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這個螺絲,得用內六扳,一把不夠,你得買一個套裝。”劉浩(化名)剛把手機拍的一個螺絲照片出示給工具店老板,對方就很熟練地拿出一個套裝,里面包含了一把6#的小扳手、一整盒內六扳,還有一把鉗子。
“卸(汽車)座椅的吧?這些工具你都得用。”工具店老板一邊將套裝遞給劉浩,一邊回頭對劉浩說:“我一看你手機上那個照片,就知道是卸汽車的。這個內六扳,平時一個月也賣不了幾套,但現在,一天就得賣出去一二十套。”為此,這個工具店老板還專門整理上述這份工具套裝,方便車主使用。
工具店老板猜得確實沒錯。劉浩買這些工具,正是為了回去拆卸自己轎車的座椅。剛剛過去的鄭州“720”暴雨,不僅導致整座城市陷入洪災,導致道路塌方、市民傷亡,也將鄭州的大量汽車置于險境。
大量泡水車“裸奔”
一份來自鄭州市公安局的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7月6日,鄭州市機動車保有量已達4901467輛,接近500萬輛的數字,讓鄭州成為名列全國第六位的汽車大市。
如今,其中不少滯留在地下車庫、地下隧道的車輛已先后被淹沒,一些車輛甚至連整個車頂都被完全淹掉了。
以位于鄭東新區的瀚海晴宇小區為例,該小區是鄭州市的一個高檔小區,保時捷、雷克薩斯、奔馳、寶馬等品牌車輛隨處可見,7月23日下午,第一財經記者在該小區采訪時發現,由于小區內地下車庫全部被淹,至少有200輛轎車已在水中浸泡超過48小時,其中不乏勞斯萊斯、賓利等豪車,現場一位業主稱,自己家中兩輛價值180多萬的汽車至今仍被淹沒于地下車庫,他根據小區的業主群內的車輛損失接龍統計稱,因車輛被淹給鄰居們造成的車輛損失至少在1個億以上。
不僅是瀚海晴宇,帝湖花園、正弘城、中原新城、阿卡迪亞等鄭州數百個小區內的地面、地下車庫的車輛,均被不同程度浸泡或淹沒。
劉浩的車輛,同樣不能幸免。伴隨著洪水退去,盡快搶救車輛,成為包括劉浩在內的鄭州幾十萬名車主的共同選擇。
遺憾的是,由于當初以為北方少雨,內心又心存僥幸,劉浩的車輛除了交強險,甚至連商業險都沒有購置,這意味著,在此次洪災面前,劉浩只能獨自承擔因此造成的各種車損與修理費用。
諸如劉浩這樣的“裸奔”車主,并不在少數。
一份來自河南省保險行業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同時投保交強險+商業險的車輛,約為全部投保車輛的70%左右。
從事保險行業10多年的李乾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說,根據往年的經驗,即便是投保商業險的車輛,其中同時投保車損險的,可能也只有50%左右,這意味著,在鄭州近500萬輛汽車中,未投保車損險的車輛,高達325萬輛左右。
這些車輛一旦在此次洪災中受損,都將不得不面臨獨自承擔各種修理費用的尷尬事實。
泡水車有多少?
劉浩先是給附近的汽修廠打電話,希望對方能安排車輛上門拖車。“拖車很緊張,想拖的話先幫你預約,不過拖車費得1000元起。”對方的話讓劉浩一驚,就在洪災之前,鄭州市場的拖車報價還是300元左右,如今,一場暴雨,就讓報價上漲了近3倍。
而且,對方還告訴他,即便是現在把車拖到修理廠,也只能是先拆座椅晾曬,而修車,則要等到一周以后。
為了省錢,劉浩決定自己動手,他在上述這家鄭州市南三環附近的一家工具批發商店,買到了拆車工具。
在去這家工具店的路上,劉浩路過了鄭州市的漢江路。漢江路是一條位于鄭州市南郊的小路,路的兩邊,分布著近20家汽車維修廠。
7月26日上午,劉浩在漢江路發現,路的兩邊,密密麻麻停滿了各種被拆掉座椅、內飾的泡水車輛,由于位置狹窄,維修廠的師傅們干脆將這些被拆卸下來的內飾搭在汽車的車頂與前后門上晾曬,一路望去,各種內飾彌漫其間,悲涼之感很快涌上劉浩的心頭。
劉浩知道,每個泡水車的背后,可能都是一個傷痕累累的家庭。
這樣的泡水車,全鄭州有多少?全河南又有多少?
