實,這種考研機構的合法性已經存疑。教育部印發的《2024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規定》指出,嚴禁招生單位內部任何部門和工作人員舉辦或參與舉辦考研輔導活動。這種動輒聲稱有“內部人脈”的,顯然不符合規定。
《廣告法》第二十四條也規定,教育、培訓廣告不得含有對升學、通過考試、獲得學位學歷或者合格證書,或者對教育、培訓的效果作出明示或者暗示的保證性承諾。可見,那些所謂的“保過”“押題命中率”云云也都是不合規的宣傳。
這些機構不僅是廣告宣傳存在問題,其招生行為本質上更像一種欺詐。比如報道中的這家輔導機構,在電商平臺上開設了名為“985考研”的網店,找到目標客戶后又引導其到其他平臺上接洽,最后支付的時候卻是掃碼給個人。如此一來,雙方沒有電商平臺直接交易證據,且沒有任何合同,這就給維權帶來極大的困難。
因此,對于這種考研輔導班亂象應當引起重視了。從2022年到2024年,全國考研報名人數分別為457萬、474萬以及438萬。如此體量的考生,自然競爭也日趨激烈,同時催生出了數量龐大的考研機構。那么遭遇這種無良考研機構的學生恐怕也不在少數,類似的問題也不時就會出現在輿論場中。
對這些無良機構,相關部門應強化監管和打擊。各大互聯網平臺也應強化關鍵字巡查,如發現任何欺詐嫌疑的廣告就應當及時下架。同時,加強信息溝通,幫助學生進行證據收集。
10月9日起考研網上預報名啟動,考研是人生重大事宜,考研學子也需認識到,考研沒有捷徑,事實也證明所謂“保分保過”“私密人脈”不過是夸張宣傳。自己應當擦亮雙眼,遠離這些可疑的機構,堂堂正正地去面對考試,防止自己被眼花繚亂的套路所收割。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