痢疾桿菌(志賀菌)的致病物質主要是毒素,志賀菌侵入上皮細胞以后,可以在細胞內繁殖,并且播散到鄰近細胞,由毒素作用會引起細胞凋亡。
志賀菌會產生內毒素和外毒素,內毒素會引起全身反應,如發熱、毒血癥以及休克等。外毒素有腸毒素、神經毒素和細胞毒素,會引起不同的臨床癥狀。
志賀菌釋放的內毒素入血以后,可以引起發熱和毒血癥,并且通過釋放各種血管活性物質,引起急性微循環衰竭,從而引起感染性休克、彌散性血管內凝血,以及重要臟器功能衰竭,臨床表現為中毒性的菌痢。
外毒素是由志賀菌毒素基因編碼的蛋白,能夠不可逆地抑制蛋白質的合成,從而導致上皮細胞損傷,引起出血性結腸炎和溶血性尿毒癥綜合征。
中毒性菌痢多發生在2-7歲兒童,起病非常急,突然出現畏寒、高熱等全身的中毒癥狀,并且會有嗜睡、昏迷以及抽搐,并且會迅速發生循環和呼吸衰竭。臨床要引起重視,因為部分患者先表現為中毒性腦病,而不出現很明顯腹瀉,容易漏診和誤診。
痢疾桿菌感染的癥狀是什么
痢疾桿菌感染的常見癥狀是腹痛、腹瀉和黏液膿血便,不積極采取措施進行治療,可能會導致脫水和電解質紊亂。
如果在平時的生活當中暴飲暴食、進食生冷食物、不注意飲食衛生、抵抗力下降,有可能會增加感染痢疾桿菌的風險。
感染之后有數小時到不到一周的潛伏期,主要癥狀是發熱、腹痛、腹瀉、排黏液膿血便、里急后重。如果不積極采取措施進行治療,可能會導致大便失禁、嘔吐和脫水,如果身體的免疫能力比較低,感染后還有可能會出現中毒性休克、心、腎功能不全和敗血癥。如果病程比較長,可能會產生比較嚴重的并發癥,比如志賀菌敗血癥、溶血性尿毒癥綜合征、關節炎和賴特綜合征等。
需要去醫院的消化內科就診,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抗菌的藥物進行治療,比如頭孢拉定膠囊和阿奇霉素膠囊。
治療的過程當中還需要注意水分的補充,可以少量多次的喝一些溫熱的白開水,能補充身體流失的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