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風聲來襲結構性存款規模生變
資管新規落地給銀行理財市場帶來了不小的沖擊,銀行保本理財的輝煌時代也將隨之終結,結構性存款“接棒”成為銀行攬存的主力。今年一季度新增1.84萬億元,已經超出2017年全年新增規模。由此也引來監管關注,結構性存款將迎來強監管的風聲不斷出現。北京商報記者發現,4月中資銀行個人結構性存款增速出現大幅回落。分析人士認為,由于部分結構性存款產品存在規避監管套利、投資標的違規的現象,背離了資管新規的初衷,監管風聲在即導致結構性存款勢頭銳減。
4月個人結構性存款增量大減
近期,市場普遍預期結構性存款相關監管規定即將出臺,一旦監管細則落地,結構性存款的高速增長將有所變動,4月個人結構性存款勢頭銳減也為各大銀行敲響警鐘。北京商報記者根據央行最新披露的數據統計發現,4月中資銀行個人結構性存款增速出現大幅回落。
截至4月末,中資全國性大型銀行個人結構性存款規模19196.21億元,當月增長了259.72億元,較3月2082.22億元的增長規模縮水87.53%;中資全國性中小銀行個人結構性存款規模19384.59億元,當月增長了390.26億元,而3月增長規模為1638.14億元,環比少增76.18%。
雖然個人結構性存款增量明顯轉冷,但當月單位結構性存款仍呈上升趨勢。中資全國性大型銀行單位結構性存款4月新增187.11億元,環比多增14.31%;中小銀行單位結構性存款規模4月新增2722.02億元至39283.12億元,環比多增503.03%。
所謂結構性存款,是在存款的基礎上嵌入期權、期貨、黃金、利率、美元等一種或多種金融衍生工具。具體來說,銀行將存款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用于銀行信貸或固收類等低風險產品;另一部分是投資衍生品等高風險產品以獲得高額收益。
2002年就已面世的結構性存款在今年突然熱度爆棚。隨著監管機構對理財產品等資管業務戴上“緊箍咒”,銀行表外業務受到了限制,結構性存款能夠作為銀行理財產品的替代品之一,是由于投資者不僅可以獲得存款產生的固定收益,還可獲得與所標價格波動掛鉤的衍生收益,因此現階段其規模持續上升。截至3月末,中資全國性銀行結構性存款為8.8萬億元,一季度新增1.84萬億元,已經超出2017年全年新增規模,而2017年全年新增規模僅為1.8萬億元。
假結構性存款混淆視聽
目前來看,結構性存款屬銀行表內業務,不屬于資管新規規范范圍,雖然結構性存款能作為保本理財的替代品,但其“真保本”的功能是與資管新規打破剛兌的精神相悖的。另外,由于以前保本理財沒有收益上限限制,而目前表內存款、大額存單還有利率上限,銀行發行“假結構性存款”產品也相當于變相高息攬儲。
“在現階段的監管模式下,結構性存款目前主要問題是存在變相高息攬儲。”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趙卿表示,一方面,對于結構性存款業務沒有清晰的界定,會將結構性存款和結構性理財混淆;另一方面,監管對于結構性存款的結構也沒有特別的要求。
據了解,近期已有一些小銀行跟風發行名為“結構性存款”實為類理財的“假結構”產品,現已被地方監管部門叫停。當然除了“假結構”以外,一般所謂的“假結構性存款”是指銀行為期權組合設置了不可能執行的行權條件,使其一定能夠按照較高利率兌付。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董希淼表示,結構性存款從去年下半年以來增速過快,這樣會加劇其中存在的風險,并且現在一些銀行的結構性存款屬于假結構,并沒有掛鉤利率、匯率等衍生品,僅僅是通過借助這樣一種產品來變相提高收益率,所以在加強監管引導其合理平穩增長之余,也要注意回歸結構性存款的本質。
后續監管發力在即
值得關注的是,目前中小銀行是結構性存款的發行主力。但由于中小銀行尤其是農商行缺乏衍生品交易資質和足夠的投研能力,發行結構性存款的難度和風險更大。
趙卿進一步分析,關于結構性存款,監管勢必有所動作,未來可能納入資管業務,或是對結構性存款的結構需要進行備案等,具體還是要看監管對結構性存款的定義,未來在規模上可能會受到一定限制。
“結構性存款作為一項產品不會叫停,但加強監管是有必要的。”董希淼也表示,下一步商業銀行要加快推出一些低風險策略的理財產品,不僅順應資管新規的要求,而且風險相對偏低、收益又比較適中,來滿足風險偏好較低的投資者需要。
當談到后續監管細則落地后,能夠接替結構性存款成“新寵”的產品時,趙卿向北京商報記者介紹,結構性存款的爆發式增長實際上是補位保本型理財,所以如果結構性存款受限,未來存款可能會回歸到一般性存款,銀行理財明確不能剛兌,而結構性存款本質還是存款,銀行又需要剛性兌付,所以未來銀行不太可能出現能夠代替結構性存款的理財產品。
對投資者來說,專家建議,一方面要熟識產品,有些銀行常把結構性存款放在理財產品板塊中展示和銷售,投資者要注意辨別是保本型的結構性存款產品還是非保本型的理財產品;另一方面要正確認識預期利息,盡管結構性存款屬于低風險,但由于掛鉤了黃金、匯率、股指等波動幅度較大的標的,其預期收益率變動也往往較大,客戶有可能達到較高的預期收益,但也可能零收益。投資者應認清產品類別及掛鉤標的,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
北京商報記者 崔啟斌 實習記者 朱沛镕/文 宋媛媛/制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