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銷量在6月出現明顯回落。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下稱“中汽協”)7月9日發布的數據顯示,6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94.3萬輛和201.5萬輛,同比分別下降16.5%和12.4%,環比分別下降4.8%和5.3%。其中,乘用車6月產銷分別完成155.5萬輛和156.9萬輛,同比分別下降13.7%和11.1%。
6月產銷同比下滑,一方面是受芯片短缺的影響,國際車企芯片不足導致中國部分車企減產損失超預期。另一方面,廣深地區疫情貫穿6月全月,防控力度較強,對車市的暫時性客流影響也較明顯。“雖然芯片短缺在前幾個月不明顯,但6月批發端銷量驟減,帶來合資車企經銷商進出不均衡、訂單需求匹配和現有庫存的不均衡等不利因素向零售終端傳導,導致零售偏弱。”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對記者表示。
“下半年,芯片供應問題對企業生產的影響依然較為突出,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將進一步加大企業成本壓力。”中汽協副秘書長陳士華表示。
今年以來,在去年疫情導致的低基數效應下,車市呈現了大幅度增長。不過,進入5月,低基數增量基本消除。中汽協數據顯示,今年5月車市就已經出現同比下滑,不過6月下滑幅度更大。從乘用車市場來看,雖然上半年仍實現增長,但與2019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數據顯示,乘用車上半年產銷分別完成984.0萬輛和1000.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26.8%和27.0%。與2019年同期相比產銷同比分別下降1.6%和1.4%,銷量增速由正轉負。
不過,自主品牌近期表現較好,市場占有率有所提升。6月中國品牌乘用車共銷售69.1萬輛,環比增長1.7%,同比增長16.5%,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44.0%,占有率比上月增長2.8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提升10.5個百分點。在主要外國品牌中,與上月相比,德系乘用車銷量明顯下降,韓系降幅略低,其他外國品牌均呈小幅增長;與上年同期相比,法系銷量保持快速增長,其他外國品牌均呈較快下降。“自主品牌受到芯片短缺的影響相對較小,這也說明合資品牌供應鏈管理的不夠好,這給了自主品牌機會。自主品牌憑借敏銳的市場能力以及電動化的推進,會進一步壓制合資品牌的表現。”崔東樹對記者表示。
而盡管乘用車6月銷量下滑,但新能源車市場快速增長,持續刷新月度歷史記錄。6月新能源汽車銷量為25.6萬輛,同比增長1.4倍,其中純電動車銷量達21.1萬輛,同比增長1.5倍;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銷量達4.4萬輛,同比增長1.1倍。今年上半年,新能源車銷量達120.6萬輛,同比增長2倍。
中汽協分析認為,上半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恢復好于預期,一方面,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接受度和需求度在提升;另一方面,“雙積分”的目標倒逼車企向市場提供更多更好的產品。此外,充電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強也助推了新能源汽車市場化進程不斷加快。
值得注意的是,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以特斯拉為代表的造車新勢力銷量漲勢較好。近日,特斯拉中國官網正式上線了Model Y標準續航版,其起售價降至27萬元。“特斯拉推出30萬元以下的SUV,對新能源車發展有巨大的促進意義,因為新能車核心的一個特征就是低成本的推動,這回促使更多的車企也推出低成本的產品,這樣就會有更多的人接受電動車。”崔東樹對記者表示。
“現在來看,今年國內新能源汽車年銷量突破200萬輛是不成問題的。尤其是’雙碳’目標的提出,將進一步優化發展新能源汽車的內外部環境。”中汽協副秘書長師建華近日表示,隨著新能源汽車技術的進步、續航里程的提升等,消費者對于新能源汽車產品的接受程度越來越高,新能源車市已經進入了真正的市場化階段。
按照中汽協最新的預測,2021年我國汽車總銷量為2700萬輛左右,同比增長約6.7%。其中,乘用車銷售2210萬輛左右,同比增長約9.5%。新能源汽車銷量為240萬輛左右,同比增長約76%。