一份來自中國人保的總結報告顯示,僅在7月24日19時之前,人保河南分公司就先后接到63010件水淹車報案,估損金額15.35億元;截至7月25日9時,中國太保也先后接到16000余件車險報案,其他諸如太平財險、大地保險等多家保險公司,也都先后接到數千甚至數萬起跟車險相關的報案。
“目前,我們保守估計,整個鄭州,至少有10%的車輛存在不同程度的被淹、被浸泡。”李乾說。
這個數字,也在京東京車會鄭密路得到了驗證。該店負責人張鈞(化名)告訴第一財經,這幾天他也與汽修行業的一些同行在交流,從目前全行業的接單維修數據上看,鄭州至少有20萬~50萬輛泡水車面臨維修、報廢。
“你看這個奧迪Q7,車廂基本被拆完了,電路、發動機都得維修。”張鈞說,想把這輛車修好,至少也得花5萬元左右。“這價,我們還是按洪災之前的報價算的。”他說,由于接單量暴增,一些同行已經開始了漲價,但他們至今仍未漲價,還是按7月20日之前的報價給車主計算。“大家都不容易,咱不能賺那個昧良心錢。”
總面積約1000平方米的京東京車會鄭密路,是鄭州市西南郊一個面積相對較大的汽修店,有約20名汽修師傅。即便如此,張鈞也不敢再繼續接單了。“你看這車,停得密密麻麻的,店內已經沒地方了,外面的鄭密路上,停得全都是。”他說,為了能多在鄭密路停幾輛維修車,他時刻盯著路邊的停車位,“一有車位,就得趕緊去占住,說實話,現在我看見一個車位,比在路上看見100塊錢都激動。”畢竟,多停一輛,就能幫助車主多修好一輛車。
談話間,張鈞的電話又響了。“沒位置了,真沒位置了,你再問問別的(汽修)店。”張鈞說,這幾天,他們店的接單量已經相當于往年大半年的了,“往年也經常有車來,但大部分都是維護、保養,像今年這樣大面積維修的,干了幾十年,我還是頭一回見。”更讓他痛心的是,一些被拖車拉進來的車輛,實際上已經沒有任何維修價值,面臨被報廢的命運。
巨大的隱患
與此同時,第一財經記者發現,一些尚未來得及挪動的泡水車上,已經開始有一些二手車販子開始散發“高價收購泡水車”的小廣告了。
“泡水車流入市場,風險還是很大。”張鈞說,現在很多車輛上,都布滿了各種電路,一旦被水淹,這些電路的接口處就可能會被氧化、腐蝕,時間愈久,腐蝕就可能愈加嚴重,而由此導致的后果,可能就是電路短路起火、線路生霉生銹,甚至剎車失靈等癥狀,對車主與乘客安全都是巨大的隱患。
拿起剛買到的“拆車”套裝,劉浩將車廂內的座椅、內飾全部卸掉后發現,鐵板上深約2厘米的積水,已經開始散發出陣陣惡臭。他給其中一個二手車販子打電話,在大概與對方溝通車況后,對方報價:6000元,而他10年前購買該車的價格,是12萬元。
劉浩舍不得賣,卻又對張鈞的話心驚肉跳。“如果有關部門能出面,把我們這些泡水車集體回購,就好了。”劉浩說,如果真的如張鈞所言,那鄭州的幾十萬輛泡水車一旦上路,就隨時可能對道路上的所有車主造成傷害,而低價賣掉,卻又心有不甘,此時,如果有關部門能協調諸如大眾、福特、吉利這樣的汽車集團,對鄭州的泡水車實施統一檢測、回購,及時排除相關隱患,將不僅有利于泡水車主,更是對道路安全的積極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