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0月18日電 題:中國經濟“穩中有進” 全年增長能否達標?
中新社記者 陳康亮
18日,中國經濟“三季報”正式“出爐”:初步核算,按不變價格計算,今年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5.2%。分季度看,一季度GDP同比增長4.5%,二季度增長6.3%,三季度增長4.9%。
(資料圖)
當天,中新社舉行“國是論壇:2023年三季度經濟形勢分析會”。多位與會專家表示,中國經濟正處于積極向好、穩中有進的階段,四季度有望延續良好態勢,但仍不可掉以輕心。
經濟“多點開花”:消費、出口、就業
中國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國家統計局原總經濟師兼新聞發言人姚景源表示,中國經濟正處于平穩回升、積極向好的局面。前三季度中國經濟做到了穩中求進、穩中有進,方方面面的指標都說明中國經濟克服了諸多困難、挑戰,取得了扎扎實實的成果。從“三駕馬車”的角度分析,消費是拉動當前中國經濟增長最重要的力量。
官方統計顯示,前三季度,最終消費支出對中國經濟增長貢獻率是83.2%,拉動GDP增長4.4個百分點。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決策咨詢部形勢室主任郭麗巖表示,前三季度消費支出對于經濟增長的貢獻度最大。目前來看,消費是支撐整個宏觀經濟回升向好的主要拉動力。
拉動經濟增長的“另一駕馬車”——出口,表現也“可圈可點”。中國銀行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周景彤說,在全球經濟下行背景下,今年中國出口總體表現不錯。究其原因,中國出口的產品結構比較完整,總體比較優勢突出,出口商品的種類繁多,既有傳統產業也有高新技術產業。盡管面向傳統目的地的出口下行壓力加大,但面向包括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在內的新目的地出口增長較快。
針對就業問題,浙江大學國家制度研究院副院長金維剛認為,根據最新統計結果,目前整體就業形勢較為平穩,城鎮調查失業率在下降,這反映出在中國經濟恢復的過程中,就業形勢亦開始穩定和轉好。
“實體未動,金融先行。”招商證券研究發展中心副總監謝亞軒指出,從今年前三季度金融數據來看,金融在助力實體經濟穩步回升方面有突出表現。尤其今年8月下旬以來,中國央行實施了一系列利率政策,對于促消費、穩投資、擴內需發揮了積極作用。
今年實現5%左右的增長目標應無問題
展望未來,姚景源認為,今年全年GDP同比增速預期目標是5%左右,實現這一目標應該沒有問題。預計四季度消費會延續向好發展態勢,投資、出口也會有所好轉。但也不能掉以輕心,因為中國經濟仍面臨諸多周期性問題、結構性問題、體制性問題,外部環境仍然錯綜復雜,應該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
作為當前經濟的“頂梁柱”,如何讓消費發揮更大作用?郭麗巖認為,需要進一步加強有效供給和擴大需求相關舉措,迎合居民家庭消費升級的偏好和訴求,與已經出臺的支持消費若干專項政策形成合力,并與優化投資、促進就業、穩定增收的政策形成組合拳,進一步增強擴內需、穩增長的后勁和動能。
針對備受關注的房地產市場,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鵬飛認為,中國房地產市場正“持續著陸”,目前風險可控。他指出,一般來說,“硬著陸”會伴隨逐步拋售、斷供、斷貸、銀行呆壞賬等問題,但目前中國房地產市場沒有出現這種情況。從市場反饋來看,這并不是“硬著陸”,而是“持續著陸”。預計未來中國房地產市場總體下降趨勢會逐漸縮小。
關于出口,周景彤表示,憑借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位勢,中國出口從中低端邁向中高端發展的趨勢不會改變,但未來挑戰仍然較多,需要為出口創造更好外部環境。要進一步鞏固優勢產品競爭力,借助廣交會等平臺以及大型商業銀行支持,助力企業更好拓展海外市場。同時,要優化國內營商環境,強化底線思維,前瞻性地做好各種風險應對,為企業有效避免風險提供相關服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